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解除后,已经完成的建设工程质量合格的,发包人应当按照约定支付相应的工程价款。
2、已经完成的建设工程质量不合格的:
(1)修复后的建设工程经验收合格,发包人请求承包人承担修复费用的,应予支持。
(2)修复后的建设工程经验收不合格,承包人请求支付工程价款的,不予支持。
一、质保金是否属于工程款
质保金不属于工程款,发包人应按照合同约定方式预留保证金,保证金总预留比例不得高于工程价款结算总额的3%。合同约定由承包人以银行保函替代预留保证金的,保函金额不得高于工程价款结算总额的3%。
发包人在接到承包人返还保证金申请后,应于14日内会同承包人按照合同约定的内容进行核实。如无异议,发包人应当在核实后14日内将保证金返还给承包人,逾期支付的,从逾期之日起,按照同期银行贷款利率计付利息,并承担违约责任。发包人在接到承包人返还保证金申请后14日内不予答复,经催告后14日内仍不予答复,视同认可承包人的返还保证金申请。建设工程竣工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二、如何认定工程合同的竣工日期
法律规定工程合同中竣工日期的认定:(一)建设工程经竣工验收合格的,竣工日期应认定为竣工验收合格之日;(二)承包人提交竣工验收报告后发包人拖延验收的,竣工日期应认定为承包人提交验收报告之日;(三)建设工程未经竣工验收发包人擅自使用的,竣工日期应认定为转移占有建设工程之日。《建筑法》第六十一条规定,交付竣工验收的建筑工程,必须符合规定的建筑工程质量标准,有完整的工程技术经济资料和经签署的工程保修书,并具备国家规定的其他竣工条件。《民法典》第七百九十九条规定,建设工程竣工后,发包人应当根据施工图纸及说明书、国家颁发的施工验收规范和质量检验标准及时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的,发包人应当按照约定支付价款,并接收该建设工程。建设工程竣工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三、工程合同属于委托合同吗
工程合同不属于委托合同,是属于建设工程合同。指发包人建设单位与承包人施工人为完成约定的施工项目,明确相互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根据施工合同,施工单位应当完成施工单位交付的施工任务,施工单位应当按照规定提供必要条件并支付工程价款,施工合同是承包人进行工程施工,发包人支付价款的合同。建设工程合同是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发包人支付价款的合同。
-
不同途径解决建设工程纠纷
259人看过
-
建设工程合同纠纷与承揽合同纠纷解决途径有什么?
56人看过
-
建设工程价款结算纠纷可以通过什么途径来解决
413人看过
-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解除后应怎么支付工程价款
214人看过
-
建设单位欠工程款引起的建筑施工合同违约纠纷
412人看过
-
工程建设保障有哪些途径
445人看过
-
建设工程设计合同纠纷解决途径的问题,建设工程设计合同纠纷怎么办江西在线咨询 2022-05-04关于建设工程设计合同纠纷解决途径的问题,1、工程建设合同纠纷解决方式中和解是最佳的方式,工程建设合同纠纷双方当事人通过协商对工程造价等有争议的地方进行深入的沟通并互相谅解从而达成共识,这样既可以防止损失扩大也可以节省其他解决方式的开支。2、工程建设合同纠纷解决方式中协调是很好的解决方式,工程建设合同纠纷双方当事人在相关造价管理部门的协调下对工程造价、材料价格等存在争议的地方明确下来,从而在比较和气
-
建筑工程纠纷有哪些解决的途径香港在线咨询 2023-09-14建筑工程纠纷解决的途径如下: 1、协商,发生争议的当事人之间自行协商和解解决。 2、双方签订了仲裁协议的,可以按照仲裁协议的内容申请仲裁解决纠纷。 3、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纠纷。
-
甘肃地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的解决途径:法院管辖与维权途径广西在线咨询 2024-11-11一、关于民事诉讼管辖的规定,有以下几点: 1. 对于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具有管辖权,若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则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2. 对于法人或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则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3. 若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4. 对于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原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
-
建筑居间合同纠纷的解决途径有哪些(合同纠纷解决途径)安徽在线咨询 2023-12-19争议解决条款:两者只能选一项 1、凡因本协议引起的或与本协议有关的任何争议,由双方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双方均有权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或 2、凡因本协议引起的或与本协议有关的任何争议,由双方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双方均同意提交*仲裁委员会仲裁,并同意按照该会届时有效的仲裁规则仲裁。仲裁裁决是终局的,对各方均有约束力。
-
的纠纷有哪些,工程合同纠纷的有效途径有哪些,工程合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10-19(1)协商和解。协议解决是在争议双方自愿的前提下,依法协商,协商,在双方达成共识的基础上达成和解协议,解决纠纷。 (2)请求调停。也就是说,在双方自愿的情况下,经过中立第三者的努力,促进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3)根据争议双方达成的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仲裁是指仲裁机构要求纠纷双方任何一方解决的纠纷,依法审理、调停、裁决等中央公开判决的准司法行为。 (4)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争议双方不能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