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诉讼罪是公诉案件,是由公安机关进行立案管辖的,证据确凿构成犯罪的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由人民法院审理判决。
一、批准逮捕后的结果有什么
批准逮捕后有两种结果:经过公安机关侦查移送检察院后,检察院认定证据确凿,嫌疑人确实构成犯罪的,会依法提起公诉,由法院进行审判;
如果移送检察院后检察院认为证据不足不构成犯罪的,会作出不起诉决定,公安机关应当释放嫌疑人。
二、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是指什么意思
移送审查起诉是指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移交的案件决定是否起诉。
在立案后首先是有公安机关进行立案侦查的,在掌握了证据和材料后是会将案件和证据移交至当地的检察院,检察院在接收了案件后也是会对案件进行重新的调查,然后结合双方的证据会决定是否进行起诉的。
审查起诉的条件是:
1、犯罪事实清楚;
2、证据确实、充分;
3、犯罪的性质和罪名认定正确;
4、法律手续完备;
5、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移送审查案件终结,具备以下几点:
1、犯罪事实清楚;
2、证据确实、充分;
3、犯罪的性质和罪名认定正确;
4、法律手续完备;
5、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由检察院代表国家对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提起刑事诉讼。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符合速裁程序适用条件的,应当在十日以内作出决定,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一年的,可以延长至十五日。
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的案件,改变管辖的,从改变后的人民检察院收到的案件之日起计算审查起诉期限。犯罪嫌疑人案件已经移送到检察院,检察院将对公安机关移送的案件进行审查,依法决定是否对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不起诉或者撤销案件的诉讼活动。被害的人由于被告的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三、卷宗移交到检察院后流程
案件由公安机关移送至检察机关后,检察机关会对案件的材料进行审查,如果符合起诉条件的,检察机关会对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1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的案件,改变管辖的,从改变后的人民检察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查起诉期限。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条件包括两个:一是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二是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
虚假诉讼罪的想象竞合犯有哪些情况,虚假诉讼罪立案标准
151人看过
-
法院如何认定虚假诉讼,虚假诉讼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425人看过
-
2023虚假诉讼案立案标准是什么
190人看过
-
虚假诉讼5万元可以判刑吗,虚假诉讼立案标准
91人看过
-
立案标准如何影响虚假诉讼罪的判决
426人看过
-
立案虚假诉讼罪需要满足哪些标准
340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虚假诉讼罪立案标准:虚假诉讼罪具有哪些特征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11-09以捏造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碍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符合虚假诉讼罪。根据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以捏造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碍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处以罚款,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照前款的规定进行处罚。有第一种行为,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者逃
-
-
经侦案件涉嫌虚假诉讼吗宁夏在线咨询 2021-10-22虚假诉讼罪是公诉案件,由公安机关立案管辖。证据确凿构成犯罪的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由人民法院审理判决。虚假诉讼是指民事诉讼双方当事人恶意串通,合谋编制虚假事实和证据向法院提起诉讼,利用法院审判权、执行权、非法侵占或损害国家、集体、公民财产或权益的诉讼行为。处罚规定:犯本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留或管制,处罚金的情况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处罚金。
-
刑事案件涉嫌虚假诉讼罪如何报案陕西在线咨询 2022-07-16可以采用电话报案,上门报案等方式。 我国刑法上并没有明确规定虚假诉讼罪这个罪名,一般而言,进行虚假诉讼,往往会根据触犯的罪名进行定罪处罚,如果发现有人进行虚假诉讼,往往可以即使告知法院或者向公安机关报案。
-
虚假诉讼罪立案标准及管辖是什么?虚假诉讼的量刑标准是?天津在线咨询 2022-06-29根据《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