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申请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先予执行只能因当事人提出申请而发动,法院不能依职权发动,申请人应在案件受理后,法院做出判决前,以书面形式向受诉法院提出申请。先予执行的申请书中应写明先予执行的请求、理由和依据,同时,先予执行的范围不得超过诉讼请求的范围。书面申请困难的,可用口头方式申请,由法院记入笔录,并由申请人签名或盖章。
二、审查在当事人向法院提交了先予执行的申请后,法院应立即进行审查。首先,审查本案是否属于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先予执行的范围;第二,审查本案是否符合适用先予执行的四个条件;第三,对既属先予执行范围又符合先予执行条件的案件,法院还可以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以防止因错误适用先予执行而损害被执行人合法权益的情况出现。“可以责令”的含义是提供担保不是必经程序,是否责令由法院视情况而定。
三、裁定经审查,人民法院对不符合先予执行条件的申请,应该裁定驳回,对符合先予执行条件的申请则应以书面形式做出先予执行的裁定。先予执行应当限于当事人诉讼请求的范围,并以当事人的生活、生产经营的急需为标准。先予执行的裁定送达当事人后立即生效,其效力一般应维持到判决生效时为止。当事人对裁定不服的,不得提起上诉,但可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不停止裁定的执行。对于复议申请,法院应当及时审查。裁定正确的,通知驳回当事人的申请;裁定不当的,作出新的裁定,变更或撤销原裁定。先予执行裁定的效力一般应维持到判决执行为止,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后,先予执行裁定的效力自行终止。法院应将先予执行的内容在判决书中载明。人民法院裁定先予执行后,若申请人胜诉,则先予执行的内容与判决结果相一致,在执行生效时,只将先予执行的部分抵销即可;若申请人败诉,则说明先予执行是错误的,应当由先予执行的申请人赔偿被申请人因先予执行而遭受的损失。先予执行裁定错误的,申请人应当将先予执行取得的财产返还给对方。拒不返还的,由法院强制执行。被申请人因此遭受财产损失的,申请人还应当赔偿损失。
-
浅谈民事执行程序中的诸多问题
247人看过
-
浅谈民事诉讼的程序债务纠纷诉讼程序
379人看过
-
民事诉讼先予执行和行政诉讼先予执行的区别
361人看过
-
浅谈《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对执行工作的影响
416人看过
-
浅谈民事执行的原则
268人看过
-
浅谈执行通知书在执行程序中的作用
291人看过
先予执行是指人民法院在终审判之前,为解决权利人生活或生产经营的急需,依法裁定义务人预先履行义务的制度。 先予执行应当符合的条件是,第一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不先予执行将影响申请人的生活或者生产经营的;第二被申请人有履行能力。... 更多>
-
试述民事诉讼中的和先予执行制度福建在线咨询 2022-10-09财产保全: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利害关系人起诉前或者当事人起诉后,为保障将来的生效判决能够得到执行或者避免财产遭受损失,对当事人的财产或者争议的标的物,采取限制当事人处分的强制措施。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00条、第101条的规定,财产保全分为诉讼中财产保全和诉前财产保全。先于执行:先予执行,是指人民法院在受理案件后、终审判决作出之前,根据一方当事人的申请,裁定对方当事人向申请一方当事人给付一定数
-
先予执行程序中先予执行当事人是否提供担保湖北在线咨询 2022-11-111、先予执行当事人不一定需要提供担保,先予执行是指人民法院对某些民事案件作出判决前,为解决权利人的生活和生产经营急需,裁定义务人履行一定义务的诉讼措施。 2、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九条 人民法院对下列案件,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定先予执行: (一)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养费、抚恤金、医疗费用的; (二)追索劳动报酬的; (三)因情况紧急需要先予执行的。
-
行政诉讼过程中先予执行的法律依据江苏在线咨询 2023-07-12依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诉讼是有先予执行的,行政诉讼先予执行的范围是支付抚恤金、最低生活保障金和工伤费用等。当事人对先予执行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不停止裁定的执行。
-
民事诉讼先予执行法院可以直接执行吗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1-11-13先执行案件在执行过程中需要采取强制措施,需要人力物力,甚至有些案件的先执行费用远远超过普通执行案件的执行费用,不能完全由国家承担,应当由当事人支付。
-
什么是诉讼中先予执行西藏在线咨询 2022-10-23什么是诉讼中的先予执行先予执行,是指法院对某些民事案件作出终审判决以前,为解决当事人一方生活或生产的的紧迫需要,根据其申请,裁定另一方当事人给付申请人一定的财物,或者实施或停止实施某种行为,并立即执行。一般而言,执行须以生效的判决作为依据,须等到判决生效后进行,但对于有些原告来说,如等到判决生效后才执行,他们正常的生活就难以维持,他们的生产或经营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原告的请求往往具有急迫性,法院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