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因疫情银行贷款推迟偿还可以吗?
因疫情原因,银行贷款是否可以推迟偿还,应当根据实际原因而定,只有对因感染新型肺炎住院治疗或隔离人员、疫情防控需要隔离观察人员和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因疫情影响未能及时还款的,经接入机构认定,相关逾期贷款可以不作逾期记录报送,已经报送的予以调整。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个人和企业,可依调整后的还款安排,报送信用记录。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银保监会、证会、外汇局等五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对因感染新型肺炎住院治疗或隔离人员、疫情防控需要隔离观察人员、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人员以及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人群,金融机构要在信贷政策上予以适当倾斜,灵活调整住房按揭、信用卡等个人信贷还款安排,合理延后还款期限。感染新型肺炎的个人创业担保贷款可展期一年,继续享受财政贴息支持。对感染新型肺炎或受疫情影响受损的出险理赔客户,金融机构要优先处理,适当扩展责任范围,应赔尽赔。
二、疫情让我收入来源减少,卡贷怎么办?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通知,指出,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人群,要在信贷政策上予以适当倾斜,灵活调整住房按揭、信用卡等个人信贷还款安排,合理延后还款期限。
根据《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条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1、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债务人履行通知和证明的义务可以让债权人知悉不可抗力事件的发生及其对合同履行的影响和影响程度,以减轻可能给债权人造成的损失;
2、同时使得债权人可以采取应对措施(对债务人提出的不可抗力免责事由是否认可并进行相应的举证、应对)。“通知”、“证明”是债务人基于诚实信用原则产生的附随义务,债务人必须履行该义务,否则,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确实是因为疫情原因导致的,比如相关人员从事一线的防疫任务,或者感染病例与疑似病例被隔离治疗的,那么是无法进行还款处理的,这种情况下可以提供相关证明,向银行机构说明,在获得同意的情况下,是可以推迟偿还的。
-
因疫情怎么推迟还房贷?
339人看过
-
因为疫情花呗不推迟还款吗?
262人看过
-
疫情严重房贷可以推迟吗
363人看过
-
疫情可以推迟还信用卡吗?
221人看过
-
疫情银行还房贷的时间可以延迟吗
306人看过
-
根据法律规定疫情可以推迟还款吗?
312人看过
-
抗疫银行可以迟还款吗?浙江在线咨询 2023-09-03可以。根据《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第一条规定:对符合条件的用户,可以采取灵活调整住房按揭、信用卡等个人信贷还款计划,合理延后还款期限,疫情期间因不便还款发生逾期的,不纳入征信失信记录。
-
疫情报告打的全程预计可以推迟还贷款吗山西在线咨询 2022-09-01可以推迟,无论是个人还是中小微企业。推迟的具体时间还是要看具体银行。《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三)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区、行业和企业提供差异化优惠的金融服务。金融机构要通过调整区域融资政策、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实施差异化的考核办法等措施,提升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的金融供给能力。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
-
疫情期间贷款能不能推迟还陕西在线咨询 2023-08-24可以推迟,无论是个人还是中小微企业。推迟的具体时间还是要看具体银行。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区、行业和企业提供差异化优惠的金融服务。金融机构要通过调整区域融资政策、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实施差异化的绩效考核办法等措施,提升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的金融供给能力。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以及有发展前景但受疫情影响暂遇困难的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不得盲目抽贷、断贷、压贷。对受
-
因为疫情无法还款可以去法院起诉银行吗北京在线咨询 2021-12-29一般来说,无法偿还的银行有权起诉,但由于疫情的特殊性,可以要求合理延期,并与银行协商处理。2月1日14时,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中国银行业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监会、外汇局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财政支持的通知》。对于因感染新型肺炎住院治疗或隔离人员、因疫情防控需要隔离观察人员、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因疫情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人员,金融机构应适当优先考虑信贷政策,灵
-
疫情推迟还房贷审核前提青海在线咨询 2022-08-29可以直接跟银行进行电话咨询,各家银行对于调整住房按揭、信用卡等个人信贷还款安排,延后还款期限的条件要求各不相同,需要与银行具体协商。一般而言,商业银行会要求出具受疫情影响无法正常还款的相关证明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身份证明、职业证明、诊断证明、交通票据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