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办理丧事礼金规定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6 07:40:09 312 人看过

丧事简办“四倡导”。倡导简化治丧仪式,文明治丧、简办丧事,原则上丧期不得超过3天。倡导节俭治丧,不违规收受礼金,所收礼金单笔不得超过100元,丧事宴席仅限近亲属参加。倡导生态安葬,不得使用豪华丧葬用品、建豪华坟墓、骨灰装棺再葬,提倡树葬、花葬、江河海葬等生态节地安葬方式。倡导低碳祭扫,采取网上祭奠、植树祭奠、鲜花祭奠等文明祭奠方式替代焚纸烧香。

党员干部收受礼金

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没有对财物相关含义作出解释的情况下,可以参照刑法及有关司法解释来确定财物的含义。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关于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和《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均对财物的含义作出规定,除文字表述不同外,两者都将财产性利益纳入财物的范畴之内。

《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第一条禁止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不准有下列行为:

(一)索取、接受或者以借为名占用管理和服务对象以及其他与行使职权有关系的单位或者个人的财物;

(二)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宴请以及旅游、健身、娱乐等活动安排;

(三)在公务活动中接受礼金和各种有价证券、支付凭证;

(四)以交易、委托理财等形式谋取不正当利益;

(五)利用知悉或者掌握的内幕信息谋取利益;

(六)违反规定多占住房,或者违反规定买卖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等保障性住房。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0日 23:2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经济适用房相关文章
  • 党员干部酒驾的新规定,2024标准处罚
    党员干部酒驾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酒后驾驶违法行为依法被处暂扣驾驶证并处罚款的,党纪给予警告处分,或政纪给予警告或记过处分。因酒后驾驶违法行为依法被处行政拘留并处罚款的,党纪给予严重警告处分,或政纪给予记大过或降级处分。《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
    2024-05-03
    158人看过
  • 党员干部婚内出轨怎么处理
    一、党员干部婚内出轨怎么处理1.党员干部婚内出轨,其行为严重违反了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不仅损害了个人和家庭的声誉,也损害了党的形象和公信力。因此,对于党员干部婚内出轨的处理,应严格按照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进行。2.根据《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的相关规定,对于包养情人的行为,应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分。(1)对于情节较轻的,可以给予警告、记过或记大过处分;(2)对于情节较重的,可以给予降级或撤职处分;(3)对于情节严重的,甚至可以给予开除处分。3.党员干部婚内出轨还可能涉及到道德和伦理层面的问题。因此,除了依法给予处分外,还应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伦理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增强党性修养和自律意识。二、出轨与离婚判决依据1.婚内出轨并不是直接导致离婚判决的法定条件,而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2.在离婚案件中,法院会考虑夫妻双方的感情状况、出轨行为的严重程度、对
    2024-07-22
    180人看过
  •  党员干部如何处理酒驾行为?
    酒后驾驶的处罚措施包括暂扣驾驶证、罚款、警告处分、记过处分等,对于违规者会受到党的纪律和行政机关的警告或记过处分。如果因酒后驾驶违法行为被判处刑罚,将会受到党纪处分,政纪将给予开除处分。酒后驾驶的处罚措施包括: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酒后驾驶的违法行为进行暂扣驾驶证并罚款;同时,党的纪律将给予相关责任人员警告处分,行政机关则可能对违规者给予警告或记过处分等。因酒后驾驶违法行为依法被判处刑罚的,党纪给予处分,政纪给予开除处分。 酒 驾 违 法 如 何 处 理 ?酒驾是一种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不容忽视。对于酒驾违法的处理,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刑法》都做出了明确规定。首先,《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1条规定,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并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这意味着,一旦被认定为酒驾,驾驶证将被吊销,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其次,《
    2023-09-03
    306人看过
  • 如何处理党员干部渎职行为
    对于失职渎职行为,轻者违纪违法,重者构成刑事犯罪。对于失职渎职犯罪,检察机关渎职侵权部门应当立案侦查,最后向法院起诉判刑。对于被判刑的,如果是党员干部,会按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进行纪律处分,缓刑及以上的,将被开除党籍和公职;纪检部门也可以先调查处理失职渎职人员,构成犯罪的,移送检察机关。党员干部优亲厚友违反什么纪律?党员干部优亲厚友违反群众纪律,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撤销党内职务处分,是指撤销受处分党员由党内选举或者组织任命的党内职务。党员受留党察看处分期间,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其党内职务自然撤销。
    2023-08-09
    218人看过
  • 党员干部酒驾如何立案处理
    一、党员干部酒驾如何立案处理1、党员干部醉驾应当依法处理,并且还要按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进行处分。2、法律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23-04-26
    480人看过
  • 怎样追究党员干部的党纪责任?
    批评教育,包括提醒谈话、诫勉谈话、责令检查、通报批评;组织处理,包括调离岗位、责令辞职、免去职务;纪律处分,包括党纪处分和政纪处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追究党纪责任,是指给予纪律处分和免于纪律处分,在认定违纪时,对工作中没有正确履行工作职责的行为,按照“纪在法前、纪严于法”的原则。责任追究包括追究哪些责任责任追究包括追究民事责任。行为人因侵害人格权承担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的,应当与行为的具体方式和造成的影响范围相当。行为人拒不承担前款规定的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可以采取在报刊、网络等媒体上发布公告或者公布生效裁判文书等方式执行,产生的费用由行为人负担。《中国共产党章程》第四十一条对党员的纪律处分有五种: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留党察看最长不超过两年。党员在留党察看期间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党员经过留党察看,确已改正错误的,应当恢复其党员的权利
    2023-07-18
    184人看过
  • 党员领导干部酒驾后怎么处理
    一、党员领导干部酒驾后怎么处理党员干部酒驾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员因酒后驾车,被公安机关给予行政处罚的,依据《党纪处分条例》第二十八条、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处理,一般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如果造成严重后果,或者重大不良影响则应视情况给予其相应处分。二、党员干部犯交通肇事罪怎么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1.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3.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党员犯罪,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处分:1.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判处刑法规定的主刑(含宣告缓刑)的;2.被单处或者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3.因过失犯罪,被依法判处
    2023-06-21
    397人看过
  • 批捕党员领导干部职务怎么办?
    批捕党员领导干部职务怎么办?对于近期内受党内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的党员,仍享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可以提名为委员候选人,但从有利于工作和有利于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出发,这些同志一般不宜提名为委员候选人。对于历史上曾经受过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处分,或曾受过留党察看处分,留党察看期满后已恢复了正式党员权利的党员,如果确已认识并改正了所犯错误,在工作中做出成绩,得到所在党组织和大多数党员的信作,具备委员候选人条件的,可以被提名为委员候选人。《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三十一条党员被依法逮捕的,党组织应当按照管理权限中止其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党员权利。根据司法机关处理结果,可以恢复其党员权利的,应当及时予以恢复。党员一旦涉嫌严重犯罪被司法机关依法逮捕,其人身自由即被依法限制,事实上已经无法正常行使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党员权利,失去了行使部分党员权利的客观条件。”专
    2023-05-01
    93人看过
  • 党员干部处理方式的几种变化
    1、在一定范围内通报。2、诫勉。对失职失责、情节较轻的,应当以谈话或者书面方式进行诫勉。3、组织调整或者组织处理。对失职失责、情节较重,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应当根据情况采取停职检查、调整职务、责令辞职、降职、免职等措施。4、纪律处分。对失职失责应当给予纪律处分的,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追究纪律责任。对企业的行政处罚的种类有几种?公司的行政处罚一般是根据所犯事情的的严重程度对违法人进行口头教训或者书面方式警告处分,对公司或者该项负责任人处以罚金或者他处理方式。会根据不同的法规规定设立不同的行政处罚。公司的行政处罚具体有以下几种:1、警示是一种最轻微的处理方式,因为行为人所犯之事未造成严重后果,只是轻微犯错。这种情形一般以口头或者书面方式以警告,予以警示行为人的违法行为。2、处以罚金规定行为人在一定时间内缴纳罚金,是行政机关对行为人所犯事后的一种法律制裁。罚款的程度与行为人违法的情节相关
    2023-08-05
    297人看过
  • 廉政自律: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十项规定
    中国共产党全体党员和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必须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必须自觉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努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廉洁自律,接受监督,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消费者投保人寿保险可享受十项权利业内人士表示,消费者投保人寿保险可享受十项权利,如投保后签收保单之次日起的10日撤单权,转让保险合同项下受益权、保险金优先清偿权等等,希望投保人了解所享受的保险权利,及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据中国保险报报道,投保人寿保险可享受十项权利,希望投保人了解所享受的保险权利,及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一、投保后签收保单之次日起的10日撤单权自投保人签收保险合同之日起10日内为犹豫期,在此期间内撤销保险合同,保险公司将全部退还所收的保险费;超过此期限,按保险条款的有关退保规定办理。二、保险合同内容变更权投保人与保险公司达成契约后,
    2023-07-05
    145人看过
  • 干部职工丧假规定多少天
    一、干部职工丧假规定多少天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职工结婚时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职工在外地的直系亲属死亡时需要职工本人去外地料理丧事的,都可以根据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在批准的婚丧假和路程假期间,职工的工资照发,途中的车船费等,全部由职工自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根据以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带薪休丧假的权利。因此,公司应当依照国家法律规定给予员工带薪休丧假。目前国家还没有对非国营企业职工休丧假多少天作出具体规定。丧假指的是根据原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规定》,国有企业职工的直系亲属死亡时,企业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酌情给予职工1-3天的丧假。直
    2023-05-28
    356人看过
  • 领导干部在丧事期间接受礼金的情况有哪些?
    办丧事收受礼金正常范围内可以,但是对于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消费卡和有价证券、股权、其他金融产品等财物,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公务人员收受礼品礼金如何处理1、公务人员收受礼品礼金可能会被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纪律处分条例》第八十三条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消费卡等,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收受其他明显超出正常礼尚往来的礼品、礼金、消费卡等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理。第八十四条向从事公务的人员及其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等亲属和其他特定关系人赠送明显超出正常礼尚往来的礼品、礼金、消费卡等,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处分。2、公务人员收受礼品礼金可能会被以受贿罪
    2023-07-16
    156人看过
  • 党员干部治安拘留后还能继续当干部吗
    在一般情况下,如果已经被治安拘留的,不能当干部,具体的可以看单位的规定是怎样的。行政拘留可以转为刑事拘留吗当事人涉嫌刑事犯罪需要限制人身自由的,可以实施刑事。对于公安机关依法决定和执行的刑事拘留,拘留的期限是法律分别规定的公安机关提请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的时间和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的时间的总和。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3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1日至4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30日。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7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犯罪嫌疑人,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监视
    2023-06-02
    79人看过
  • 党员干部收受10000购物卡如何处理
    各级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中央和本市有关规定,不得违规收送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金礼券购物卡。因各种原因未能拒收的礼金礼券购物卡,应当依照本办法实行上交登记,规范登记程序,健全管理制度,切实加强上交登记管理工作。党员干部可以经商做生意吗?一般党员可以。党员不能经商指的是,党政干部,即在党委、政府或者国家有关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任职的党员。具有公职身份的党员干部经商、办企业,会大量占用工作时间和精力,且容易导致以权谋私、损公肥私,危害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一段时间以来,党和国家都禁止党员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经商、办企业。《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十条党员受到警告处分一年内、受到严重警告处分一年半内,不得在党内提升职务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高于其原任职务的党外职务。第十一条撤销党内职务处分,是指撤销受处分党员由党内选举或者组织任命的党内职务。对于在党内担任两个以上职务的,党组织在作处分决
    2023-07-31
    338人看过
换一批
#房屋买卖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经济适用房是指政府提供政策优惠,限定建设标准、销售价格和套型面积,面向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供应的住房。 购买经济适用房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和程序,包括申请、审核、公示、轮候、配售等环节。 购买经济适用房需要按照政府规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申请和... 更多>

    #经济适用房
    相关咨询
    • 党员干部赌博新规定
      陕西在线咨询 2023-06-10
      《关于严禁党员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参与赌博的公告》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批示精神和省纪委提出的党员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小四风(吃喝风、红包风、赌博风、走读风)问题专项工作部署,进一步巩固拓展机关作风整顿工作成果,严肃党纪政纪,狠刹赌博歪风,树立党员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良好形象,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现将严禁党员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参与赌博的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严禁党员干部和国家公
    • 党员干部被打怎么办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1-30
      1、法律要依程序办事,而程序以牺牲效益为代价; 2、要以故意伤害追究对方刑事责任必须要你方伤情达到轻伤以上;如果以寻衅滋事追究,可以不必轻伤,但要求情节严重; 3、建将该事件写成材料向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大家反映,落脚点最终在公安机关,由公安机关对其采取相应的措施; 3、如果刑事追究无果,你方也可以采取民事诉讼维权。
    • 党员干部离婚办理多长时间
      山东在线咨询 2021-12-02
      离婚时立即报告。根据《婚姻登记工作规范》,第二十九条内地居民办理婚姻登记时,应当提交有效的居民身份证和户口簿,因故不能提交身份证的,可以出具有效的临时身份证。居民身份证应当与户口簿上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和公民身份号码一致;不一致的,当事人应当先向有关部门更正。
    • 党员干部宣传贯彻落实党规党规党规, 各级领导干部要怎样履行准则?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3-01
      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纪检监察干部,要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好《准则》和《条例》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组织要成为学习宣传贯彻《准则》和《条例》的先锋和主力,迅速制定学习宣传贯彻方案,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带头严格执行《准则》和《条例》,带头维护党规党纪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保证把纪律和各项党内法规执行到位。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以学习
    • 党员干部必须遵守党员人事档案工作的规定有哪些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3-30
      开展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必须遵守下列纪律:(一)严禁篡改、伪造干部人事档案;(二)严禁提供虚假材料、不如实填报干部人事档案信息;(三)严禁转递、接收、归档涉嫌造假或者来历不明的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四)严禁利用职务、工作上的便利,直接实施档案造假,授意、指使、纵容、默许他人档案造假,为档案造假提供方便,或者在知情后不及时向组织报告;(五)严禁插手、干扰有关部门调查、处理档案造假问题;(六)严禁擅自抽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