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退休人员不需要签订劳动合同,因为退休人已退出工作岗位,不再具有法律意义上的劳动主体资格,即不再具有建立劳动关系的主体资格。
退休人员中有的身体尚好,本人自愿用人单位需要,是可以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的,被用人单位聘用后可与其签订劳务合同,建立一种经济关系,按其劳动情况给予一定的劳动报酬,但不能建立劳动关系而成为正式职工。
二、根据《关于全民所有制企业聘用退(离)休职工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本市单位聘用的,由聘用单位征得退(离)休职工原单位的退(离)休职工管理部门同意后,由聘用单位和受聘的退(离)休职工双方签订聘用合同,明确聘用期限、聘用待遇、工作内容和双方其他的责任、义务、权利等,然后,送退(离)休职工原单位的退(离)休职工管理部门审核,并办理介绍手续,聘用期限一般为一至两年,期满需要续聘的,重新办理聘用手续。外地单位聘用的,聘用单位应先征得退(离)休职工的原单位退(离)休职工管理部门同意,然后送交受聘的退(离)休职工户口所在地的街道,镇劳动服务所审核,并办理介绍手续,街道、镇劳动服务所可收取一次性10元的介绍手续费。外地单位的聘用期限,一般为半年至一年;期满需要续用的,应重新申请办理聘用手续。”
根据《暂行规定》,
(一)原则上由受聘者与用人单位双方商定,一般不高于聘用单位同工种、同岗位在职职工的工资、奖金收入水平,受聘期间对提高效益有较大贡献,或者有创造发明和科研成果者,另给予奖励;
(二)退(离)休职工受聘期间,其在原单位享受的退(离)休待遇不变,仍由原单位(现在为社会保险支付)支付;发生工伤所需要的治疗费用(包括解聘期间工伤引起的治疗费用)由聘用单位承担;
(三)各单位聘用的退(离)休职工,按规定办理过聘用手续的,其聘用待遇和管理费,企业可以从营业外支出项目列支。
依《关于单位聘用退休职工的补充意见》的规定,被聘用的退休职工应该身体健康,一般情况下,男性不超过65岁,女性不超过60岁。对退休的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和少数传授技艺,从事技术、业务指导的,聘用年龄可适当放宽,但最高男性不超过70岁,女性不超过65岁。单位招用退休职工应严格控制在因生产、业务需要,为解决技术难题、传授技艺、培训专门人才等范围内。严禁聘用退休职工从事高空、井下、有害、特种作业岗位和繁重体力劳动。
-
退休人员能签劳动合同吗,退休人员是否可以签劳动合同
449人看过
-
劳动合同与退休职员签署的劳务合同的区别是什么
71人看过
-
退休人员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合同还是终止劳动合同?
86人看过
-
退休人员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问题
287人看过
-
关于“退休人员”劳动合同的终止条件
310人看过
-
退休人员可以是劳动合同的主体吗如果是
419人看过
退休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劳动者因年老或因工、因病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而退出工作岗位。 对符合国家规定退休条件的职工,所在单位应在其符合退休条件时即时将职工人事档案,退休审批表,及其它相关资料报当地社保部门进行审批。... 更多>
-
退休人员能签劳动合同吗,退休人员是否可以签劳动合同新疆在线咨询 2023-02-12如果退休人员尚未开始领取养老金,能签劳动合同。退休之后,如果劳动者没有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者没有领取退休金的,可以将其视为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与其签订劳动合同。
-
什么是退休人员劳务合同湖北在线咨询 2023-01-08退休人员不需要签订劳动合同,因为退休人已退出工作岗位,不再具有法律意义上的劳动主体资格,即不再具有建立劳动关系的主体资格。 退休人员中有的身体尚好,本人自愿用人单位需要,是可以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的,被用人单位聘用后可与其签订劳务合同,建立一种经济关系,按其劳动情况给予一定的劳动报酬,但不能建立劳动关系而成为正式职工。
-
退休退休后的返聘是劳动合同劳务合同还是劳香港在线咨询 2023-10-06退休返聘是劳务合同。退休人员已经不具有法律意义上的劳动者资格,退休人员与用人单位之间也不再是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关系,用人单位不需要与退休人员订立劳动合同,而需签订劳务合同。
-
已经退休的员工是否可以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 退休人员能签劳务合同江西在线咨询 2022-02-10已过退休年龄的员工,是不符合签订劳动合同条件的,用人单位是不能与其签订劳动合同的。1、需要确认超过退休年龄的员工是否已经开始退休养老待遇,如果已经享受退休养老待遇的话,那么则应该该员工和公司之间的则应该是劳务关系。具体请参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七条用人单位与其招用的已经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人员发生用工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
-
劳动合同是什么如何辞退被辞退的人员江西在线咨询 2023-09-06劳动合同辞退人员合法的辞退的情形包括在试用期间,证明劳动者不符合用人单位的条件的情形,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纪律或者是规章制度的情况,劳动者严重失职,对用人单位造成损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