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胎享受医保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22 14:30:16 142 人看过

可以,我国以及推行三胎政策,可以报销生育保险。

一、教师生三胎会被开除吗

目前我国只开放二胎政策,尚未开放三胎,一般家庭生三胎,如非特殊情况,属于违反了我国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生育子女,要依法缴纳社会抚养费。在编教师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违反计划生育政策除了要依法缴纳社会抚养费,还要接受行政处罚,一般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撤职处分,只有情节严重的才给予开除处分。因此如果生三胎,没有其他严重情节,是不至于开除的。

此外,根据《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如果符合各省级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情况,并且经过上一级卫生计划部门批准,我国公民是可以合法多生育子女的,不属于超生。

二、三胎享受国家哪些福利

2022年生三胎国家还没有出台相关奖励政策,截至目前只出台了生三胎配套支持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1、实施奖励优惠,对全面两孩政策调整前的独生子女家庭和农村计划生育双女家庭,要继续实行现行各项奖励扶助制度和优惠政策;

2、完善生育制度,完善生育休假及保险制度。而生育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在怀孕和分娩的妇女劳动者暂时中断劳动时,由国家和社会提供医疗服务、生育津贴和产假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国家或社会对生育的职工给予必要的经济补偿和医疗保健的社会保险制度。我国生育保险待遇主要包括两项。一是生育津贴,二是生育医疗待遇。人社部《生育保险办法(征求意见稿)》从2012年11月20日起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稿明确,生育险待遇将不再限户籍,单位不缴生育险须掏生育费;

3、帮扶保障,要建立健全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全方位帮扶保障制度,完善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参与的扶助关怀工作机制,维护好计划生育家庭合法权益;

4、保障女性合法权益,招收聘用女性企事业单位等,会带来成本支出,这其中包括怀孕、生育、养育期间的一系列成本。这两年也有专家建议:用人单位可参考残疾人就业政策,即“免交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以此鼓励用人单位招聘女性,消除女性就业歧视。此外,女性孕检、养育孩子过程中,用人单位也应提供适合女性的弹性工作上班,全社会共同创造鼓励生育的支持措施。

三、新疆三胎不让在新疆住吗

计划生育新政策三胎政策修改后的计生法规定:“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据知,“再生育子女”指的是生育三孩及三孩以上的情形。”这是针对黑龙江省的三胎政策。新疆还没有具体的要求三胎。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5日 09:4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三胎相关文章
  •  2020年三胎妈妈是否可以享受产假?
    2020年,生育三胎的产妇可以享受98天的产假,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产妇生育时可以享受98天的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如果是难产的情况,产妇可以增加产假15天。此外,如果生育的是多胞胎,每多生育一个婴儿,产妇就可以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在2020年,生育三胎的产妇可以享受98天的产假。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产妇生育时可以享受98天的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如果是难产的情况,产妇可以增加产假15天。此外,如果生育的是多胞胎,每多生育一个婴儿,产妇就可以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2020年三胎产假政策】2020年三胎产假政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发布的一项政策,旨在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根据该政策,对
    2023-08-27
    233人看过
  • 青岛:三不靠居民10月起享受医保
    近日,山东省青岛市正式出台了《青岛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市政府令第191号),在山东省率先将城镇居民中的在校学生、少年儿童、部分老年人、残疾人以及其他无业人员等五类共85万人纳入医保。办法定于7月1日先在七区实施。10月1日起,参保城镇居民即可享受医保待遇。据目前青岛市已有190余万城镇职工和430余万农民分别享受到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但在城镇居民中,大约有85万人既没有公费医疗保险又没有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被称为三不靠人员,主要包括少年儿童、大学生、重度残疾人、老年居民和其他一些非从业人员。城镇居民医保参保范围主要是七区内的五类人:一是少年儿童,指中等以下学校在校学生(包括在本市就读的农民工子女)、托幼机构在册儿童和其他具有青岛市城镇户籍未满18周岁的少年儿童;二是大学生,指经教育、劳动等部门批准的驻青各类专科以上高校及各类高等职
    2023-06-09
    481人看过
  • 社保停保后能享受医疗吗
    一、社保停保后能享受医疗吗不能。首先,社保断交期间,医保卡是用不了的。当然,你自己交的钱在医保卡里还是能刷的,但是公司帮你交的,也就是国家统筹部分,不好意思,这部分报不了,你得自己掏钱。如果你在找到新工作续交之前,社保已经停交三个月之久,那很遗憾的告诉你,你的医保连续缴费时间清零,要从头算起交满25年才可停交,并且享受的医保报销额度也从最低档开始。另外,医保断交之后有2-3个月的恢复期,在这期间看病花钱只能手工报销,医保卡不能自动报销。需要注意的是,社保中断一年内续保,则续交当日即可享受医保待遇;如中断超过一年的,则需要交满一年之后才可享受哦!社保个人缴费需要的手续1、本市户籍人员可办理独立个人参保医疗险种及养老保险。独立个人参保所需资料:(1)本市户口簿或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2)代办还需代办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办理方法:可到就近的区局办税厅办理,办理时间为每月4日-月底最后一个工作日
    2023-03-22
    275人看过
  • 2024第三胎医保可以报销吗
    一、2020第三胎医保可以报销吗可以报销。生育保险待遇由用人单位在职工产后或手术后18个月内,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申办时应填报《职工生育待遇申领表》,并提供以下资料:1、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核发的生育证明;2、生育医疗证明、门诊病历、出院小结、计划生育手术记录等原始材料;3、婴儿出生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对用人单位提供的资料进行审核,审核完成后将生育保险费用拨付给职工所在用人单位,并由用人单位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生育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发给职工;用人单位未按规定为职工办理生育保险参保手续的,职工发生的生育保险费用,由用人单位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生育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二、报销需要带的材料有:1、医疗费用申报单;2、本人身份证或社会医疗保障卡;3、本人有银-联标志的银行卡;4、本人的病历本;5、生产收费原件;6、费用明细单;7、出院小结。
    2024-04-07
    302人看过
  • 二胎流产的享受假期吗
    法律综合知识
    二胎流产的情况也是可以享受假期的。根据相关规定,符合计划生育政策怀孕流产的,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二胎属于符合计划生育的,可以享受假期。二胎流产的享受假期吗的法律依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应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可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n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2022-06-24
    105人看过
  • 领失业金能享受医保吗
    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医疗保险一直是广大市民关注的焦点,可失业人员如何接续医疗保险?记者昨日从市人社局获悉,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选择参加职工医疗保险即可享受相应待遇。一、失业怎么领取失业保险市经办机构进行审核并办理转迁手续,为失业人员开具《失业人员失业保险关系转迁证明》及其它相关证明材料,交失业人员本人,同时按规定将失业保险金、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费和职业培训、职业介绍补贴等失业保险费用随失业保险关系相应划转,失业人员回原籍地失业保险经办机构领取失业保险金。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失业人员跨统筹地区转入的,统一由市级经办机构办理迁入手续。市级经办机构对失业人员提供的《失业人员失业保险关系转迁证明》及其它相关证明材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的,转入人员在户籍所在地经办机构领取失业保险金。二、有失业证可以领失业金吗符合领取条件就可以领取。根据《失业保险条例》的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失业人员,可以领取失业保险
    2023-04-03
    146人看过
  • 暂住证可以享受医保吗
    不可以的。新农合及城镇居民医保只能在当事人的户口所在地参保,不能异地参保;居住证与当事人参保居民医保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只有在当地实现就业或者属于当地的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的,才能在当地参保社保)。一、异地可以买医保吗医保是可以进行异地投保的,由于现在城市化的不断建设和人口流动性的加大,医保已经增加了异地投保的服务。如果在异地参加工作,外地户口需要与当地的用人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为职工办理社保。除此以外,属于个体工商户的情况可办理参保手续。二、医保卡的使用规范有地域限制,因为参保人员的信息没有与全国联网,所以本地医保卡只能在本地范围内使用。在异地使用不能联网查出是否是本人,是否有缴费,是否是真实医保卡。因此出于谨慎原则会有相应的地域限制,待全国统一联网后就不存在地域限制一。医疗保险卡主要用于本人在医保范围内医疗费用的支付、报销。参保人员在挂号、诊疗、收费、报销及相关单位检查时应主
    2023-03-02
    409人看过
  • 退休后可以享受医保吗
    问:我爸还有两年就要从原单位退休了,他退休后要享受医保待遇有什么要求?我们来帮您:昨天,记者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了解到,根据现行的政策,陈先生的父亲如果是市区范围内参保人员办理退休后,有两种医保待遇可选择:一种是选择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待遇的,其基本医疗保险累计缴费年限应满15年,并且实际缴费年限应满5年;另一种是选择享受住院医疗保险待遇的,其住院医疗保险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并且实际缴费年限应满10年。陈先生父亲的医保缴费年限如果不满15年,则应补足15年;补足15年后,其中的实际缴费年限仍不符合规定的,应按规定补足实际年限;医保缴费年限已满15年,但其中的实际缴费年限不符合规定的,应按规定补足实际缴费年限。参保人办理退休手续时,其医保年限不符合上述规定,如果选择的是基本医保待遇,以办理退休手续时本市上年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按13%的比例进行一次性补足不足部分年限;选择的是住院
    2023-05-08
    249人看过
  • 医保卡里没有钱可以享受医保吗
    医保卡里没有钱可以享受医保。只要当地人的医保卡处于正常参保状态,即使医保卡里面没有钱,也可以进行报销,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直接结算。以下费用是无法进行报销的:1、应当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的;2、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的;3、应当由公共卫生负担的;4、在境外就医的。因此,只要当事人的医疗费用应当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就可以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报销,不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无法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报销。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十九条参保人员医疗费用中应当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部分,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直接结算。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结算制度,方便参保人员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第三十条下列医疗费用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一)应当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的;(二)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的;(三)应当由公共卫生
    2023-08-09
    88人看过
  • 三胎妈妈能否享受产假和生育津贴?
    生三胎有产假和生育津贴。产假是育龄期妇女在生宝宝期间所合法享受的假期。但是每个省的产假时间是不一样的,各自有各自的规定,而且每多孕育一个宝宝就多15天,剖腹产的再加15天。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生育津贴和产假工资一样吗我国的生育津贴原称产假工资,但为了与国际通用术语衔接,1994年改称生育津贴。实行生育保险社会统筹的地区,按本企业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计发生育津贴;而没有开展生育保险社会统筹的地区,仍按本人生育前的基本工资为基数计发“产假工资”形成了“双轨”制。女职工生育享受生育生活津贴和医疗补贴等生育保险待遇的,用人单位无须再支付生育期间的产假工资。《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
    2023-07-20
    146人看过
  • 三胎生育在2022年享受哪些国家福利?
    2022年生三胎国家还没有出台相关奖励政策,截至目前只出台了生三胎配套支持措施,具体措施如下:1、实施奖励优惠,对全面两孩政策调整前的独生子女家庭和农村计划生育双女家庭,要继续实行现行各项奖励扶助制度和优惠政策;2、完善生育制度,完善生育休假及保险制度。而生育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在怀孕和分娩的妇女劳动者暂时中断劳动时,由国家和社会提供医疗服务、生育津贴和产假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国家或社会对生育的职工给予必要的经济补偿和医疗保健的社会保险制度。我国生育保险待遇主要包括两项。一是生育津贴,二是生育医疗待遇。人社部《生育保险办法(征求意见稿)》从2012年11月20日起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稿明确,生育险待遇将不再限户籍,单位不缴生育险须掏生育费;3、帮扶保障,要建立健全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全方位帮扶保障制度,完善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参与的扶助关怀工作机制,维护好计划生育家庭合法权益;4、保障女性
    2023-07-06
    353人看过
  • 享受低保的人需要交医保吗
    享受低保的人需要交医保,但是低保户大多数是不用自己缴纳医保费的,会有相应的补助,对于公民而言按照规定缴纳医保之后,属于医保报销范围内的,是可以按照规定的报销比例进行报销的,当事人满足低保申请条件的可以申请低保。一、享受低保的人需要交医保吗吃低保的人要交医保,按照权利和义务对等的原则,低保户参加医疗保险,也是应该交费的。但是,从目前运行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医保统筹区,对于参加居民医保的低保户是不用交医保费的,所需医保费都是由财政全额补助的。以下这六类参保人个人免缴费,由政府全额资助参保:低保对象;重度残疾人;低收入家庭中60岁以上老年人和未成年人;低收入重病患者;农村五保户;转复退军人等优抚对象。医保的办理方法:1.个人缴纳医保可以以自由职业者的身份上社保(养老+医疗)。2.参保条件:城镇户口或农转非户口。3.办理地点:当地社区街道的社保服务点,或区县一级的社保局(劳动保障局)。4.个人缴纳医
    2023-06-04
    285人看过
  • 生三胎医保可以报销吗2024年?
    一、生三胎医保可以报销吗?可以报销。生育保险待遇由用人单位在职工产后或手术后18个月内,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申办时应填报《职工生育待遇申领表》,并提供以下资料:1、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核发的生育证明;2、生育医疗证明、门诊病历、出院小结、计划生育手术记录等原始材料;3、婴儿出生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对用人单位提供的资料进行审核,审核完成后将生育保险费用拨付给职工所在用人单位,并由用人单位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生育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发给职工;用人单位未按规定为职工办理生育保险参保手续的,职工发生的生育保险费用,由用人单位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生育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报销需要带的材料有:1、医疗费用申报单;2、本人身份证或社会医疗保障卡;3、本人有银联标志的银行卡;4、本人的病历本;5、生产收费原件;6、费用明细单;7、出院小结。二、三胎生育保险能报多少钱?根据法律
    2024-01-16
    205人看过
  • 听力残疾三级能享受低保吗
    一、听力残疾三级能享受低保吗不一定,需要看具体情况是否符合低保的条件。二、申请农村低保需要满足哪些条件申请农村低保待遇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一)持有本县农业居民户口。(二)居住在农村村组,家庭承包土地的农村居民。(三)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年纯收入和实际生活水平低于当地农村低保标准(具体询问当地民政部门)。低保是在城市已经建立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三条保障线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实行最低生活保障的制度。农村居民户口特指在实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地区,与城镇居民户口相对应的户口类型。根据公安部门对户口的分类,只有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种,后来,非农业户口被说成城镇户口或城市户口。三、听力残疾标准分别是听力残疾一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方面极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91dBHL,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不能依靠听觉进行言语交流,在
    2023-06-06
    320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三胎
    词条

    三胎一般指三孩政策,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中国实行的一种计划生育政策。2021年8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修改后的人口计生法规定,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 更多>

    #三胎
    相关咨询
    • 三胎政策后第三胎还享受产假吗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6-03
      有,2021年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31日召开会议,听取“十四五”时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大政策举措汇报,审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提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 三胎孩子有产假吗?能享受社保待遇吗?
      江苏在线咨询 2023-08-11
      三胎享受产假和社保。用人单位已经为劳动者缴纳生育保险费的,其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职工应当参加生育保险,由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生育保险费。
    • 三胎能不能享受产假和社保保险?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6-09
      三胎享受产假和社保。用人单位已经为劳动者缴纳生育保险费的,其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职工应当参加生育保险,由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生育保险费。
    • 一家三口享受低保还用交医保吗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9-14
      很高兴为您解答。需要缴纳的,医保与低保两个概念。医保住院期间可以报销。
    • 三胎能享受拆迁分房待遇吗?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9-05
      能享受拆迁分房待遇吗看看具体政策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