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欠了3.5万会判刑吗,这篇文章一定要了解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12-03 02:11:12 274 人看过

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判断。

如果是不符合贷款资质但是通过提供虚构收入证明、虚假贷款审批材料等行为从银行处骗取贷款并且逾期未偿还的,是很有可能构成贷款诈骗行为的,贷款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方法,骗取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

一旦构罪可能会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贷款审批材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主观上也不存在侵占的意愿,是不会构成贷款诈骗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关于这方面还有什么疑问的话,可以联系我详细咨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五节 金融诈骗罪    第一百九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n(一)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的;\n(二)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的;\n(三)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的;\n(四)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的;\n(五)以其他方法诈骗贷款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5日 08:3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写了一篇文章被别人发表了它违规哪条
      安徽在线咨询 2022-10-27
      属于侵犯著作权法第十条著作权包括下列人身权和财产权:(一)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
    • 网络贷款拖欠3.5万有哪些影响
      河北在线咨询 2024-09-18
      将有可能面临以下后果: 一、逾期时间过长、次数过多,会导致征信有不良记录,以后有购房等需要贷款的需求时,您是无法成功贷款的,甚至连信用卡都无法办理。 二、你也无法再乘坐飞机火车等交通工具,严重影响您的个人出行。 三、如果您已婚,还会导致您配偶的贷款也会被拒绝。包括买房的贷款也无法通过审批。 为了避免影响您和您家人的正常生活,建议您积极主动地与平台协商还款相关事宜,协商方案您可以与我详谈。
    • 欠了多少网贷会判刑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6-09
      一般网贷欠款是属于民事借贷行为,不会构成犯罪。如果在其中有诈骗性质的,诈骗金额在3000元以上的,会涉嫌诈骗罪,公安机关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依据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 欠了10万的网络贷款能判刑吗?
      广东在线咨询 2023-08-30
      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判断。 如果是不符合贷款资质但是通过提供虚构收入证明、虚假贷款审批材料等行为从银行处骗取贷款并且逾期未偿还的,是很有可能构成贷款诈骗行为的,贷款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方法,骗取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 一旦构罪可能会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贷款审批材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主观上也不存在侵占的意愿,是不会构成贷款诈骗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
    • 网贷欠了15万不还了法院判决书判刑了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9-18
      法院强制执行的方式除了常见的冻结、划扣银行账户余额以及拍卖名下房产车辆以外,对于有工作的被执行人,法院是有权扣留其每月收入,仅预留基础生活费用,其余部分每月划扣转交给债权人用于偿还债务的。 这样会对本人及家人生活造成极大影响,严重影响生活水平。要想避免以上情况发生,就必须要在法院执行以前提起执行异议或者和对方达成执行和解。 具体操作可以联系我详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