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微信恐吓可以打110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7-23 09:35:13 247 人看过

一、收到微信恐吓可以打110吗

遭遇微信恐吓,请立即拨110。

如遇微信威胁,可报警。

警方将介入此类事件,如情节严重甚至可能触犯法律。

如发送恐吓信息或通过其他方式危害他人生命财产安全,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可能面临拘留或罚款等处罚。

《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寻衅滋事罪】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二、有人在微信上恐吓我怎么办

在微信上遭受恐吓,应遵循以下步骤:

1.保持冷静并搜集证据:保持镇静,不惊慌失措,迅速收集并妥善保管所有恐吓证据,如微信聊天记录、截屏等。

2.立即报警:第一时间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详细说明情况并提交所获证据。

3.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治安管理处罚法》及《刑法》中关于恐吓行为的规定,此类行为可能导致拘留或罚款。

4.寻求专业援助:若感自身安全受严重威胁,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或律师协助。

5.利用微信客服投诉:通过微信客服对恐吓账号进行投诉。

6.确保个人安全:处理过程中,务必优先保证自身与他人的人身安全。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1日 19:1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欠钱收到短信恐吓怎么办
    如果是暴力催债的行为一般是不合法的,如果他人利用恐吓威胁的手段,或者来损害他人身体名誉或财产的方式来进行催债的话,我们可以在法院进行起诉,也可以报警处理。《非存款类放贷组织条例》第二十九条非存款类放贷组织应当以合法、适当方式为逾期借款人提供还款提醒服务。非存款类放贷组织和外包机构进行债务催收时,不得有下列行为:(一)使用或威胁使用暴力或其他违法行为来损害他人的身体、名誉或者财产;(二)侮辱、诽谤或者以其他方式干扰他人正常工作和生活;(三)使用误导、欺诈、虚假陈述等手段,迫使借款人清偿债务;(四)向公众公布拒绝清偿债务的借款人名单,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除外;(五)向债务人、担保人以外的其他人员进行催收;(六)其他以不合法、不公平或不正当手段催收债务的行为。欠钱不还被恐吓怎么办?欠债人欠钱不还,债权人可以到法院起诉对方,如果欠债人威胁要债人的可以报警处理。如果欠债人欠债不还恐吓债权人,债权人
    2023-08-04
    283人看过
  • 微信恐吓能不能起诉
    法律综合知识
    有充分的证据是可以起诉的。一、当事人起诉,首先应提交起诉书,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当事人是公民的,应写明双方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住址;当事人是单位的,应写明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姓名。起诉书正文应写明请求事项和起诉事实、理由,尾部须署名或盖公章。二、根据“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原告向法院起诉应提交下列材料:1、原告主体资格的材料。如居民身份证、户口本、护照、港澳同胞回乡证、结婚证等证据的原件和复印件;企业单位作为原告的应提交营业执照、商业登记证明等材料的复印件。2、证明原告诉讼主张的证据。三、当事人向法院提交书证,应填写一式两份证据清单,详细列明提交证据的名称、页数。证据经法院承办人核对后,由承办人在证据清单上签字盖章,一份交当事人,一份备案。四、立案庭在当事人履行必须的手续和交齐有关证据材料之后,在七天内,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办理立案手续;对不符合立案
    2024-05-04
    242人看过
  • 网贷逾期催收恐吓短信可以报警吗?
    是可以报警处理的。事实上根据法律规定,网贷逾期催收人员拨打家人朋友的电话进行催收是不合法的。如果是借款人办理贷款时登记的紧急联系人的电话号码那么是可以拨打的,如果不是预留的紧急联系人的电话号码则不能够拨打。如果借款人碰到催收人员爆通讯录的情况,可以保留相关证据,向公安机关报警处理。一、在不同情况下出现网贷的逾期行为都应该怎么应对?1、三天之内逾期银行通常会有“容时容差”的机制,在这种情况下,借款人只需致电银行客户或去柜台联系银行客户经理。如果能够在1-3天内还清欠款,逾期利息和滞纳金,一般不会出现在征信记录之中。2、逾期超过三天的解决办法逾期超过三天,逾期记录很有可能会上报征信系统。借款人需要询问放款机构是否将借款人的征信提交。如果尚未提交,及时还款,逾期记录有望消除。如果已经提交,借款人需要及时还款,然后等待五年,五年后个人信用自动恢复。3、非恶意逾期是否会影响今后的申贷如果借款人并非恶
    2023-06-23
    283人看过
  • 微信威胁打110有用吗
    应该报案,可以直接拨打110或到公安监机关报案,但能否立案由公安机关根据伤情以及威胁程度判定,对方的行为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涉嫌违反《刑法》。根据第《治安管理处罚法》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寻衅滋事罪】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2023-04-15
    101人看过
  • 恐吓,威吓威胁可以报案吗
    收到恐吓威胁可以报警。恐吓威胁他人涉嫌构成寻衅滋事罪,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辱骂他人,恐吓行为是否属于刑法犯法。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恐吓是以加害他人权益或公共利益等事项威胁他人,使他人心理感到畏怖恐慌。恐吓威胁后果比较严重的话,可以考虑报警处理,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对方采取行政拘留的措施,情节严重者会按照寻衅滋事罪追究对方的刑事责任。二、恐吓他人是犯罪吗恐吓他人情节严重的是可能构成犯罪的,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寻衅滋事罪的行为规定中就有恐吓他人一规定,因此恐吓他人是可能构成寻衅滋事罪的,可依法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三、写信恐吓他人如何处罚恐吓威胁是以加害他人权益或公共利益等事项威
    2023-04-12
    96人看过
  • 催收的恐吓短信要回吗
    不用回,如果真的被起诉了,是有法院传票邮寄给你的,一切以传票为准。退一步来说,就算真的收到了法院邮寄给你的传票,也不用过分担心,网贷逾期的纠纷是民事纠纷,积极应诉,提交对自己有利的证据,然后根据法院的判决还款即可。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最多只需要还本金以及不超过年利率24%的利息,这其实可以给你省下很多钱。你可以回电话解释一下自己逾期的原因,但如果对方过分骚扰,那就没必要理会了。如何辨别信用卡催收短信真假1、催收短信中出现通缉、列入失信人等内容信息,都是假的,不要相信。2、催收短信中出现法院起诉,公安调查等内容信息,基本上也是假的,不要相信。3、催收短信中看到私人号码发送的短信也基本上是假的,不要相信。4、催收短信中出现威胁字眼,或者是让你联系律师、主任,也是假的,不要相信。5、催收短信中发送号码是106开头,后边出现退订,一般是商业短信平台发的,也不要相信。6、催收短信中出现走访、社区
    2023-07-22
    214人看过
  • 网贷逾期收到恐吓短信怎么办?
    讨债本身是合法的,但是不能有威胁或者实施暴力等非法手段。(一)莫名威胁没有借过任何网贷,却莫名收到关于网贷的威胁电话或短信。此时,不用管他。但如果已经严重威胁到正常生活,可以选择报警。(二)正常威胁如果只是一些正常的威胁,没有对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也没有对进行语言的人身攻击,那么,还是尽快还钱吧。(三)非法威胁如果对威胁已经上升到违法阶段,必尽快选择报警,以免自己受伤。一、网贷的威胁方式有哪些?(一)催收过程催收一般分为三个阶段:1、第一个阶段,刚逾期几天,平台客服轻声细语、温馨提醒,告诉已经逾期,请按时还款;2、第二阶段,逾期较长时间,平台客服严肃警告,威胁再逾期不还将面临严重后果;3、第三阶段,逾期很长时间,平台不再好言相劝,开始展开实际行动。(二)威胁方式威胁方式分为很多种:1、平台给亲戚朋友推送欠款信息,让在朋友圈里颜面扫地。2、使用短信和电话催收,发送威胁信息给借贷人,电话催收或
    2023-06-19
    239人看过
  • 收到网贷催款恐吓短信怎么办
    情况严重的,可以报警,由警方调查处理。其次你还可以自助,安装拦截与防御软件。一、网络诈骗是否可以追回网络诈骗可以追回。这需要受害者的合作和相关部门的关注。首先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详细告知骗子银行账号、电话等相关信息。罪犯骗取的钱转移得很快,所以一旦意识到自己被骗了,应该立即报警。警方可能会冻结骗子的账户,因此更有可能收回这笔钱。其次除了向同行账户转账外,个人还通过了ATM自助柜员机转账时,发卡银行受理24小时后办理资金转账,个人在24可在小时内向发卡行申请撤销转账。保存转账凭证,确定损失金额。二、微信借钱不还报警能解决问题吗借钱不还,警方不会立案处理。欠钱不还属于民事纠纷,而公安机关主要负责刑事案件和治安管理。所以,欠钱不还不属于公安机关的管辖范围,警方不会立案处理。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诉讼、仲裁、调解来解决。欠款不还,不属于警察管理范围,警察不能处理。但是,如果一方以借款名义诈骗他人
    2023-06-20
    326人看过
  • 欠债收到恐吓短信要如何解决
    一、欠债收到恐吓短信要如何解决欠债收到恐吓短信,可以报警处理,同时应当及时偿还债务。债权人讨要债务应当采取合法方式。《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二、债权人被欠债人恐吓了要如何解决欠债人欠钱不还,债权人可以到法院起诉对方,如果欠债人威胁恐吓要债人的可以报警处理。我国法律规定,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
    2024-02-02
    111人看过
  • 如何应对收到的恶意恐吓短信
    一、如何应对收到的恶意恐吓短信收到威胁短信可以直接拨打110或者到公安机关进行报警。恐吓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应当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二、威胁恐吓他人的构成条件是什么威胁恐吓他人的构成条件是:1.客体要件。本罪的行为客体是单个的自然人。2.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本罪的行为是恐吓,即以加害生命、身体、自由、名誉、财产等事通知他人,使其产生畏惧。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必须具有非法强索他人财物的目的。如果行为人不具有这种目的,或者索取财物的目的并不违法,则不构成敲诈勒索罪。三、恐吓威胁他人怎么判刑呢威胁恐吓他人一般是按照寻衅滋事罪判刑的,判刑标准是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2024-03-07
    338人看过
  • 父亲欠债债主来恐吓我110管吗
    可以报警。父母欠债,子女没有还款义务,不需要理会,若再骚扰,可以报警处理。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可以构成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欠债属于民事纠纷,尚不构成犯罪。一、微信威胁别人,可以立案吗微信威胁是可以立案的,《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其中惩治情形便包含了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而微信威胁同样属于写信或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二、离婚了被前夫骚扰怎么办在我们国家,夫妻双方离婚了,那么就不再具有夫妻的人身关系。从常理讲,离婚本身就是结束了原本不幸福的状态,各自安好,没有必要再相互纠缠。但是如果离婚后一方不断骚扰另一方,干扰到了另一方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那么该行为已经涉嫌违法,另一方可以报警要求处理骚扰者。《治安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2023-06-20
    393人看过
  • 发恐吓短信算不算恐吓
    恐吓。恐吓威胁是为了威胁他人的权益或公共利益,使他人感到恐惧和恐慌。恐吓威胁的后果更严重,考虑到报警处理,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对方采取行政拘留措施。情节严重的,按寻衅滋事罪追究对方的刑事责任。恐吓威胁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严重者构成刑事犯罪。简单的恐吓行为一般不构成犯罪,但有些行为也构成犯罪,如恐吓时索要财物,可能构成敲诈勒索。收到一条恐吓短信可以立案吗收到一条恐吓短信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立案。如果一条恐吓短信,干扰到了正常生活或者是威胁人身自由或人身安全的,向公安部门进行报案,公安部门会根据情节严重程度进行立案处理,对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会进行罚款拘留。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寻衅滋事罪】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
    2023-08-18
    229人看过
  • 微信上遇到威胁恐吓是否能报警立案
    遭遇微信威胁是可以报警立案的。根据有关规定,社会上发生的治安案件一般由当地公安派出所负责查破;发生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内部的治安案件,由本单位保卫组织查破,没有保卫组织的单位,由所在地公安机关负责查破。《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2024-04-26
    367人看过
  • 恐吓威胁可以拘留吗
    法律综合知识
    可以的,被别人威胁、干扰正常生活或是威胁到人身自由或人身安全的,应该报警。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2024-05-01
    106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