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分辨失火罪和放火罪
(1)客观方面不同,失火罪必须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才能构成。放火罪并不以发生上述严重后果作为法定要件,只要实施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为,放火罪即能成立。
(2)放火罪有既遂、未遂之分。失火罪是过失犯罪,以发生严重后果作为法定要件,不存在犯罪未遂问题。
(3)主体要件处罚年龄不同,放火罪年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即可构成;失火罪年满16周岁的人才负刑事责任。
(4)主观罪过形式不同:放火罪由故意构成,失火罪则出于过失。这是两种犯罪性质的根本区别所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放火罪未遂判几年
放火罪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放火的行为,但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未得逞。主要特征是:
(1)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放火焚烧重大公私财产而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这是放火罪未遂与预备的根本标志。
(2)犯罪未得逞,这是放火罪未遂与既遂相区别的根本标志。
(3)犯罪未得逞是由于放火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这是区分放火罪未遂与中止的根本标志。
根据《刑法》的规定,放火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放火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放火罪未遂犯比照既遂犯从轻处罚。
按照我国的规定,只要实施了放火行为,点着了目的物,引起目的物燃烧,使目的物有被焚毁的危险,即使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目的物被焚毁,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也构成放火罪的既遂。例如正要点火,就被人抓获,或者刚点着引火物,就被大雨浇灭等,应被认为是放火罪的未遂。
-
故意放火和失火罪如何划分
290人看过
-
怎样区分失火罪与放火罪呢?
57人看过
-
火罪的区别:放火与失火
234人看过
-
如何区分放火罪和故意杀人罪
487人看过
-
失火罪都是过失吗?失火罪与放火罪有何区别
91人看过
-
放火罪如何认定怎么认定放火罪
64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什么是放火罪,故意放火和失火罪的区别在哪里,放火罪和失火罪如何河南在线咨询 2022-04-28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失火罪是指由于行为人的过失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这是一种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故意放火和失火罪的划分如下:放火罪和失火罪的区别在哪里实际上很好划分,前者是故意犯罪,后者是过失犯罪,二者的主观方面不同。当然,其犯罪主体也略有差异。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不构成失火罪。由此,我们就可以断定,与放火罪相比,失火罪判的轻多了。
-
放火罪和失火罪的立案标准浙江在线咨询 2022-01-28放火罪和失火罪有所区别,一个是故意犯罪,一个是过失犯罪。 你同意过失,你没有过失不构成犯罪,过失放火车辆不属于作案工具。如果故意放火,车辆用于运载放火的材料,可认定为作案工具。 过失引起火灾立案标准: 1、导致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3人以上; 2、造成直接财产损失30万元以上; 3、烧毁15户以上且直接财产损失总计25万元以上; 4、过火有林地面积为2公顷以上。 此案是否达到立案标准,需要鉴定。
-
放火罪和失火罪是一样的吗?福建在线咨询 2023-03-06放火罪与失火罪虽然只差了一个字,但二者的区别却是很大的。具体来说的话,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带有自己主观意识的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而失火罪是指由于当事人的不当行为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放火罪和失火罪是两个由不同主观心态引起的、处罚力度完全不同的犯罪。一个属于故意犯罪,一个属于过失犯罪。 对于过失引起的失火罪,按照我国《刑法》第115条的规定,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
-
故意放火和失火罪如何划,怎么规定的湖南在线咨询 2023-08-20故意放火和失火罪在主观方面的区别为故意放火在主观上含有直接故意,而失火罪不含有;在客观方面,失火罪必须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放火罪只要实施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为,即可以成立。
-
判失火罪和放火罪需要多少年湖南在线咨询 2023-06-21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也就是说,放火行为一经实施,就可能造成不特定多数人的伤亡或者使不特定的公私财产遭受难以预料的重大损失。 失火罪(刑法第115条第2款),是指由于行为人的过失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这是一种以过失酿成火灾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失火罪与放火罪的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