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抢劫罪的认定证据有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4-22 07:05:31 283 人看过

对于转化型抢劫状态的确立,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考量与分析:

首先,行为人必须确实实施了盗窃诈骗以及抢夺三种犯罪行为,这是构成转化型抢劫罪的首要和必备前提条件;

其次,行为人在实施这些犯罪行为过程中,必须采取了当场实施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的手段,这是构成转化型抢劫罪的客观性条件;

最后,行为人在实施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时,其主要目的必须是为了掩盖赃物的存在、抵抗逮捕或者销毁相关证据。当行为人在实施盗窃、诈骗、抢夺等犯罪行为后,出于掩盖赃物、抵抗逮捕或者销毁罪证的动机,当场实施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的,就有可能被判定为转化型抢劫罪。

《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

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2日 01:5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认定转化型抢劫罪应注意的问题
    转化型抢劫罪可分为三类:第一类规定在《刑法》第267条第2款,即携带凶器抢夺的定抢劫罪;第二类规定在《刑法》第269条,即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转化为抢劫罪;第三类规定在《刑法》第289条,即聚众“打砸抢”,毁坏或者抢走公私财物的,对首要分子,应以抢劫罪定罪处罚。相对于其它两类转化型抢劫罪而言,第二类转化型抢劫罪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在理解和认定上争议较多,本文拟对第二类转化型抢劫罪的理解和认定进行探讨。一、对“犯盗窃、诈骗、抢夺罪”是否必须构成犯罪的理解对此问题的认识,理论界争议较多,但归根结底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构成转化型抢劫罪,就其实质而言是罪与罪的转化,因此盗窃、诈骗和抢夺的行为必须构成犯罪,才有可能产生向抢劫罪的转化;另一种观点认为,盗窃、诈骗和抢劫行为只要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就有可能实现向抢劫罪的转化。笔者同意第
    2023-06-11
    312人看过
  • 论转化型抢劫罪情节严重的认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应按抢劫罪定罪处罚。”在刑法理论上,称其为转化型抢劫罪。1988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如何适用刑法第153条的批复》规定:“实施了盗窃、诈骗、抢夺行为,虽未达到”数额较大“,但情节严重,也应适用本条规定,以抢劫罪论处。情节不严重,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这一解释突破了以往认为必须以构成盗窃、诈骗、抢夺罪为前提,才可认定转化抢劫罪的传统观点,它肯定了在犯罪构成要件方面的转化,同样能构成抢劫罪。笔者认为,从司法解释的文字表述看,“情节严重”是指“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之情节严重,尽管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行为本身就是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但对于尚不构成盗窃、诈骗、抢劫犯罪案件来说,要认定行为人的行为已构成转化抢劫罪,光有一般的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行为是
    2023-06-11
    201人看过
  • 转化型抢劫罪怎么认定,有哪些法律规定
    转化型抢劫罪的认定:1、行为人实施了盗窃、诈骗、抢夺的行为;2、行为人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3、行为人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的目的是为了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毁灭证据。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转化型抢劫罪怎么认定,有哪些法律规定?点击#找律师#,可以选择同城、领域、是否在线以及电话咨询服务!!私密咨询个人法律问题。快速解决你的困扰!专业律师:你的法律救星!你是否曾在法律困境中束手无策,无所适从?别担心!专长律师就是为了解救你而存在的!每个领域律师都拥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是解决你法律难题的强有力支持!无论是涉及什么样的问题,他们都能为你提供有力的法律帮助!对于他们来说,了解法律条款、法规和相关判例就像是喝开水一样!他们内行,你就不
    2023-11-29
    398人看过
  • 转化型抢劫罪的结果加重犯的认定
    入户盗窃在司法实践中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侵财犯罪类型。入户盗窃的犯罪人在被发现时往往不甘心束手就擒而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2000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的在《关于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1条第2款规定:“对于入户盗窃,因被发现而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的行为,应当认定为入户抢劫”。这一司法解释无疑对司法机关在审理入户盗窃转化为抢劫的案件时具有普遍的约束力,但是刑法对“入户抢劫”的量刑是“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大大地重于一般抢劫的量刑。所以对于入户盗窃转化为入户抢劫的认定要注意把握。对于入户盗窃这一点在实践中只要把握户的概念就比较容易认定,而对于入户盗窃,因被发现而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的行为的“当场”如何理解认定需要着重把握。这关系到盗窃能否转化为抢劫罪认定。对最后的量刑影响较大。通说认为,所谓的“当场”
    2023-06-11
    54人看过
  • 转化型抢劫怎样认定共同犯罪?
    一、转化型抢劫罪中,共犯的构成要件所谓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即各共犯人必须对共同实施的犯罪有共同的故意和共同的行为,才对共同实施的犯罪承担刑事责任。按照刑法一般理论,凡涉及认定共犯的,必然要考察行为人之间是否存在共同犯罪的故意,这是共同犯罪最为本质的特征。但是并不要求行为人的故意内容与行为内容完全相同时,才成立共同犯罪,而只要行为人就其中部分重合的犯罪具有共同故意与共同行为,就成立共同犯罪。首先,在转化型抢劫罪中,先前的盗窃、诈骗、抢夺的犯罪行为的共同故意较容易认定,而对于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的行为及后面的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行为是否有共同的犯罪故意,是否成立共同犯罪,在司法实践中往往难以把握。因此,转化型抢劫罪中,共犯的认定,不仅符合共同犯罪的一般特征,还应当结合犯罪时的客观情形对行为人当场实施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的主观意志进行分析。二、转化型抢劫罪中,
    2024-01-07
    168人看过
  • 抢劫罪与转化型抢劫的区别有哪些
    一、抢劫罪与转化型抢劫的区别有哪些转化型抢劫与抢劫罪的区别有两点:1、侵犯的客体不同。抢夺罪侵犯的客体是简单客体,即公私财产所有权;2、犯罪客观方面的表现不同。抢夺罪是不采用暴力、胁迫等强制方法而公然夺取财物,而抢劫罪则是行为人采取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或者直接将财物抢走。也即抢夺罪的实行行为是单一行为,抢劫罪的实行行为是复合行为。《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入户抢劫的;(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五)
    2024-01-13
    332人看过
  • 对转化型抢劫罪中既遂未遂的认定----以一起盗窃转化成抢劫为例
    案例:15日6时许,赫某潜入唐山市内某居民小区3-23号,趁房主于某正在睡觉之机,将房屋内的旅行箱偷走,内有三星牌数码照相机一部及旧衣服十件(经鉴定总价值人民币元),于某发现后追赶赫某至吉祥路上,行人张某听见于某喊抓小偷”,在赫某跑到自己身边时将赫某绊倒,欲上前抓赫某时,赫某掏出弹簧刀威胁张某,后将旅行箱扔在地上逃离现场。分歧意见:本案属于转化型抢劫罪当无异议,但对于抢劫的即未遂问题,产生了三种意见:(1)转化型抢劫是行为犯,不存在未遂状态,只要转化成抢劫罪,一律都是既遂。(2)转化型抢劫属于贪利型”犯罪,既未遂应以先前行为的既未遂作为判断标准。(3)转化型抢劫存在既未遂状态,认定转化型抢劫既未遂应与普通抢劫罪的标准一致。法理评析:第一种意见认为赫某构成抢劫既遂。理由主要是:转化型抢劫中的转化”是指整个犯罪性质的改变,自行为人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行为发生始,犯罪性质已发生改变,其
    2012-06-08
    221人看过
  • 抢劫罪怎么写证据书面认定
    一、抢劫罪怎么写证据书面认定关于以抢劫罪进行定罪,以下是必须具备的关键证据类型:1.犯罪嫌疑人口头陈述与辩解,这是对犯罪事实的直接阐述与反驳,具有重要参考价值;2.被害者、现场目击证人以及知情人士的证词,这些证词提供了对犯罪行为的客观描述以及具体时间、地点等关键信息;3.案件发生时的现场情况或从犯罪嫌疑人居住场所、随身携带物品或指认之地获取的相关物证,以及对应的搜查笔录、辨认笔录,这些物证能够进一步证实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4.物证及其附属物品的检验、鉴定结果,这些科学证据可以为案件的定性提供有力支持;5.书证,例如被害者、犯罪嫌疑人抵达案发现场的交通工具(如汽车、船舶、飞机)票、旅馆住宿登记等相关证据,这些证据可以证明犯罪嫌疑人在案发当时的行踪轨迹。《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一)物证;(二)书证;(三)证人证言;(四)被害人陈述;(五)犯罪嫌
    2024-04-16
    472人看过
  • 什么罪名可以转化成抢劫罪
    根据刑法相关规定,以下三种情形可构成转化型的抢劫罪:1、携带凶器抢夺的情形。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携带凶器抢夺的以抢劫罪论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携带凶器抢夺”,是指行为人随身携带枪支、爆炸物、管制刀具等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进行抢夺或者为了实施犯罪而携带其他器械进行抢夺的行为。如果行为人随身携带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以外的其他器械抢夺,但有证据证明该器械确实不是为了实施犯罪而准备的,不以抢劫罪定罪。如果行为人将随身携带的凶器有意加以显示、能为被害人察觉到的,直接以抢劫罪定罪处罚。2、事后抢劫的情形。《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以抢劫罪论处。适用本条规定,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前提条件是行为人的先前行为必须触犯了“盗窃、诈骗、抢夺罪”,而
    2023-02-28
    61人看过
  • 抢劫罪转化犯年龄规定
    刑事责任能力
    抢劫罪转化犯年龄没有规定。只要是符合抢劫罪构成要件的,一律按照抢劫罪转化犯处理。一、抢劫罪从犯怎么判刑从犯及其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27条第1款的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从犯包括两种人:一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即对共同犯罪的形成与共同犯罪行为的实施、完成起次于主犯作用的犯罪分子;二是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即为共同犯罪提供有利条件的犯罪分子,通常是指帮助犯。从犯是相对于主犯而言的。主犯是共同犯罪中的核心人物,没有主犯就不可能成立共同犯罪。在共同犯罪中,只有主犯(须二人以上)没有从犯的现象是存在的,而只有从犯没有主犯的现象则不可能存在。从犯也应对自己参与的全部犯罪承担刑事责任,但根据刑法第27条第2款的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二、如何正确认定抢劫罪认定抢劫罪,需要知道抢劫罪的构成要件。只要知道了构成要件,按照要件就可以认定一个行
    2023-02-21
    301人看过
  • 转化型抢劫罪与入户盗窃的司法认定
    入户盗窃却实施了抢劫行为,一般构成抢劫罪,但实践中情形不同,法律行为的性质也不同。一、本来想入户盗窃,但是入户后心生歹意直接对主人实施了抢劫,直接转化抢劫罪,条件如下:1、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强制手段,导致财物所有人或者保管者无法反抗。2、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及受害人的人身权利。3、故意为之,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入室抢劫和入户盗窃的区别入室抢劫和入户盗窃的区别有:1、入室抢劫和入户盗窃的发生地点是不一样的,入室抢劫是发生在室内的,而入户盗窃是发生于户内,室内是指一个封闭的地方,而户是指家庭及其成员与外界相对隔离的生活场所,其中包括封闭的院落;2、入室抢劫构成的是抢劫罪,入户盗窃构成的是盗窃罪;3、入室抢劫不是抢劫罪的加重处罚情节,入户盗窃是构成盗窃罪的法定情形之一;4、它们的处罚标准是不一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
    2023-07-09
    88人看过
  • 盗窃转化为抢劫罪的认定标准是哪些
    盗窃转化为抢劫的认定标准是什么一、盗窃转化为抢劫罪有哪些条件根据《刑法》第269条的规定,盗窃罪转化为抢劫罪的前提条件是: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二、对转化型抢劫罪的处罚:根据《刑法》第269条的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以抢劫罪定罪处罚。根据刑法第263条的规定,犯抢劫罪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入户抢劫的;(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七)持枪抢劫的;(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三、对盗窃罪的处罚:(一)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以一千至三
    2023-02-16
    335人看过
  • 抢夺罪与抢劫罪之间怎么转化的
    抢夺罪与抢劫罪之间的转化为犯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转化为抢劫罪。转化型抢劫罪的客观要件首先是危害社会的行为,转化型抢劫罪其转化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是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一、拒捕不上诉算不算犯罪拒捕行为一般是不构成犯罪的,但若盗窃、抢夺犯使用暴力手段拒不,则可能转化为抢劫罪。我国《刑法》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抢劫罪的规定定罪处罚。二、转化型抢劫既遂与未遂的认定标准认定转化为型抢劫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转化型抢劫的前提条件是行为人必须是先行实施了盗窃、诈骗、抢夺罪”,而不能是先犯其他犯罪,即只要行为人着手实行盗窃、诈骗、抢夺行为,不管既遂未遂,也不论行为人取得财物数额大小,均存在转化为抢劫罪的可能。第二,转化型抢劫罪的客观条件是行为人在先行实施盗窃、诈骗、抢夺行
    2023-06-28
    315人看过
  • 盗窃罪与抢劫罪的转化
    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也就是说盗窃罪在实施了以上规定的行为侯即可以转化成为抢劫罪,以抢劫罪定罪处罚。抢夺罪转化为抢劫罪的情形有哪些在抢夺过程中,如以下几种情形,使用了暴力或者致人伤亡的,都将以抢劫罪论处。1、驾驶车辆,逼挤、撞击或强行逼倒他人以排除他人反抗,乘机夺取财物的。2、驾驶车辆强抢财物时,因被害人不放手而采取强拉硬拽方法劫取财物的。3、行为人明知其驾驶车辆强行夺取他人财物的手段会造成他人伤亡的后果,仍然强行夺取并放任造成财物持有人轻伤以上后果的。4、驾驶车辆夺取财物过程中将被害人拖倒或拖拉着行驶的。5、携带凶器并驾驶车辆抢夺的。6、驾驶车辆夺取财物后,使用暴力或胁迫手段抗拒抓捕的。7、驾驶车辆夺取财物后,行为人为掩护同案人而使用暴力或胁迫手段的。此外,为了避免因
    2023-08-16
    373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抢劫罪是如何认定的?转化型抢劫罪是怎么认定的?转化型抢劫罪量刑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4-05
      抢劫罪是如何认定的?转化型抢劫罪的认定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第二款规定,“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第二百六十九条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可见,转化型抢劫罪分两类:第一类是携带凶器抢夺转化而成的,第二类是犯盗窃、诈骗、抢夺罪后出于某种目的继续实施特定行为转化
    • 抢劫罪转化犯怎么认定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1-11-17
      抢劫罪的转化犯成立如下:抢劫罪的转化犯是指盗窃、诈骗、抢劫罪在一定条件下应当以抢劫罪定罪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犯盗窃、诈骗、抢劫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当场使用暴力或者威胁暴力的,依照抢劫罪的规定定罪处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抢劫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通知》,行为人实施盗窃、诈骗、抢劫行为,未达到数额较大,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当场使用暴力或者
    • 什么叫转化型抢劫罪, 转化型抢劫罪的犯罪特点是什么
      新疆在线咨询 2021-12-21
      洗钱罪的构成要素: 1、主体为一般主体; 2、直接故意表现为主观方面; 3、侵犯的对象是金融秩序和社会经济管理秩序; 4、客观上表现为为犯罪人开立银行资金账户或者向犯罪人提供现有银行资金账户。
    • 对于转化型抢劫罪与其他同伙的犯罪构成是什么?如何认定转化抢劫罪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3-05
      黎先生,你堂表弟的行为构成了转化型抢劫罪。根据《刑法》第269条的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即按照抢劫罪定罪处罚,这就是转化型抢劫罪。同时,你堂表弟与其他同伙是共同犯罪,对其他同伙实施的犯罪行为,共同承担刑事责任。 对于该种犯罪的认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
    • 认定抢劫罪的数额认定参照盗窃罪的数额,转化抢劫罪量刑标准是什么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3-14
      抢劫罪的数额认定参照盗窃罪的,以下是相关规定和量刑您可以作为参考。根据《》第条,、关于转化抢劫的认定行为人实施盗窃、诈骗、抢夺行为,未达到“数额较大”,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情节较轻、危害不大的,一般不以犯罪论处;但具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可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的规定,以抢劫罪定罪处罚;(1)盗窃、诈骗、抢夺接近“数额较大”标准的;(2)入户或在公共交通工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