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勃(化名)年幼时被生母抛下,徐老伯夫妇含辛茹苦将他养大,供他念大学,还举债6万元为他操办婚事。然而徐勃逃避赡养老人的责任,反以关系恶化为由要求解除双方之间的收养关系。昨天,闸北区法院一审判决驳回了他的诉请。
徐老伯今年72岁。44年前,他在江西丰城老家与袁某结婚,但很快关系不佳。之后,他常年在外打工,而袁某在1971年生下与徐老伯无血缘关系的徐勃后改嫁他乡。此后,徐勃一直由徐老伯家照看。在外务工的徐老伯定期将抚养费寄回。1975年12月,再婚的徐老伯将徐勃接到身边,从此和妻子刘某悉心抚育他。
1989年,徐老伯一家三口落实政策返沪,徐勃也于同年考入了上海大学,毕业后顺利就业。1998年,徐勃要结婚,老两口举债6万元为他购置了家具、电脑、彩电、首饰等。不料,婚后的徐勃一年到头不来一个电话,春节也不回家探望父母。去年4月,徐老伯病重,医院发出病危通知,徐勃也没到医院看望。
2006年4月,因家庭经济紧张,刘老太向法院起诉,要求判令儿子徐勃每月支付赡养费500元,并承担部分医疗费,结果获得法院支持。不料,徐勃也打起官司,声称自己并非徐老伯亲生,双方系收养关系,自己从小遭受父母辱骂、殴打,自己的身世也一直被隐瞒。徐勃认为自己和父母的关系恶化,要求解除收养关系。
法庭上,徐老伯夫妇气愤不已,称徐勃所说完全是一派谎言。他俩表示,自己费尽辛苦将儿子养大,虽然无血缘关系,但事实上的抚养关系毋庸置疑,根本不存在所谓收养关系。徐勃婚后不赡养父母,还对二老恶语相向,令他们非常伤心。
法院审理后认为,子女赡养扶助父母是法律规定的义务。徐勃自幼由徐老伯夫妇抚养,虽经鉴定双方确无亲生血缘关系,但双方因存在抚养事实而形成拟制血亲父子、母子关系。徐老伯父母年事已高,徐勃应多体谅和谦让老人,在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精神上慰藉,使老人安度晚年。
法院认为,徐勃以双方关系恶化为由要求解除收养关系,理由不足,遂作出上述判决。
-
离婚回国,养女诉请与父母解除收养关系
129人看过
-
养儿不防老老太起诉解除收养关系
365人看过
-
解除养子收养关系的步骤
236人看过
-
可以解除收养关系吗,收养关系能否解除
328人看过
-
养子养女不愿尽孝收养关系被判解除
427人看过
-
调解离婚后再诉变更抚养关系被依法驳回
441人看过
收养关系是父母子女的关系除了基于血缘关系发生外,可以基于法律行为即收养而发生的关系。收养,是指通过一定法律程序,将他人的子女作为自己的子女加以抚养,使原来没有直系血亲关系的人们产生了法律拟制的父母和子女关系的法律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更多>
-
离婚回国,养女诉请与父母解除收养关系福建在线咨询 2021-01-18远嫁德国的养女离婚回国后,不仅将养父母逐出居所,还诉至法院请求解除收养关系。虽然双方从未办理过收养登记手续,但上海一中院法官根据现有证据,认定双方为事实收养关系。鉴于双方在三十多年的相处中建立了深厚感情,虽近来争吵,但仍有和睦相处的可能,法院判决驳回养女的诉请。 养女长成初嫁了 时光回到35年前。1976年,刘泉和王兰夫妇结婚好几年没能生育子女,看着别人家儿女绕膝,两口子眼馋得很。当年3月
-
2019年收养儿童怎样解除子女关系甘肃在线咨询 2022-08-25关系的解除可以采取两种方式,即协议解除和通过诉讼程序解除。规定:收养人在被收养人成年以前,不得解除收养关系,但收养人、送养人双方协议解除的除外,养子女年满十周岁以上的,应当征得本人同意。收养人不履行抚养义务,有虐待、遗弃等侵害未成年养子女合法权益行为的,送养人有权要求解除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收养关系。送养人、收养人不能达成解除收养关系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关系恶化、无法共同生
-
养子养女不愿尽孝 收养关系被判解除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01-28养子养女不愿尽孝收养关系被判解除 法院审理后认为,已形成抚养关系的养子女对养父母同样负有法定的赡养义务。由于二被告不履行自己应尽的赡养义务,周某要求解除双方收养关系的理由正当、合理,法院应予以支持,遂作出上述判决。
-
收养关系可以解除吗?如何解除收养关系?天津在线咨询 2023-06-121、通常情况下,在被收养人成年之前,收养人是不能解除收养关系的。但是,如果有下列情况之一出现则可以解除:(1)收养人、送养人双方协议解除,如果被收养人在10周岁以上,应当征得其本人同意。(2)收养人不履行抚养义务,有虐待、遗弃等侵害未成年养子女合法权益行为的,送养人有权要求解除养父母与养子女之间的收养关系。送养人、收养人不能达成解除收养关系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3)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关系恶
-
收养关系,和孩子的关系怎么解除北京在线咨询 2021-11-23与收养方协商解除收养关系的,可以与收养儿童解除收养关系;养育子女八岁以上的,应当征得本人同意。收养关系解除后,养育子女与养父母及其他近亲属之间的相关法律权利和义务将被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