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群的诽谤罪有哪些行为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7-25 00:41:08 123 人看过

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之相关规定,针对微信群中发生的诽谤行为,其表现形式可能涉及借助于信息网络传播虚假信息对他人进行诋毁;

若情节较为严重,则极有可能上升为犯罪性质的诽谤罪

在该种情况下,诽谤罪的成立需同时满足公开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这两个条件,且情节必须达到严重程度。

倘若受害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因提供证据存在困难,人民法院有权要求公安机关予以协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6日 09:4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微信群污蔑诽谤怎么办
    精神损害赔偿
    在微信群受到污蔑诽谤怎么办:受害人先做一个证据公证,可以及时报警处理,也可以提起民事诉讼维权,然后去法院起诉要求赔偿。造谣属于违法行为,应当依法追究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
    2023-06-24
    152人看过
  • 微信群诽谤罪的定罪标准如何认定
    微信群中诽谤罪的确立标准主要在于行为人为故意为之还是仅出于虚构事实的目的而进行传播,同时该言论是否足以贬低他人的人格尊严,以及是否破坏了他人的声誉。若行为人在微信群中的发言被大量传播并导致受害者遭受到了实际的名誉损失,乃至社会评价的明显下降,那么便极有可能会被判定为诽谤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8-02
    305人看过
  • 在微信群里诽谤他人怎么定罪
    一、在微信群里诽谤他人怎么定罪在社交媒体微信群内对他人进行恶意诽谤,可能会触犯我国法律法规中的侮辱罪以及诽谤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任何干扰社会秩序、破坏他人名誉、造成恶劣影响的行为,情节严重者将面临严惩,其中包括三到七年不等的有期徒刑,以及剥夺政治权利等惩罚手段。然而,“情节严重”的认定并不仅仅局限于单一方面,具体的判断标准可以参照以下几点:首先,同一项诽谤言论在一定时间段内,真实的点击浏览人次达到了至少500次,或是被转发的次数同样也达到了至少500次;其次,如果该言论导致了受害者或者其直系亲属陷入了精神错乱、自我伤害、甚至是自杀等严重后果;此外,如果两年以内曾经因为相同性质的诽谤事件接受过行政处罚,之后再犯此类错误,也是属于“情节严重”的范畴;最后,其他诸如滋生社会仇恨、摧毁文化遗产等具有特别恶劣影响的情况,亦可视为“情节严重”。所以,如果不幸遭受了此类侮辱与诽谤行为,
    2024-03-17
    190人看过
  • 如何对对方微信群显示诽谤罪
    在微信群中诽谤他人可以起诉。可以起诉诽谤者承担道歉、恢复名誉、赔偿损失等民生责任。对方的行为构成犯罪的,也可以提起刑事自诉。诽谤罪是属于刑事自诉案件,由受害人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微信群赌博怎样定罪微信群赌博定罪如下:以营利为目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聚众赌博:1、组织3人以上赌博,抽头渔利数额累计达到5000元以上的;2、组织3人以上赌博,赌资数额累计达到5万元以上的;3、组织3人以上赌博,参赌人数累计达到20人以上的;4、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10人以上赴境外赌博,从中收取回扣、介绍费的。微信群赌博构成赌博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赌博罪构成要件如下: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主义的社会风尚。赌博不仅危害社会秩序,影响生产、工作和生活,而且往往是诱发其他犯罪的温床,对社会危害很大,应予严厉打击;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聚
    2023-08-16
    161人看过
  • 在微信群里诽谤如何维权
    一、在微信群里诽谤如何维权1、公民如遇到网络诽谤,可保存相关证据材料后向辖区公安机关派出所报案,公安机关将依法进行调查处理,在此期间,报案人可向受案单位咨询办理情况。2、新规中“被转发500次或点击5000次”是以实际点击为准,相关统计情况属于公安机关侦查工作,报案人并不需要了解。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公安机关将依法通知报案人相应情况。3、报案人所需准备的材料是视具体案情而定的,不同案情所需报案材料将有差异。因此,建议公民报案时先与受案单位联系,确定所需材料后备齐相关资料前往报案。2013年,中国最新司法《解释》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1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可构成诽谤罪。该司法解释今天起实施。二、网络诽谤的预防办法1、加强对网民的法治教育,积极引导网民文明上网。网民有言论的自由
    2023-04-29
    345人看过
  • 诽谤罪构成要素有哪些?哪些行为可构成诽谤罪?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2、客观要件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单位不能构成犯罪主体。4、主观要件本罪主观上必须是故意。根据法律规定,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诽谤罪的诽谤行为,必须是情节严重的,而违反治安行政法规的诽谤行为,必须局限于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诽谤罪的构成要件诽谤的构成要符合下列要件:1、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2、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a、行为人必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
    2023-08-07
    197人看过
  • 微信工作群网上诽谤罪如何认定
    针对微信工作群内的诽谤行为,主要依照以下几大环节进行判定:首先,须严格确认发布的相关信息为虚假且具有损人名誉之性质。若所发消息源自真实情况的描述,一般并不构成诽谤责任;其次,需认真辨别其中是否包含蓄意行为,即明晰知晓信息存在虚假成分但仍故意公开发布者;此外,亦需充分考虑诽谤信息的广泛传播程度及其对被指责对象所带来的实质性影响。在诸如微信工作群此类特殊的社交场合下,倘若消息被众多成员接收到且直接导致被污蔑者的社会公众形象陷入低谷,那么其就更容易触犯诽谤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7-30
    112人看过
  • 微信群攻击言论是否构成诽谤罪
    在微信群中出现的侮辱性言论,存在着可能构成诽谤罪的风险,然而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倘若这些言论是蓄意捏造的虚假事实,并且通过微信群进行大肆传播,以至于足以贬低他人的人格尊严,破坏其社会声誉,而且情节严重的话,那么便有可能构成诽谤罪。例如,某人在微信群内编造他人涉及违法犯罪行为等不实信息,并广泛地进行传播,从而给他人的名誉带来极其严重的损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7-22
    425人看过
  • 怎么避免微信上的诽谤行为
    一是敢于向新领域挑战。甲公司向工商部门投诉时,根据有关规定,执法人员本可以告之其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乙公司侵犯名誉权,但选择了立案查处,从而对这个崭新的领域进行探索研究。近年来,新的行业、领域不断涌现,需要我们适应形势的发展,加强学习,主动作为,在实践中不断拓展执法领域,提高业务水平。二是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有些案件的复杂程度远超预期,需要我们争取政府支持,与相关部门加强协作。三是强化系统内部紧密协作。在当前工商系统体制和机制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时,上级机关对案件查办的指导、协调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基层工商局也应主动向上级业务部门请教,征求案件查办具体意见。四是完善相关立法。随着技术发展和商业模式的创新,竞争行为日趋多样化,不正当竞争行为也花样翻新。而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对部分不正当竞争行为如商业诋毁等只设定了禁止性条款,没有具体罚则,导致实际操作性不强,亟须通过修订加以完善。一、微信上
    2023-04-01
    285人看过
  • 微信群里怎样发言构成诽谤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之规定,若欲以诽谤罪名对他人施以法律制裁,您需首先满足以下几点必要条件:1、您必须系具备刑事责任年龄且拥有刑事责任能力之人。通常情况下,这意味着您应为年满16岁的合法成年人。2、您所犯诽谤行为应有明显的主观恶意成分,即您应当明知自己所传播之内容实为足以侵害他人声誉的虚假信息,同时亦深知此举可能引发损害他人名誉的潜在危害后果,而仍抱有希望其发生之心态。3、您须实际施行了捏造并公开散布某类虚构事实,足以降低或毁损他人人格形象与良好名誉,且情节恶劣者。换言之,您当前实施的行为已经给被控诉之人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伤害。4、您所侵犯的目标对象应当是他人的名誉权及人格那么该行为不应被判定为诽谤罪行,而应参照其它相关法律标准进行处理。《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第一
    2024-08-06
    307人看过
  • 诽谤罪要判多少年哪些行为构成诽谤罪
    一、哪些行为构成诽谤罪诽谤罪散布的必须是捏造的虚假的事实。如果散布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虽然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但不构成诽谤罪。诽谤犯罪行为的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构成诽谤罪的行为如下:1、要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如果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本罪;2、必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散布的方式主要有是言语散布和文字散布;3、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即使不指名道姓,但第三人可以判断出被害人是谁;4、必须属于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本罪。虽有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但没有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捏造事实造成他人人格、名誉严重损害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造成恶劣影响的;诽谤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导致被害人自杀的等。二、诽谤罪要判多少年我国刑法上关于诽谤罪的处罚有以下几点:1、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
    2023-06-24
    315人看过
  • 哪些行为已成为诽谤罪的标准
    诽谤罪的评判标准主要包括两大要素:1.使用暴力手段或者采取其他公开方式对他人进行肆意侮辱;2.凭空捏造并散布虚假事实,恶意中伤他人名誉。在情节严重的情况下,可以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剥夺其政治权利等刑罚。然而,只有当该行为严重威胁到社会秩序以及国家利益时,才会启动诉讼程序。对于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的诽谤行为,如果受害人在提供证据方面遇到困难,法院有权请求公安机关予以协助。《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7-30
    466人看过
  • 在群里诽谤有罪吗
    法律综合知识
    一、在群里诽谤有罪吗在微信群或其他网络平台上诽谤他人,是否构成诽谤罪,是众多网民关心的问题。我们需要明确的是,网络并非法外之地,任何人在网络上发布信息都应遵守法律法规。1.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当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时,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1款规定的“情节严重”,从而可能构成诽谤罪。2.若公民遭遇网络诽谤,可以保存相关证据材料后向辖区公安机关派出所报案。报案时,公民应根据具体情况准备相关材料,并等待公安机关的调查处理。3.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公安机关将依法通知报案人相应情况,而“被转发500次或点击5000次”的统计情况则属于公安机关侦查工作范畴,报案人无需了解。二、网络诽谤的预防方法要预防网络诽谤,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1.加强对网民的法治教育至关重要。网民在行使言论自由权利时,必须遵守国家法律,不得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同
    2024-07-09
    499人看过
  • 微信群诽谤污蔑他人如何界定
    一、微信群诽谤污蔑他人如何界定关于这起案件的立案规则據法是,首先,应有捏造成分的事实存在;其次,散布捏造成分的行為不可或缺;第三,上述诽谤行爲確需針對特定人士實施,並非必須指名道姓識別清楚,只要從該等诽谤內容中明晰得知受害者何人即可;最后一點,捏造并散布虚构事实诽谤其他人的行爲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所謂"情節嚴重",主要是指因诽谤導致受害者身心受損,甚至於產生精神失常或者自殺等情形。《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二、微信群诽谤罪如何立案本规定的立案基准要点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存在刻意捏造某种事实的恶意行为;第二,故意
    2024-07-10
    277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哪些行为构成诽谤罪,诽谤罪的行为有哪些,构成诽谤罪的行为有哪些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3-09
      一、哪些行为构成诽谤罪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诽谤犯罪行为的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行为人的目的在于败坏他人名誉。如果散布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虽然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但不构成诽谤罪。构成诽谤罪的行为如下:1、要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如果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本罪;2、必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散布的方式主要
    • 微信群里关于诽谤
      台湾在线咨询 2023-10-10
      几百人微信群里诽谤起诉的方式是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若是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出具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 微信群以诽谤为由进行起诉该怎么办
      贵州在线咨询 2023-08-15
      微信群里诽谤他人可以起诉。可以起诉要求诽谤者承担赔礼道歉、恢复名誉、赔偿损失等民生责任。如果对方的行为构成犯罪的,也可以提起刑事自诉。诽谤罪是属于刑事自诉案件,由受害人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
    • 微信群群主侮辱诽谤罪该如何处罚
      贵州在线咨询 2022-11-07
      立案标准是: 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 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 3、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但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从诽谤的内容上知道被害人是谁就可以; 4、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属于情节严重。情节严重,主要指诽谤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自杀等情况。
    • 微信群里的人在诽谤之类的行为可以指责吗
      山东在线咨询 2023-09-25
      微信群里诽谤他人可以起诉。可以起诉要求诽谤者承担赔礼道歉、恢复名誉、赔偿损失等民生责任。如果对方的行为构成犯罪的,也可以提起刑事自诉。诽谤罪是属于刑事自诉案件,由受害人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