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能否进行逾期补缴?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30 20:22:12 300 人看过

养老保险是可以补缴的,养老保险政策规定,当劳动者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时,若有养老保险费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延长补缴直至满十五年,也可以一次性补缴十五年的费用。对于年龄超过45岁,不足60周岁的居民,由于没有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是不允许一次性缴足十五年的养老保险费的。并且,对于未参保的年满60周岁的居民,不会给与老年人补助。

养老保险补缴流程

1、在办理补交养老保险前,个人应填写补缴承诺书和申办单,同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后,向存档机构提出补缴申请。

2、收集填写补交养老保险所需的资料的,例如:单位或职工书面申请欠费补缴、欠费信息注销的函;)填报《养老保险欠费补缴/信息注销申报表》(一式三份,并写上联系人和联系电话等。

3、经办人员接收资料后,将当场对资料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即可当场办理,如果不能当场办理的出具《受理回执》,并在20个工作日内办结。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受理,并说明原因。

另外,如果是单位补交的,用人单位可以向劳动保障部门提出书面补缴申请,并提交申请补缴期间与被保险人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以及工资收入凭证,经确认后,由企业和职工个人从规定实行企业和个人共同缴费之月起,补交养老保险。

《社会保险法细则》第二条: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社会保险法实施前参保、延长缴费五年后仍不足十五年的,可以一次性缴费至满十五年。

《社会保险法细则》第三条: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含依照第二条规定延长缴费的,可以申请转入户籍所在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4日 10:0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养老保险相关文章
  • 哪些人养老保险可进行一次性补缴
    一、第一类属于本地户籍,并在1961年至1982年期间下乡的知青,可一次性补缴社保费满15年。这类人群的缴费标准为183.29元/月,这个补缴费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不高的;按现行的养老金计发标准,60周岁首次可领取养老金841元/月,65周岁首次可领取养老金1746元/月。二、第二类属于本地户籍,曾经参加过职工养老保险的大龄人员(男年满65周岁、女年满60周岁),可一次性补缴社保费满15年。这类人群在工作经历方面无限制性要求,但是缴费标准比较高(893.6元/月)年递增5%,按此标准一次性补缴15年社保费的费用为23万元;按现行的养老金计发标准,60周岁首次可领取退休金1496元/月。三、第三类属于本地城镇户籍,曾经与国有企业或县级、镇级集体企业建立劳动关系,并已在2010年12月31日前达到退休年龄(女50周岁、男60周岁)的人员,可在工龄产生地自愿一次性补缴社保费满15年。这类人群的
    2023-05-30
    171人看过
  • 从未缴过养老保险能补缴吗
    如果当事人已经达到了法定退休年龄,并符合相关规定的,可以一次性补缴;否则,就不能一次性补缴。1、由于用人单位原因应缴未缴基本养老保险费的,用人单位可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书面补缴申请,并提交申请补缴期间与劳动者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以及工资收入凭证,经确认后,可以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2、员工到达退休年龄,没有养老保险的,可以一次交满15年的养老保险,然后享受每月领取养老保险金的待遇。《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条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2024-04-27
    477人看过
  • 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能否补缴
    市民杨先生问:我是一位灵活就业人员,想问一下,如果前几年中断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现在可以补缴吗?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相关负责人答:按照相关政策规定,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从参保之月起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不得向前补缴。参保后,要按时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因各种原因中断缴费的,以后不得再补缴,中断前后的缴费年限累计计算。这部分缴费人员在一个“缴费年度”内,可以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灵活申报、缴费方式。所以,只要不跨“缴费年度”,均视为正常缴纳。这里讲的“缴费年度”与“自然年度”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不同,社会保险的一个缴费年度是指每年的7月1日至次年的6月30日。像杨先生这种情况,前几年中断缴费,是不能够向前补缴的。另外需要提醒的是,本缴费年度是从2016年7月1日开始至2017年6月30日结束,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请勿错过缴费时间,造成缴费中断,影响其养老金待遇。同
    2023-05-04
    77人看过
  • 2020年以后养老保险能否继续补缴?
    2019年1月1日以后达到60周岁,且未参保缴费的居民,不再发放老年人生活补助,年满45岁周岁不满60周,岁且未参保缴费的居民,不再允许一次性趸缴15年的养老保险费,即意味着在45岁之前,必须有社保缴纳记录,否则是不允许一次性补缴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可以补交的,大多数地区都允许一次性补交,也允许在办理退休时,一次性补交。2020年养老保险断交新规从2019年起,社保已经取消了一次性补缴社保的政策,所以我们交社保最晚的时间就是在45岁,因为缴纳社保的最低年限是15年,而社保只要超过60岁是不可以缴纳的,但是这三类人却可以进行养老保险一次性补缴1、本地户籍,并在1961年至1982年期间下乡的知青;2、本地户籍,曾经参加过职工养老保险的大龄人员;3、本地城镇户籍,曾经与国有企业或县级、镇级集体企业建立劳动关系,并且已经在2010年12月31日之前,达到退休年龄的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费补缴细
    2023-07-13
    422人看过
  •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基金能否进行投资运营?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基金可以用于国家政策准许范围内的投资。受托方(经办机构)应与委托方(企业)的补充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理事会共同商定补充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方向和投资组合方案及投资回报率,然后,由经办机构自行决定投资。投资收益部分原则上归职工个人所有,可以依据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基金可以用于国家政策准许范围内的投资。受托方(经办机构)应与委托方(企业)的补充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理事会共同商定补充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方向和投资组合方案及投资回报率,然后,由经办机构自行决定投资。投资收益部分原则上归职工个人所有,可以依据个人帐户本金的多少按比例计入利息。补充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应办理再保险,以保障基金安全。
    2023-06-09
    432人看过
  • 养老保险能够进行退保吗
    养老保险能退保吗?到2030年男女可能到65岁拿退休金,这样还不知道自己还活着吗?交15年的钱还不如自己存起来老了再花。农业户口可以退保,城镇户口不能退保。一、退休领取社会保险养老金的2个条件:1.参保人的实际缴费年限在10年以上(1998年9月30日及以前参加工作的)或15年(1998年10月1日及以后参加工作的)以上;2.参保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二、现行法定退休年龄:1.女:单位参保的工人50岁;管理人员55岁。个人参保的一律55岁。2.男:一律60岁。不分工人,管理人员,单位参保,个人参保。3.其中,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工人,常年在海拔3500米以上高原地区和常年在摄氏零度以下的冷库、生产车间等低温场所工作的工人,可以提前退休。三、关于延迟退休时间:社会保险是用新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支付老人的养老金,不足部分由国家财政补足。目前,只是在理论层
    2023-05-30
    131人看过
  • 养老保险费是否存在补缴
    这位负责同志告诉记者,参保职工和群众按参保状态(养老关系状态)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单位职工,另一类是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他们的不同点是,单位职工的缴费费率为28%,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费率为20%。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政策规定,单位欠缴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在补缴本金的同时要按规定加收利息、滞纳金;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因各种原因中断缴费的,以后不得再补缴,中断前后的缴费年限累计计算。参保人员的养老关系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劳动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参保人员能不能补缴欠缴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取决于欠费时间段所处的养老关系状态,如果欠费时间段的养老关系状态为单位职工,可以补缴,但要按规定加收利息、滞纳金。因此,参保人员欠缴养老保险费,可到户口所在地县区企业养老保险局进行查询,看欠费时间段所处的养老关系状态怎样,能否补缴。
    2023-05-04
    242人看过
  •  养老保险缴费能否退还?
    1、离开祖国,前往国外定居。2、生命的终结。3、在同一保险公司连续购买保险超过15年。4、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但累计缴费不足15年不能自己去交的,只有死亡、出国定居以及到法定退休年龄交费不满15年才可以申请退个人帐户部分的由于是自己交,所以要交一部分统筹帐户的钱,进入个人帐户里的只有总交费的40左右。1.离开祖国,前往国外定居。2.生命的终结。3.在同一保险公司连续购买保险超过15年。4.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但累计缴费不足15年。自己去交的,只有死亡、出国定居以及到法定退休年龄交费不满15年才可以申请退个人帐户部分的由于是自己交,所以要交一部分统筹帐户的钱,进入个人帐户里的只有总交费的40左右社保的养老保险条例上都有明确规定的。 刚 交 的 养 老 保 险 能 退 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七条,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时,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
    2023-09-18
    257人看过
  • 退休时未缴满15年的养老保险能否补缴
    昨天上午,宝安社保分局副局长伍*军率队做客本报接听市民热线,向市民介绍社保政策,并详细解答市民提出的相关社保问题。到退休年龄时,尚未缴满15年的养老保险,可以申请补缴养老保险吗?昨天上午,热线电话一开始,市民刘先生就打来电话咨询。宝安社保分局答复,如果是深圳户籍的居民,到退休年龄时如果尚未缴满15年的养老保险,是可以一次性补缴养老保险的,但需要满足下列条件:(1)申请补缴前已在我市正常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2)补缴时间段为入深户后、年满18周岁至法定退休年龄前应缴未缴的基本养老保险费;(3)个人补缴时间不早于1987年3月;(4)申请补缴的时间段未在其他地市重复参加养老保险。符合上述条件的深户个缴人员,可参照个人缴费情况提供相关材料到户口所属的社保机构办理补缴。但是,如果不是深圳户籍的居民,目前还不能享受以上政策,需要申请延期补缴。今后如果补缴政策有新规定,以最新规定为准。来自西乡街道的
    2023-05-05
    487人看过
  •  从未参加过农村养老保险,如何进行补缴?
    该市实行灵活的社保缴费制度,申请人可以选择补缴,但需符合一定条件。满足男年满65周岁、女年满55周岁且取得所在省市户籍满15年两个条件时,可补缴的年限将达到15年,并可从缴清费用的次月起领取养老金。若未达到上述两个条件,则需按月继续缴费直至缴费年限达到15年方可领取养老金。申请人在申请时可以选择补缴,补缴的年限将基于申请人取得所在省市户籍的时间来计算。同时,也会考虑申请人的年龄因素。如果申请人取得所在省市户籍的时间越长,年龄越大,那么他们可以补缴的年限就会越多。当申请人同时满足:(1)男年满65周岁、女年满55周岁,(2)取得所在省市户籍满15年两个条件时,可补缴的年限将达到15年,并可从缴清费用的次月起领取养老金。如果申请人达不到上述两个条件,补缴后必须按月继续缴费直至缴费年限达到15年才能按月领取养老金。农村养老保险的补缴政策及条件农村养老保险的补缴政策及条件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
    2023-11-20
    384人看过
  • 养老保险补缴划算吗,养老保险补缴流程有哪些
    养老保险补缴划算吗养老金调整最新消息从1日开始,每个月领取养老保险的退休人员的标准必须在最低标准水平之上,调整之后养老保险金仍然不在最低水平的要补足到最低标准水平。退休人员涨工资按照规定养老保险丧葬抚恤费发放情形也发生了变化,即原来60岁之后领了养老金后死亡的,才发放;现在是没满60岁参保人缴费期间死亡的,也可发放。招商银行保险提醒,正在缴纳的企业员工,之前年轻时不缴费,快退休了一次性补缴,之后就不允许了,养老保险一旦出现中断现象会影响将来养老金的领取,中断的时间越长亏损的养老金越大。退休人员按照养老保险政策规定参保缴费后,不管以后公司效益还是家庭收入多少,只要达到退休年龄后缴费年限也都够了之后都能按时足额领到基本养老金,这样使晚年生活真正做到高枕无忧。我国每年都会对退休人员养老金工资调整,对于退休人员涨工资最新方案,养老金的待遇调整,我们国家已经建立了较完善的制度。养老保险补缴流程1、由
    2024-04-12
    329人看过
  • 单位职工未交养老保险是否能补缴
    一、单位职工未交养老保险是否能补缴单位整体未参保的应从企业注册成立之日起为职工全员参保,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在2009年12月底前主动补缴养老保险费的,可以按优惠政策补缴。但补缴的时间最早不早于1995年1月(乡镇企业最早从2003年1月起补缴),有视同缴费年限的,应按最早补缴时间补缴(即将企业和个人实行缴费制度后,应缴费的时间均补缴齐,其中,建立个人账户后连续缴费满5年以上,才能计算视同缴费年限)。整体未参保单位参保补缴,应全员参保补缴。单位全员补缴后,由原单位负担养老保险费用的退休人员,从全部补缴资金到账后的下月起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范围,从纳入统筹的次年起参加基本养老金调整。纳入统筹时原单位负担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按2007年底的实际发放额加2008年以后调待全省平均增加额核定。补缴范围:这次享受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优惠政策的,包括未参保企业和人员及中断缴费的企业和人员。不包括按规定核定了
    2023-04-23
    184人看过
  • 张家港居民补缴养老保险后是否能重新办理养老保险卡?
    可以的。但2019年1月起,灵活就业人员和个体工商户将不能以事后追补缴费的方式,补缴中断期间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即到退休年龄时缴费不满15年的,必须继续每月缴费,直至缴满15年后才能办理退休手续。北京职工养老保险补缴方法个人向存档机构书面申请,通知规定,存档人员申请办理补缴手续时,需向区(县)人力资源保障部门所属的存档机构提出书面补缴申请,并附本人签字确认的补缴工资基数以及本人的身份证明等材料。经存档机构初审并将相关材料报请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同意后,由本人到存档机构按照本市有关政策及历年缴费规定补缴1992年10月之后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一条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以及政府补贴等组成。第十二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职工应当按照国家
    2023-07-03
    465人看过
  • 补缴养老保险是否可以起诉
    一、补缴养老保险是否可以起诉关于社会保险细分缴纳的追偿年限实行有限制。若有关于违反劳动保障方面法律、规章,或者存在行为在两年时间内未能得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注意,以及未曾受到过举报或投诉的情况,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有权视情况决定是否对此行为进行调查处理。上述期限,从违法规则行为发生之时开始计算;对于那些违反法律法规,且行为具有持续性或者连续性的情况,则应以行为结束之日为起点进行计算。《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全文》第五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自愿参加社会保险的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应当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国家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为公民身份号码。《中华人民共和
    2024-07-12
    213人看过
换一批
#保险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养老保险是劳动者在年老退出劳动岗位以后,由政府提供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的一项社会福利制度。 政府建立养老保险基金,并以税收优惠的形式负担部分费用,职工和用人单位按工资收入的不同比例,按月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费。... 更多>

    #养老保险
    相关咨询
    • 养老保险是否能够补缴
      海南在线咨询 2023-09-29
      养老保险是可以进行补交的,最多只能补缴一年。以下情况可补缴: 1、对于原已参保的原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职工,因其参加工作时间及连续工龄计算等问题有异议的,在按规定重新认定后需要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可参照上述适用范围及申报办法处理。 2、灵活就业人员首次参保或在灵活就业人员窗口首次接续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的,不得通过向前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方式增加缴费年限,不得通过违规补缴而取得按
    • 假释期间能否缴纳养老保险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8-22
      可以。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 第三十六条社区矫正人员的人身安全、合法财产和辩护、申诉、控告、检举以及其他未被依法剥夺或者限制的权利不受侵犯。社区矫正人员在就学、就业和享受社会保障等方面,不受歧视。
    • 养老保险补缴比例养老保险补缴的政策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5-30
      将6月30日前工作期间的缴费进行补缴后,应继续缴费至女年满55周岁、男年满60周岁时,其中实际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可以按照规定办理领取基本养老金手续;实际缴费年限累计低于15年的,可延长缴费到满15年为止,延长缴费至女年满60周岁、男年满65周岁时,实际缴费年限累计仍低于15年,需一次性缴费满至15年为止,可按照规定办理领取基本养老金手续。
    • 养老保险2022年能补缴吗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5-28
      养老保险是否可以补缴,需要看参加的是什么类型的养老保险,而且还需要看所在地区,不能一概而论。有些养老保险可以补缴,比如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但是有的养老保险是否可以补缴需要看当地的具体规定,比如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和新农村养老保险,具体可以咨询当地社保局。
    • 算失业险是否得补缴养老保险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7-18
      算失业险和补缴养老保险没有直接关系,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依法给劳动者缴纳社保,用人单位没有依法给劳动者办理的,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依法补缴,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劳动者符合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劳动者可以在离职60日内到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就业局办理失业保险金领取登记手续。失业金领取条件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的。 (1)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