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涉嫌挪用公款需要满足的立案要求是什么
涉嫌挪用公款需要满足的立案要求是如下的:
1.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数额在三万元以上;
2.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营利活动或者超过三个月未还,数额在五万元以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
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以挪用公款罪追究刑事责任;数额在三百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巨大”。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挪用公款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
(二)挪用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特定款物,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一百万元的;
(三)挪用公款不退还,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一百万元的;
(四)其他严重的情节。
二、挪用公款判刑还能减刑吗
挪用公款判刑还能减刑,因挪用公款罪被判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符合规定条件的,就可以进行减刑。减刑的实质条件是指受刑人在刑罚执行过程中确有悔改或立功表现。相对减刑的实质条件是指在刑罚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
三、公务员挪用公款应给予什么处分
公务员挪用公款给予撤职或开除处分。公务员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二十六条,下列人员不得录用为公务员:
(一)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二)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
(三)被开除公职的;
(四)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
(五)有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二十六条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
-
涉嫌挪用公款罪立案后满足哪些条件才能批捕
450人看过
-
公款挪用案件需要满足哪些标准才能立案
97人看过
-
什么情况下可以立案涉嫌挪用公款
94人看过
-
立案挪用资金罪的要求是什么
279人看过
-
立案挪用公款需要达到什么标准?
429人看过
-
涉嫌挪用公款应该符合什么条件才能立案
487人看过
-
公司想设立子公司的需要满足什么要求新疆在线咨询 2022-10-18母公司设立子公司,母公司的股东会决议通过;其次,应当由母公司指定的代表或者委托的代理人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名称预先核准。 设立子公司的条件: 1、股份符合发的资格和所限人数。 2、股东共同出资并达到法定资本的最低限额。 2、股东共同制定章程。 3、有符合法律规定的公司名称以及组织机构。 4、符合规定的经营范围。 5、办理设立登记。 6、有固定的生产经验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 风险提示:设立子公司
-
涉嫌挪用公款三人被立案侦查了之后还需要还钱吗上海在线咨询 2021-09-30挪用公款就算是判刑了之后也是需要还钱的。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五条规定: 犯罪分子非法占有、处置被害人财产而使其遭受物质损失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 综上,因挪用公款被判刑的,只是承担了刑事责任,但承担刑事责任后并不表示免除了应负的民事责任。在服刑期满后,仍然要承担归还被挪用公款的民事责任,仍有还款义务的。
-
故意伤害罪的立案标准需要满足什么要求?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9-07故意伤害行为根据伤害后果不同,分为轻伤、重伤与伤害致人死亡三种情形。必须造成轻伤以上结果。同时,对故意伤害罪的立案还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主体,根据第17条第2款的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2、客体。故意伤害罪侵犯的是他人的身体健康权利。故意伤害罪是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其结果表现为给他人身体造成伤害。故意伤害罪只以侵犯他人的身体健
-
涉嫌挪用公款是什么意思?山东在线咨询 2022-08-07(一)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这是较轻的一种挪用行为。其构成特征是行为人利用职务上主管、经手本单位资金的便利条件而挪用本单位资金,具用途主要是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使用,但未用于从事不正当的经济活动,而且挪用数额较大,且时间上超过三个月而未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违反公司法受贿、侵占、挪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挪用本单位资金一
-
涉外协议离婚需要满足的要求浙江在线咨询 2023-06-281、双方均为完全行为能力人; 2、双方完全自愿同意离婚; 3、双方对子女抚养问题达成一致意见 4、双方对财产和债权债务处理达成一致意见; 5、一方为内地居民或者婚姻缔结地在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