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行为与机关行为的划分标准是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4-26 05:15:15
302 人看过
个人行为与机关行为的划分标准:
根据名义划分。以所属行政机关名义做出的,属于机关行为;以自己名义做出的,则属于个人行为。
根据作出行为的原因划分。机关行为是为了执行机关的命令或委托;而个人行为是出于个人意志。
《行政诉讼法》第二十六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限内未作出复议决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起诉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起诉复议机关不作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同一行政行为的,共同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共同被告。
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所作的行政行为,委托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行政机关被撤销或者职权变更的,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哪种界定是个人行为与机关行为的关系?
399人看过
-
自然人的行为能力分为哪几种,划分标准是什么?
392人看过
-
怎么区分公安机关的行政行为与侦查行为
430人看过
-
诈骗行为与其他行为的划分
179人看过
-
法律行为与准法律行为关系是什么?
384人看过
-
处理商标侵权行为的机关为哪个
197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个人行为与机关行为应该怎样划分,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河南在线咨询 2023-08-28个人行为与机关行为的划分方式: 1、根据名义划分。以所属行政机关名义做出的,属于机关行为;以自己名义做出的,则属于个人行为。 2、根据作出行为的原因划分。机关行为是为了执行机关的命令或委托;而个人行为是出于个人意志。
-
职务行为与个人行为的区分湖北在线咨询 2022-06-11职务行为通常是指工作人员行使职务的行为,是履行职责的活动,与工作人员的个人行为相对应个人行为,广义指个人在社会交往中的行为与“群体行为”相对称狭义指个人在非社会交往场合中的单独行为是个人与社会交互作用的结果受社会环境和个性的制约有外在和内在之分,前者如言论行动,后者如思想意识等。
-
职务行为和个人行为如何划分?安徽在线咨询 2023-02-13违法行为分为多种,严重的触犯《刑法》要追究刑事责任,如果在民事活动中的行为违反了相关民事法律的规定,那么基于该规定之上的民事行为即为无效民事行为。换而言之,无效民事行为是违法行为的一部分,二者并不矛盾。
-
行政机关与个人或企业签订合同属于行政行为还是行政行为江西在线咨询 2022-02-10行政部门与个人或企业签订合同属于行政合同,不属于行政行为。行政合同是双务法律行为,具有民事合同的大部分特点,在行政合同之中,行政主体并非以民事法人的身份而是行政主体的身份与行政相对人订立关于民事权利义务的协议,以合同的方式来达到维护与增进公共利益的目的。在其间行政主体享有行政优益权。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所为的、为是行使行政职权,进行行政管理的行为。是行政主体实施的能够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具体行政
-
什么是民事行为能力? 以自然人的行为能力由什么的机关或行为人行使北京在线咨询 2022-05-04民事行为能力的含义简称“行为能力”。能够以自己的行为依法民事行为能力 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从而使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资格。自然人的行为能力分三种情况:完全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无行为能力。法人的行为能力由法人的机关或代表行使。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须具备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者即使实施了客观上危害社会的行为,也不能成为犯罪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