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行为人的行为符合诈骗的构成要件,就可以构成诈骗罪。
1、诈骗罪客体要件。
本罪侵害的对象是公私财产所有权。
一些犯罪活动使用一些欺诈手段,甚至谋取一些非法经济利益,但侵犯的对象不是或不限于公私财产的所有权。
2、诈骗罪的客观要件。
本罪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金额较大的公私财产。
3、诈骗罪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可以构成本罪。
4、诈骗罪的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直接故意表现,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产的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一、诈骗罪判刑之后还要还钱吗?
诈骗罪判刑后还是需要还钱的。因为判刑只是刑事责任,而还钱是指罪犯所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刑法》规定,构成诈骗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诈骗罪会判刑几年?
1、诈骗数额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属于“数额较大”的情形,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诈骗数额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属于“数额巨大”的情形,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诈骗数额五十万元以上属于“数额特别巨大”的情形,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夫妻之间诈骗罪如何成立
363人看过
-
单位犯罪与合同诈骗罪之间如何界定?
461人看过
-
报案指南:如何应对被熟人诈骗
287人看过
-
熟人诈骗罪的几个特征
303人看过
-
亲戚之间诈骗该如何告
265人看过
-
如何明确界定诈骗罪和招摇撞骗罪之间的范围
209人看过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划分。 根据规定,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负刑事责任;年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在犯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等八大严重犯罪时,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低于十四周岁的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此外... 更多>
-
熟人之间是否构成诈骗?广东在线咨询 2022-11-02在熟人之间,判断行为人骗取财物是否属于诈骗,就要正确判定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对此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判断: 一是看行为人是否有逃避偿还款物的行为。行为人取得财物后即携款(物)逃匿,躲避被害人催债;或者将财物转移、隐匿,拒不返还;或者将财物用于赌博、挥霍等,致使无法返还的,都属于逃避偿还的行为。 二是看被骗人能否能够通过民事途径进行救济。一般来说,构成诈骗罪的行为,应当是不能通过民事途
-
诈骗罪因为熟人出手河北在线咨询 2022-04-27以下是我对被熟人诈骗罪应该怎么办这个问题做出的解答1、客体要件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例如:拐卖妇女、儿童的,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罪。 (2)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因刑法已于
-
熟人诈骗28万应该如何解决辽宁在线咨询 2024-11-07如果您遭受欺骗事件,您可采取两种措施进行维权。首先,您有权立即向警方报案。您也可以直接向法院提交诉状,要求追回因欺诈行为所致的经济损失。 在面对金钱受骗的情况时,首先应妥善保存相关资料与证据,例如汇款转账记录的截图、与骗子的通讯往来记录等。尽可能全面地搜集各类证据后即可选择向公安部门报警求助。在报警过程中,务必积极配合警方调查取证,并保持耐心等待警方的处理结果。 若受骗金额较小,尚未达到刑事案
-
熟人诈骗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算是诈骗?广东在线咨询 2022-10-081、诈骗行为没有时间上的界定。2、只要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都是诈骗行为。3、通常认为,该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受到财产上的损失。
-
怎么认定诈骗罪,认识的人之间是否构成诈骗罪,诈骗罪澳门在线咨询 2022-04-07根据我国《刑法》第266条的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构成诈骗罪。认识的人之间是否构成诈骗,在认定诈骗罪时需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二者从实质上说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欺诈行为的内容是,在具体状况下,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行为人所希望的财产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