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违约辞退员工补偿标准2024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7-05 17:21:17
439 人看过
一、公司违约辞退员工补偿标准2024
针对员工工作年限给予经济补偿,标准为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若工作超过6个月但未满1年者,则视同1年处理;如不足6个月,则向被解雇员工支付半个月工资的补偿。
如员工月薪超出用人单位所在地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则补偿标准以该三倍为准,且补偿期限不得超过12年。
对于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行为,应依照法定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进行赔偿。
其中包括:
(一)预告性辞退,即企业依法提前30天通知或支付替代通知金的方式辞退员工;
(二)过失性辞退,即企业在员工存在过错的情况下立即予以辞退。
《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二、员工的水平达不到岗位要求是可以作为辞退理由的
如试用期间发现劳动者能力不匹配职位要求,可做此结论。
若已过试用期能力不足时,不得以此解聘。
对达不到工作要求者,应先提供培训或调整其工作岗位;若尝试后仍然无法胜任,此时才有权终止其劳动合同,并须提前30天书面形式告知劳动者或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劳动法辞退员工的赔偿(公司辞退员工补偿标准)
406人看过
-
合同到期公司辞退有补偿吗公司辞退员工补偿标准
64人看过
-
公司员工辞退后的2020补偿标准
346人看过
-
辞退员工公司补偿标准是多少
442人看过
-
公司辞退员工2024补偿的标准是怎么样的?
467人看过
-
公司辞退员工补偿标准(劳动法辞退补偿金新规定)
160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北京员工辞退赔偿标准2024青海在线咨询 2024-12-05如果公司因为员工的过错导致解除劳动合同,那么将按照员工在企业中实际服务的年限进行补偿。具体计算方式如下: - 如果员工连续服务满一年,将给予一个月工资的赔偿; - 如果员工连续服务满半年以上但不足一年,将按照一年的服务期来计算; - 如果员工的服务期未满六个月,则仅需支付半个月工资的赔偿。 如果公司因为违法行为解雇员工,则必须向其支付双倍的赔偿金。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
-
2016年公司辞退员工标准?辞退员工的赔偿标准贵州在线咨询 2022-03-231、辞退你们需要支付双倍经济补偿金,按照每工作一年支付2个月位置;2、社保是按照实发工资作为基数缴交的,未足额购买的可以要求公司予以补缴;3、公积金也可以要求补缴;4、法律上没有夜班补助的说法,如果是加班,没有安排补休的需要支付加班费;5、法律没有工龄费一说;6、室内工作超过33度的才有高温费;7、工龄假如果没有休,需要支付三倍工资
-
公司违约辞退员工补贴的标准是什么,能补贴多少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7-23违约辞退员工可以要求补贴。《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
-
2024年,辞退员工补偿标准包括试用期吗江苏在线咨询 2024-08-22【法律意见】 在试用期里,用人单位除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的情形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外,其它情况根据解除的原因不同,赔偿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1、如果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这里所称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
辞退员工如何补偿,辞退员工的补偿标准?四川在线咨询 2022-10-28一.辞退员工如何补偿一是协商解除,即《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二是过错解除,即《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