1.退休证是国家和地方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按照劳动人事法律、制度规定,符合退休条件,办理退休手续,经上级部门批准后,取得的证书。是正式退休手续办理完毕的标志性证明文件。
2、是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合法证明,是提取清算住房公积金的的必备证明之一。
3、退休后再就业用工关系
退休后继续工作,退休证是用人单位区分劳动关系主体的法律性依据。退休后,就可以不再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与用人单位不再是劳动关系,不受劳动合同限制,比如辞职不需提前30天。而是劳务关系性质用工,双方更加自由些。
4、能享受退休人员社会待遇或优惠的证明。
5、退休证也是受部分国家认可的辅助性证明文件之一。用来证明身份,出国旅游定居,处理税务抵扣等事务。
退休证件照片怎么照
一般为一寸照片。所需资料:单位报告、公示结果、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上月本单位或个人养老保险缴费单、档案、一寸照片两张、《职工退休审批表》四份体须带养老手册、失业证及失业金领取存析、当月养老保险费缴费单、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第二条
工人退休以后,每月按下列标准发给退休费,直至去世为止。
(一)符合第一条第(一)、(二)、(三)项条件,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工作的,按本人标准工资的百分之九十发给。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工作的,按本人标准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发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参加革命工作,连续工龄满二十年的,按本人标准工资的百分之七十五发给;连续工龄满十五年不满二十年的,按本人标准工资的百分之七十发给;连续工龄满十年不满十五年的,按本人标准工资的百分之六十发给。退休费低于二十五元的,按二十五元发给。
(二)符合第一条第(四)项条件,饮食起居需要人扶助的,按本人标准工资的百分之九十发给,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发给一定数额的护理费,护理费标准,一般不得超过一个普通工人的工资;饮食起居不需要人扶助的,按本人标准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发给。同时具备两项以上的退休条件,应当按最高的标准发给。退休费低于三十五元的,按三十五元发给。
《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第八条
退休、退职工人本人,可以继续享受公费医疗待遇。
-
童工在哪些领域能够实现自我价值?
416人看过
-
巧用现金价值实现保单“自救”
221人看过
-
现金价值有哪些特点
94人看过
-
退还保险单现金价值有哪些条件
322人看过
-
让现金价值有价值
202人看过
-
用人单位实现上市的价值
457人看过
退休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劳动者因年老或因工、因病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而退出工作岗位。 对符合国家规定退休条件的职工,所在单位应在其符合退休条件时即时将职工人事档案,退休审批表,及其它相关资料报当地社保部门进行审批。... 更多>
-
劳动价值论现实中的目的有哪些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3-22劳动价值论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石面对新的时代特点,其现实指导意义在今天更加明显突出,依旧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在当代,劳动价值论仍具有顽强生命力,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比如关于劳动时间的节约是人类首要经济规律的理论,关于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理论,价值规律、供求规律、货币流通规律、价格运动规律、市场竞争规律,以及资本积累、循环周转、成本价格、平均利润、银行信用等范
-
退还保险单现金价值有哪些条件澳门在线咨询 2022-10-20保单现金价值又称“解约退还金”,是指寿险契约在发生解约或退保时可以返还的金额。在长期寿险契约中,保险公司为履行契约责任,通常需要提存一定数额的责任准备金,当投保人于保险有效期内因故而要求解约或退保时,公司按规定,将提存的责任准备金减去解约扣除后的余额退还给投保人,这部分金额即为解约金,亦即退保时保单所具有的现金价值。被保险人要求解约或退保时,寿险公司应该发还的金额。在长期寿险契约中,保险人为履行契
-
现在延迟退休利弊有哪些陕西在线咨询 2022-06-23大家对于延迟退休利弊的说法不一,有些人觉得可取,有些人反对。延迟退休好处有下面几点:一是领导干部群体,包括企事业单位的领导,他们占据着领导的职位,当然希望自己越迟退休越好,最好是“永不退休”。二是一些劳动强度较小的职业群体,比如医生、技术人员等一些脑力劳动者,他们到了退休年龄后,在体力上仍然能胜任工作岗位,延迟退休无所谓。三是一些高收入群体,主要是一些垄断企业的职工,他们拿的工资待遇是一般工薪阶层
-
现在无证的房子还有价值吗?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1-231、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是正规房子,最后可以到房管局办理房产证。 2、不动产应当登记,无证房屋不受法律保护。不动产登记,由不动产所在地的登记机构办理。国家对不动产实行统一登记制度。 3、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二百一十条不动产登记,由不动产所在地的登记机构办理。国家对不动产实行统一登记制度。统一登记的范围、登记机构和登记办法,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