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但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宪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权利具体如下:
1、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3、宗教信仰自由;
4、人身与人格权,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5、监督权,包括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并依法取得赔偿的权利;
6、社会经济权利,包括劳动权利,劳动者休息权利,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权利,因年老、疾病、残疾或丧失劳动能力时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社会保障与物质帮助的权利;
7、社会文化权利和自由,包括受教育权利,进行科研、文艺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8、妇女保护权,包括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男子同等的权利;
9、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保护;
10、华侨、归侨和侨眷的正当权利和利益受国家保护。
公民应当履行的义务具体如下:
1、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2、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3、公民有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4、公民有保卫祖国、抵抗侵略,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
5、公民有依法纳税的义务。除以上五方面基本义务外,公民还有劳动、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三条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宪法》第三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我国宪法属于什么宪法?
191人看过
-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我国宪法谁制定的
281人看过
-
根据我国宪法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
201人看过
-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什么批准或者决定
275人看过
-
根据我国宪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规定
146人看过
-
根据宪法规定我国法律的特征有哪些
458人看过
计划生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即按人口政策有计划的生育。1982年9月被定为基本国策,同年12月写入宪法。主要内容及目的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从而有计划地控制人口。 2021年8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 更多>
-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行政法规谁来制定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3-11根据我国宪法规定,有权制定行政法规的是国务院。《立法法》第56条规定:“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国务院为领导和管理国家各项行政工作,根据宪法和法律,并且按照《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的规定而制定的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类法规的总称;是指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有关行使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责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
根据宪法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法, 任何人不得体罚学生, 任何人不得体罚江西在线咨询 2022-02-28根据宪法、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法等法律规定,人身自由和人身健康权利受法律保护,任何人不得体罚学生。宪法第三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第三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
根据宪法规定我国法律的特征有哪些贵州在线咨询 2021-03-18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特征有哪些?1、宪法是国家的基本法:(1)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的根本制度和任务(2)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具有三层含义:一是一切规范性文件都要依据宪法制定,是宪法的具体化。二是一切规范性文件都不能和宪法相抵触,或则要被撤消和宣布无效。三是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以及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3)宪法有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2、宪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综
-
不当得利,根据法律规定四川在线咨询 2022-04-191、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应负返还的义务。如售货时多收货款,拾得遗失物据为己有等。取得利益的人称受益人,遭受损害的人称受害人。不当得利的取得,不是由于受益人针对受害人而为的违法行为;而是由于受害人或第三人的疏忽、误解或过错所造成的。受益人与受害人之间因此形成债的关系,受益人为债务人,受害人为债权人。不当得利的具体特征根据有三:①双方当
-
根据宪法的规定, 我国有权利进行划分的机构有海南在线咨询 2022-03-09按照宪法的规定,我国的权力分配如下:1、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2、司法机关:各级法院、各级检察院3、行政机关:国务院、各级地方政府以及个政府部门。执法权由行政机关享有,公安局是政府部门,因此属于执法机关。司法机关(j dicialbranch)是行使司法权的国家机关。狭义仅指法院,广义还包括检察院。在资本主义国家,司法机关与立法机关、行政机关互不从属。在社会主义国家,司法机关从属于国家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