徇私舞弊办理出口退税罪既遂的量刑:徇私舞弊办理出口退税罪既遂,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零五条规定,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办理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工作中,徇私舞弊,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在提供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收汇核销单等出口退税凭证的工作中,徇私舞弊,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一、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构成要件
1、行为人须是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以外的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以外的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主要是指承担着提供出口货物报关单和出口收汇核算单等出口退税凭证职责的海关工作人员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凡是办理出口退税凭证工作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都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
2、行为人在主观上存在故意的心态。本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在提供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收汇核销单等出口退税凭证的工作中的徇私舞弊行为是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而对此后果持希望或放任的态度;
3、行为人在客观上有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的行为。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国家规定,在提供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收汇核销单等出口退税凭证的工作中,徇私舞弊,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4、行为人的行为侵犯了国家税收管理制度。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税收管理制度和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
二、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构成要件有哪些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税收管理制度和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
2、客观要件
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国家规定,在提供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收汇核销单等出口退税凭证的工作中,徇私舞弊,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以外的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主要是指承担着提供出口货物报关单和出口收汇核算单等出口退税凭证职责的海关工作人员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凡是办理出口退税凭证工作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都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
4、主观要件
本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在提供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收汇核销单等出口退税凭证的工作中的徇私舞弊行为是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而对此后果持希望或放任的态度。
-
最新出口退税罪徇私舞弊量刑标准
407人看过
-
量刑标准更新了,出口退税罪徇私舞弊怎么判?
392人看过
-
如何认定徇私舞弊出口退税罪
475人看过
-
如何合理地判处徇私舞弊出口退税罪既遂的罪犯?
54人看过
-
法院如何判徇私舞弊罪既遂少征税款?
157人看过
-
刑法中关于徇私舞弊出口退税罪的量刑规定是什么?
208人看过
出口退税,从狭义上说,就是将出口货物在国内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已经缴纳的间接税予以退还的政府行为;而从广义上说,出口退税还包括通过免税或抵税等诸多形式使出口货物所含间接税趋于零的政府行为。 出口退税对外贸公司的一种补贴政策,按照出口货物的成本价... 更多>
-
出口退税罪徇私舞弊要判什么刑甘肃在线咨询 2022-06-2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零五条第一款规定,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罪是指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办理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工作中,徇私舞弊,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
构成徇私舞弊出口退税罪既遂会如何追究责任贵州在线咨询 2022-10-15行为人构成徇私舞弊出口退税罪既遂的,会被追究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刑事责任。抵扣的税款、出口退税数额特别巨大,使国家税款流失数额特别巨大等,是本罪的加重处罚事由。
-
2022年徇私舞弊出口退税罪既遂处罚规定有哪些北京在线咨询 2022-11-10关于徇私舞弊出口退税罪既遂的处罚规定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只有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才构成本罪。对于虽违法办理了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但被及时发现,没有造成损失的,不以犯罪论处。
-
求解新刑法徇私舞弊发票出口退税罪量刑标准河北在线咨询 2022-09-27根据本条第1款的规定,构成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这里的特别重大损失,是指抵扣的税款、出口退税数额特别巨大,使国家税款流失数额特别巨大等。
-
徇私舞弊减刑罪的既遂量刑标准四川在线咨询 2022-06-041、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情节严重,一般是指: ①违法对严重的罪犯减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 ②被违法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继续犯罪,危害社会的; ③违法减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的; ④收受罪犯及其家属的财物而违法办理减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