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早,家长都急冲冲送孩子进入学校大门,但就有人趁机冒充学生家长溜进校园为非作歹,而后看到学生,又冒充教育局工作人员混入学生宿舍楼,编造理由,对女学生小红(化名)做出了猥亵行为。
2015年5月26日早六点多,在常州打工的张某冒充学生家长溜进一家学校,后转悠来到学生宿舍楼,在楼梯道上遇到一女生小红,他声称自己是教育局工作人员正暗访学校,请小红予以配合开展工作。将小红骗至该宿舍楼六楼平台后,他竟以查验学校有无体罚学生为由触摸小红身体,小红因其行为怪异而趁其不注意逃离。
随后,张某无奈下楼离开,偶遇另一女生小玉,以同样的理由诱骗其上六楼平台,对小玉实施猥亵行为。与此同时,小红及时将自己的遭遇向老师告知,后老师和校长寻找到张某,质疑其身份,拿不出相关证件的张某被迫承认自己的荒唐行为。最终,老师报警,由此案发。
犯罪嫌疑人张某被抓后,据其交代,正是因长时间观看黄色视频而产生猥亵女生的强烈欲望,被该欲望驱动才来到学校进行体验与尝试。因该学校早上送学生的家长较多,他冒充学生家长才成功溜进校园实施猥亵行为。目前,犯罪嫌疑人张某涉嫌猥亵儿童罪一案已被武进区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
该起案件折射出的社会问题值得深思。该学校的管理为何如此松懈?犯罪嫌疑人张某声称自己是学生家长,学校门卫未进行任何身份的核实及登记手续就放其进入校园。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依旧薄弱。尽管在校园中,遇到陌生人同样应保持谨慎态度,并对其怪异举动作灵敏反应,避而远之或尽快逃离。该案中两名女生正是因自我防范意识欠缺而致嫌疑人轻易得逞。
近日,武进区检察官已对该学校走访并对其加强校园管理提出建议,同时也提醒在校老师应加强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的教育,提高其警惕意识和安全意识。望我市其他校园和学生以此为警醒,切勿使悲剧重演。
-
冒充教育局工作人员体检街头猥亵女童
292人看过
-
江西男子冒充文教局干部猥亵20余名女生被捕
199人看过
-
教练猥亵男学生被刑拘,猥亵男人怎么处罚
454人看过
-
男子混进学校自称教育局人员暗访实则猥亵儿童
99人看过
-
小学教师多次猥亵10名女学生及两男生
114人看过
-
辽宁男子假冒老师猥亵男学生,强制猥亵罪怎么量刑
456人看过
报警指因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损失而通过电话、网络、信件等方式向警方报告危急情况或发出危急信号。一般情况下,你所报警的内容只要是法定范围内的应当受理的警情,报警都会产生作用,所以你必须清楚你所报的事件是否属... 更多>
-
教师猥亵学生一般会判几年辽宁在线咨询 2022-06-271、教师猥亵学生被捕后,如果猥亵情节轻微的,不构成犯罪,不需要量刑,但是要受到治安处罚。 2、但如果是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学生的,涉嫌猥亵儿童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在司法实践中,被告在刑罚执行完毕之日或者假释之日起5年内,还会禁止其从事教育及相关职业。
-
男老师猥亵女学生获刑十年什么是猥亵罪天津在线咨询 2022-10-07刑法修正案九规定, 1、猥亵指以刺激或满足性欲为目地,用性交以外的方法实施的淫秽行为。 2、猥亵他人指,对她人抠摸、舌舔、亲吻、搂抱、手淫等行为,不包括性交行为。但是对男性的猥亵是可以包括奸淫行为的。 3、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或者侮辱他人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4、有以下情形的处5年以上15年以下有期徒刑,【1】猥亵他人情节恶劣的。【2】聚众或者在公共场合猥亵他人的。 5、猥
-
怎样判刑教师猥亵学生重庆在线咨询 2023-06-30教师猥亵学生涉嫌猥亵儿童罪,被捕后的量刑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犯前款罪的,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犯前款罪的,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猥亵儿童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
对学生进行猥亵了,教师猥亵学生被捕后会怎么判呢?山西在线咨询 2022-07-16标准是: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九)》刑法第237条 处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处五年以上十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猥亵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聚众或者在公众场合猥亵他人的。 【猥亵儿童】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扩展资料: 构成要件: 主体要件: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
-
男老师猥亵学生局应该承担什么责任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0-05现行法律上对于男教师猥亵学生案,教育部门、学校究竟该承担怎样的赔偿责任,并没有明确的说法。类似这样的事件,通常是由家长和政府、学校“谈判”解决,如果双方意见谈不拢,家长会采取到学校“闹”或到政府上访的方式,迫使政府、学校解决,而政府面对家长“闹”的情况下,为息事宁人,也就承诺赔偿了事。可是,这种处理方式,并没有认真梳理政府部门、学校在侵权事件中究竟有什么责任,大家在争吵中,偏离了事件的主题。我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