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债务人不履行利息应当如何处理呢
如果双方在合同中约定了合法利息,对方不支付的话,债权人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法院判决对方支付的,自判决书规定的履行期限届满后两年内,债权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或者债权人可以直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对方在十五日内没有提出异议的,法院会强制执行。
如果双方在合同中没有约定利息的,视为是没有利息,如果约定的利息构成高利贷的,债务人也是没有义务偿还的。
《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
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二、债务人死亡债务应怎么处理呢
债务人死亡,债务不能消灭。债权人要追讨债务,首先看债务人是否留有财产,其次看有无债务担保人。
有遗产的,分割遗产应当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债务,继承人以所得遗产实际价值为限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债务。
没有遗产,有债务担保人的,债权人可以要求担保人进行偿还。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一条
继承人以所得遗产实际价值为限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
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清偿责任。
三、债务人死亡债务该如何处理
债务人死亡的,债务处理方式具体如下:
1、向死者的配偶追偿。如果债务是夫妻共同债务的,债务人死亡后,是可以向期配偶追偿的。
2、死者生前所欠的债务,原则上应从死者遗产中偿还。继承人在继承死者遗产的同时,也负有清偿债务的义务。因此,债权人还可以要求死者的继承人在继承的财产范围内清偿死者债务。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一条
继承人以所得遗产实际价值为限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
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清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遗产的处理 第一千一百六十一条 继承人以所得遗产实际价值为限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n 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清偿责任。
-
债务迟延履行,如何处理利息问题?
256人看过
-
合同债权质押的债务人逾期不履行债务的,应当如何处理
421人看过
-
担保债务应当如何履行?
177人看过
-
怎样应对债务人未履行利息
97人看过
-
向第三人履行债务的合同无效应当如何处理
247人看过
-
被执行人逾期履行应如何计算双倍债务利息
263人看过
-
债务人不履行利息怎么办?香港在线咨询 2023-07-07债务人不执行利息的,可以加倍计算延期支付的利息。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规定,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应当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支付迟延履行金。
-
分期履行的债务不还应如何处理山西在线咨询 2022-05-31分期履行的债务不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我国《民法典》规定,债务分期履行的,债务人要按约定的每期期限偿还债务,如果逾期不还的,债权人可以起诉债务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该分期债务的诉讼时效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
债务人不履行债务债权人应当怎样办甘肃在线咨询 2023-08-25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的,债权人的处理方式如下: 1、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债权人可以留置已经合法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并有权就该动产优先受偿。 2、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债权人可以先与债务人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债权人有权向法院起诉。
-
得利不当的债务如何处理辽宁在线咨询 2023-07-14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如售货时多收货款,拾得遗失物据为己有等。在不当得利之债中,不当得利人为债务人,负与返还不当得利的义务,遭受损失的人为债权人,他享有不当得利返还以及损害赔偿的请求权。债权人不当得利的返还请求权。债权人有权请求不当得利人返还所得的不当利益。当利益不存在时,有权要求返还价金。
-
因债务人的原因债权人不履行债务如何处理?四川在线咨询 2021-12-29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七十条的规定,债务人因债权人原因不能履行债务的,可以存放标的物。标的物不适合存款或者存款费用过高的,债务人可以依法拍卖或者出售标的物,存款所得价款。第五百七十一条规定,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或者标的物拍卖、出售所得价款交给存款部门时,存款成立。存款成立的,视为债务人已在存款范围内交付标的物。第五百七十二条规定,标的物存款后,债务人应当及时通知债权人或者债权人的继承人、遗产管理人、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