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能通过法律途径解决2必要的流程:3本案的风险:被告是否具备执行能力4:本案的关键证据: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四)、职工名册
(五)、考勤记录;
(六)、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七)住院的病例,诊断证明等5:涉及到的职能部门以及其它对象:用人单位,雇佣者,人力资源与社会劳动保障局,劳动仲裁委员会(无法确认劳动关系司法鉴定中心,律师事务所。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第三十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7:本案的预期结果:第一:(与工资收入相关)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赔偿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二次手术费,残疾赔偿金,停工留薪期工资,护理费,营养费,交通费等。
-
劳动仲裁:被迫离职者的维权之路
295人看过
-
被迫离职劳动仲裁请求事项
137人看过
-
被迫离职劳动仲裁如何处理
281人看过
-
劳动者被迫签了离职申请书,还能仲裁吗
52人看过
-
单位迫使劳动者主动辞职劳动者该怎么做
399人看过
-
被迫解除劳动关系怎么仲裁
255人看过
仲裁,是指将争议提交给争议之外中立的第三方,由其对当事人的纠纷居中调解,并作出裁断的行为。根据适用对象不同,仲裁可分为民商事仲裁、海事仲裁、国际争端仲裁等。劳动争议仲裁是仲裁制度中的一种,旨在解决劳动纠纷。劳动争议仲裁既具有仲裁制度共有的某... 更多>
-
劳动者可以被迫辞职吗如何申请劳动仲裁,如何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辽宁在线咨询 2022-03-04如果用人单位的行为有违反《劳动合同法》地38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劳动者是可以被迫辞职的,并且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以及未发放的工资。 1、去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立案时需携带:仲裁申请书2份、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相关证据复印件和证据清单2份;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北京地区不需要提供登记信息)。 2、提交材料后,5个工作日仲裁委给予立案,然
-
劳动仲裁员工如何被迫离职重庆在线咨询 2022-03-311能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2必要的流程:协商仲裁鉴定保全诉讼。 3本案的风险:被告是否具备执行能力 4:本案的关键证据:(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 件; (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四)、职工名册 (五)、考勤记录; (六)、其他劳动者的证
-
员工被迫离职如何办理劳动仲裁?西藏在线咨询 2022-03-311能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2必要的流程:协商仲裁鉴定保全诉讼。 3本案的风险:被告是否具备执行能力 4:本案的关键证据:(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 件; (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四)、职工名册 (五)、考勤记录; (六)、其他劳动者的证
-
劳动仲裁期间被迫辞职广西在线咨询 2022-03-23在用人单位有过错的情况下解除劳动合同可主张。 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协商不成,可向辖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也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法律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辞职被迫签字怎么办才能劳动仲裁宁夏在线咨询 2023-06-01辞职即辞去职务,是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劳动关系的行为。 劳动者提出辞职,不需要用人单位的同意许可。 如果你真想辞职走人,实习期提前3天,非实习期提前30天递交辞职通知书给用人单位,到时候用人单位批与不批,同意与不同意你都是叫依法走人,由此引起的后果与你无关。 ★辞职一般有三种情形: 一是依法立即解除劳动关系(编者令名快速辞职),如用人单位对职工有暴力或威胁行为强迫其劳动、不按合同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