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保诉讼时效法律依据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5-04 01:44:30
426 人看过
担保的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
并且时效应该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到损害的当日开始计算,最长的诉讼时效应是二十年,超过二十年,就不再会受到法律的保护,但是如果是有特殊情况,则可以由权利人申请延长诉讼时效,由人民法院决定是否延长。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专利侵权的法律依据,以及诉讼时效
262人看过
-
行政诉讼发出起诉时效法律依据有哪些
176人看过
-
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是什么,有没有法律依据
122人看过
-
分析刑事诉讼中最长追诉时效的法律依据
301人看过
-
最高额担保合同的诉讼法律依据有哪些?
449人看过
-
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
449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关于行政诉讼的诉讼时效有法律依据吗?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5-01关于行政诉讼的诉讼时效,是有法律依据的。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第四十七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
-
诉讼时效与追诉时效的区别,法律依据是什么福建在线咨询 2023-10-06诉讼时效与追诉时效的区别包括:诉讼时效为民事主体之间因纠纷提起诉讼而适用的时效;而追诉时效则是指人民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提起刑事诉讼所适用的时效。
-
法律依据对诉讼时效有什么规定江西在线咨询 2022-11-10《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民法典保证合同诉讼时效的依据是安徽在线咨询 2023-11-15民法典规定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为三年。 一般保证的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届满前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从保证人拒绝承担保证责任的权利消灭之日起,开始计算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 连带责任保证的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届满前请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从债权人请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之日起,开始计算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
-
三年诉讼时效上诉状有哪些法律依据?海南在线咨询 2022-08-04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可以发起三年诉讼时效上诉状,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作出同意履行义务的意思表示或者自愿履行义务后,又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