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迟延履行两种情况是什么
延迟履行期即指当事人未能准时履行的期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32条明确规定:被执行人若在判决、裁决及其他法律文书所指定的期限内未履行金钱义务,则需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同理,如在上述文书规定的期限内未履行其他义务,也应支付相应的迟延履行金。此乃人民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对被执行者施以迟延履行责任的基本法律依据。在计算延迟履行期的基础时,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以判决生效日为起点;以判决书载明的日期为准;以申请执行日为计算利息的起点;以执行通知书送达日为起点;以及以执行通知书规定的履行期限届满日为起点。
《民事诉讼法》第232条
规定: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应当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支付迟延履行金。这是人民法院在执行中对被执行人承担迟延履行责任的基本法律规定。
二、债务履行构成迟延是什么
迟延履行期间是指未按时履行义务的时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明文规定:被执行人若未按裁判及法律文书所规定的期间履行金钱给付义务,应依此规定加倍支付债务利息;如未能按期履行其他义务,则需缴纳延迟履行金。这是人民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对被执行人施以迟延履行责任的基本法律依据。在计算迟延履行期间的基数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以判决生效日为起点;以判决书落款时间为准;以申请执行日期为起算点;以执行通知书送达日为起算点;以及以执行通知书确定的履行期限届满日为起算点。
《民事诉讼法》第232条
-
劳动合同延迟履行的情况
97人看过
-
延迟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规定,什么是延迟履行
389人看过
-
什么是迟延履行,迟延履行债权利息有哪些特征
376人看过
-
什么是延迟履行,有何规定
220人看过
-
延迟履行违约责任是什么
347人看过
-
迟延履行有什么危害
306人看过
-
迟延履行金包括哪些,迟延履行金的情况浙江在线咨询 2021-10-24延迟履行金的法律规定,在执行名义确定的支付目标物以货币形式表现的一定金额时,应用金钱支付义务的延迟履行金的执行名义确定的被执行人必须在一定期限内履行的支付义务以外的义务应用非金钱支付义务的延迟履行金。
-
法律上怎么规定的迟延履行是什么情况宁夏在线咨询 2023-11-26法律分析 迟延履行具体是指:当事人未按照约定的履行期限履行其义务;也包括被执行人未按照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迟延履行的当事人需要承担违约责任或者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
合同什么情况下不可抗力造成迟延履行福建在线咨询 2022-11-15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时,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 所以,对于不可抗力导致的合同迟延履行,一般不会要求违约方承担责任,但是,在不可抗力的情形消失之后,
-
什么是逾期履行和迟延履行四川在线咨询 2022-10-30一、什么是迟延履行履行迟延是指债务人对于已届履行期限的债务,能够履行而未履行的现象,又称为债务人迟延、逾期履行。履行迟延是实践中较常见的债务违反的形态。履行迟延是以一定的时间来确定的,通常是以债的履行期届至时债务人有无履行债务来判断的。二、迟延履行的情形有哪些迟延履行包括给付迟延(债务人的迟延)和受领迟延(债权人的迟延)两种。(一)给付迟延1、什么是给付迟延给付迟延,是指债务人在履行期限到来时。能
-
合同到期后继续履行与解除的两种情况是什么?青海在线咨询 2022-04-12合同到期后继续履行与解除的两种情况:劳动合同期满,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续订劳动合同,并在劳动合同期满前办理续订手续。因用人单位的原因未办理终止或者续订劳动合同手续,劳动者继续在该用人单位工作,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的,视为劳动合同的继续履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之日起7日内为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劳动者可以凭有效证明材料,直接办理失业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