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般私人不能扣车,只要扣了车就违法,没有时间限制。
2、扣留私人车辆涉嫌侵犯人身权利财产安全,严重的可以定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会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公安机关会要求其返还,如果有经济纠纷派出所就不会处理,会让当事人双方去法院诉讼解决。
3、私家车被私人扣留一般属于民事纠纷,情节严重也可能涉嫌侵占罪,可以判刑。犯侵占罪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私自扣留车辆犯法吗
一、私自扣留车辆犯法吗
1、私自扣留车辆的情况如下:
(1)在我国,任何公民,个人都没有行政执法权。私自扣押他人财产是一种违法行为;
(2)对于交通事故中的车辆,私自扣押,也毫无意义,无助事情的解决;
(3)一切由交通管理部门进行责任认定,然后按责任划分承担各自的义务。
2、法律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条
道路交通事故的调查处理应当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财产损失事故可以由当事人自行协商处理,但法律法规及本规定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哪些情况下可以暂扣机动车
1、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未悬挂机动车号牌,未放置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或者未随车携带机动车行驶证、驾驶证的;
2、有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驾驶证或者使用其他车辆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嫌疑的;
3、未按照国家规定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
4、公路客运车辆或者货运机动车超载的;
5、机动车有被盗抢嫌疑的;
6、机动车有拼装或者达到报废标准嫌疑的;
7、未申领《剧毒化学品公路运输通行证》通过公路运输剧毒化学品的;
8、非机动车驾驶人拒绝接受罚款处罚的;
9、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因收集证据需要的,可以依法扣留事故车辆。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条,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
私自扣押别人车辆算抢劫吗
449人看过
-
借款人私自扣留车辆是否犯法?
92人看过
-
车主将暂扣的车辆私自开走违法吗
237人看过
-
欠费私自扣留车辆是否合理?
151人看过
-
看自己孩子隐私算不算违法
413人看过
-
私自过户车辆算侵权吗
232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车辆运管扣留期间私自开走算不算违法山西在线咨询 2024-08-29不但违法,而且涉嫌犯罪。因为在国家机关管理中的私人财产,以公共财产论。私自开走被依法扣押车辆的行为,属于侵犯公共财产,根据具体行为表现,涉嫌盗窃、抢夺、抢劫等不同的罪名
-
要怎样算违法扣留车辆山东在线咨询 2022-06-18首先,要确定该车辆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对车辆所有人享有车辆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罚的权利,对车辆的管理人或者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或者部分处罚权利的人,也有权行使其相应的权利。 其次,要有证据证明他人违法扣押了车辆所有人或者受法律保护的管理人的车辆,那么在商量要回车辆或者要求赔偿损失不成的情况下,能够诉讼解决,要求侵权人返还车辆并赔偿损失,至于赔偿损失的数额也需要证据来证实,才能得到法院的支持。
-
私自扣留了车辆不返还,交通事故中车辆被受害人私自扣留如何办新疆在线咨询 2022-08-08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交通警察应当对对交通事故现场,进行勘验、检查、搜集证据,银搜集证据需要,可以扣留事故车辆,但是应当妥善保管,以备核查。按上述规定交通事故受害人无权扣留事故车辆。
-
根据法律法规私自扣车算违章吗?西藏在线咨询 2022-11-151、私自扣押他人车辆触犯了刑法;这是属于非法侵占,触犯了侵占罪,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 2、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侵占、哄抢、破坏。 3、如果你们之间不存在任何债权债务的情形的话。他人私自扣留你车辆的行为已涉嫌违法,请向社会权力机构求助:拨打110报警或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私自开走被扣车辆算盗窃罪吗?北京在线咨询 2021-07-28实践中,私自开走被扣车辆可能构成盗窃罪。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构成盗窃罪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窃取的是公私财物。 被扣押的车辆虽然所有权属于车主,但是属于国家机关管理的财产,国家机关负有保管的责任。根据刑法第九十一条的规定,在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集体企业和人民团体管理、使用或者运输中的私人财产,以公共财产论。 2、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