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法操作下的物业公司替换指南
1.召开业主大会,就物业管理事宜进行投票表决,超过2/3以上同意,即可更换物业公司。
2.由业委会主持物业管理招标等事,拟定管理要求和费用标准,做标书。
3.联系物业公司或房屋主管部门进行公开物业招标。
4.由业主联合组建评标小组,可以外请物业专家做参考意见,请房屋主管部门领导参加以示公允。
5.评标,并选出中标的物业公司。
6.由业委会向业主大会做招投标报告,并出示评标过程及最终结果,业主大会对业委会的结果进行投票表决。
7.表决通过,由业委会同物业公司签署物业管理协议,安排新老物业交接手续,新物业进场。
8.表决否定,重新由步骤2进行;或从步骤5进行,对落选的物业公司再次评标。
9.但现实情况却是更换物业举步维艰,由于多种原因很难轻松炒掉一个物业公司。
二、物业公司应履行哪些职责和义务
物业公司的主要职责有:
1.协助做好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安全防范工作;
2.维护小区内的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通信、有线电视等;
3.对出入小区的车辆与人员进行管理;
4.对小区范围内的环境卫生、公共设施进行清理和维护。
《物业管理条例》第三十五条
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提供相应的服务。
物业服务企业未能履行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导致业主人身、财产安全受到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物业管理条例》第四十六条
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协助做好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安全防范工作。发生安全事故时,物业服务企业在采取应急措施的同时,应当及时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协助做好救助工作。
物业服务企业雇请保安人员的,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保安人员在维护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公共秩序时,应当履行职责,不得侵害公民的合法权益。
三、物业公司停水停电向哪个部门投诉
物业停业主的电,应该向当地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当地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是物业公司的行政主管部门。
《物业管理条例》第五条
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物业管理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物业管理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物业管理条例》:第四章 物业管理服务 第三十五条 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提供相应的服务。\n物业服务企业未能履行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导致业主人身、财产安全受到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
公司验资操作指南
383人看过
-
物权合同的法律要求和操作指南
480人看过
-
商标注册的公司操作指南
119人看过
-
公司法人更替的具体操作
311人看过
-
公司注销登报操作指南
75人看过
-
变更分公司法人代表的操作指南
479人看过
-
收购债务公司的操作指南北京在线咨询 2024-12-23企业并购的基本流程包括四个步骤:明确并购动机和目的、制定并购战略、成立并购小组、选择并购顾问、确定并购目标、与目标公司股东接洽、签订意向书、制定并购后对目标公司的业务整合计划、开展尽职调查、谈判和起草并购协议,以及签约和成交。企业并购的步骤包括战略决策、并构准备、并构实施和公司融合四个过程。具体来说,战略决策包括明确并购动机和目的,并进行市场观察和调查。准备阶段包括锁定目标、确定收购方式、成立内部
-
公司债务转让的操作指南贵州在线咨询 2024-12-0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我和公司之间的债务转让协议,现将公司对贵公司所有的债务,依法转让给贵公司,并与此转让债务相关的其他权利一并转让。请贵公司自接到该债务转让通知书后,向公司强求其履行全部义务。本债务转让通知未经债权受让人书面同意,不得撤销。 特此通知! 公司(盖章): 法定代表人(签字): 年月日
-
清算组成员的更换操作指南山东在线咨询 2024-12-25破产清算人,又称清算组。在企业破产后,由法院指定成立并接管破产企业,负责处理破产财产、进行清算、估价和分配。在外国破产程序中,与清算组相对应的是破产管理人。 根据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公司应在解散事由出现之日起十五日内成立清算组,开始自行清算。若债权人申请法院指定清算组进行清算,法院应予受理,但若公司解散逾期不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或虽然成立清算组但故意拖延清算,则债权人或股东可申请法院指定
-
公司注册地变更操作指南福建在线咨询 2024-11-23公司地址变更的具体流程如下: 1. 首先,公司应与新的出租方签订租赁合同,然后前往当地街道办事处备案,备案后街道办事处将出具《备案证明》。 2. 接下来,可以去工商局申请公司地址变更。在申请时,需要携带营业执照正副本、租赁合同、地址备案证明和工商变更表,并提交相应的变更资料。 3. 完成上述环节后,就可以等待工商局通知领取新的营业执照。 4.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工商变更外,银行、税务和社保
-
公司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操作指南湖南在线咨询 2024-12-13一、遵守解除预告期规定 劳动合同的解除预告期是各国劳动立法的通行做法。在享有解除劳动合同自主权的同时,劳动者也应当遵守解除合同预告期,即应当提前三十天通知用人单位才能有效。这意味着,劳动者在书面通知用人单位后,还应继续工作至少三十天,以便用人单位及时安排人员接替其工作,保持劳动过程的连续性,确保正常的工作秩序,避免因解除劳动合同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给用人单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这样的做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