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保合同在五种情形下无效。具体如下:
1、保证合同主合同无效;
2、担保主体不合格;
3、担保合同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4、禁止流通物提供担保的合同无效;
5、未经批准和无权设立的对外担保无效。
根据规定保证合同为主债权债务合同,主债权债务合同无效的,保证合同无效,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担保合同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1、担保合同是主合同的从合同,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无效。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
担保合同从属于主合同,如果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也无效。但是担保合同中约定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不因主合同无效而无效,那么担保合同是有效的。是根据合同自治原则,约定优于法定。
如果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债务人、担保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这里分以下两种情况承担责任:
(1)主合同有效而担保合同无效的,债权人无过错的,担保人与债务人对主合同债权人的经济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债权人、担保人有过错的,担保人承担民事责任的部分,不应超过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二分之一。
(2)主合同无效而导致担保合同无效,担保人无过错的,担保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担保人有过错的,担保人承担民事责任的部分,不应超过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三分之一。
2、国家机关为保证人签订的担保合同无效。
国家机关不得为保证人,但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贷的除外。
3、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作为保证人签订的担保合同也是无效的。
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得为保证人。
4、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职能部门为保证人签订担保合同无效。
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职能部门不得作为保证人签订担保合同,如果做为保证人签订了担保合同应认定无效。但是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有法人书面授权的,可以在授权范围内提供保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二条保证合同是主债权债务合同的从合同。主债权债务合同无效的,保证合同无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保证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债务人、保证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三条机关法人不得为保证人,但是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贷的除外。
以公益为目的的非营利法人、非法人组织不得为保证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四条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
法律保护与借贷行为:哪些情况不受保护?
359人看过
-
借条法律上在哪些情况下没有保护
221人看过
-
在诱骗的情况下签约协议受法律保护吗
370人看过
-
夫妻在保密情况下签订的协议是否受法律保护?
52人看过
-
退房只有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受到法律保护?
471人看过
-
什么情况下借条在法律上不享有保护
194人看过
主债权是抵押权所担保的原本债权,是依当事人之间的主合同产生的不包括约定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在内的最开始的债权。抵押权从产生到消灭,都是为了使主债权得以圆满实现,所以主债权毫无疑问属于抵押担保的范围。... 更多>
-
哪些欠条不受法律保护具体情况重庆在线咨询 2023-07-08欠条也可以受法律的保护。 但一定要写明欠款数额(要大写)、归还日期、欠款人和被欠款人的身份证上的姓名,如果是单位就要加盖单位公章。以此为依据作为到期不还起诉的证据。
-
-
法律规定在哪些情况下不能保释福建在线咨询 2022-08-11对累犯,犯罪集团的主犯,以自伤、自残办法逃避侦查的犯罪嫌疑人,严重暴力犯罪以及其他严重犯罪的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审。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2012年12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以第127号令公布了修订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该《规定》主要内容为任务和基本原则,管辖,回避,律师参与刑事诉讼,证据,强制措施,立案、撤案,侦查,执行刑罚,特别程序,办案协作,外国人犯罪案件
-
在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受不受法律保护青海在线咨询 2022-09-27《》第五十九条“单位派遣劳动者应当与接受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单位(以下称用工单位)订立劳务派遣协议。劳务派遣协议应当约定派遣岗位和人员数量、派遣期限、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费的数额与支付方式以及违反协议的责任。用工单位应当根据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与劳务派遣单位确定派遣期限,不得将连续用工期限分割订立数个短期劳务派遣协议”的正确理解应为:劳务派遣单位(即劳务公司)应当(即负责)与接受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单
-
借款合同在什么情况下无效,什么情况下受法律保护浙江在线咨询 2021-10-26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审理民间贷款案件适用法律几个问题》的规定,第十四条有以下情况之一,人民法院应认定民间贷款合同无效:(一)取得金融机构信用资金,高利贷给借款人,借款人应事先知道或知道的情况(二)向其他企业借款或向本公司员工筹集资金获利,借款人应事先知道或知道的情况(三)借款人应事先知道或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