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解释仲裁期间中断情形是什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第十三条当事人能够证明在申请仲裁期间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申请仲裁期间中断:
(一)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
(二)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
(三)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
申请仲裁期间中断的,从对方当事人明确拒绝履行义务,或者有关部门作出处理决定或明确表示不予处理时起,申请仲裁期间重新计算。
二、劳动合同和民事合同的区别有哪些?
1、调整的主体不同:民事合同是任意平等主体之间签定的合同,而劳动合同仅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签署。一般的民事合同主体之间不具有从属性,而劳动合同中的劳动者从属于用人单位。
2、调整的内容不同:一般的民事合同调整合同双方的民事权利义务;而劳动合同中,虽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协商约定相关内容,但同时劳动合同中的条款应当符合国家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否则即为无效。例如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等内容。
3、法律渊源不同:劳动合同属于《劳动合同法》调整,是一种独立的合同种类。但一般的民事合同由《民法典》共同调整。
4、形式不同:民事合同可以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而劳动合同必须以书面形式呈现。
5、处理纠纷的程序不同:遇到一般的民事合同纠纷,当事人有权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而遇到劳动合同争议时,必须先经过劳动争议仲裁的前置程序,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108人看过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非受案范围:
489人看过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分为
239人看过
-
8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183人看过
-
最高人民法院有权对劳动仲裁期限中止中断解释吗?
214人看过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辞职是否有补偿
446人看过
-
到哪里申请仲裁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宁夏在线咨询 2022-03-28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仲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
-
劳动仲裁期间是否可以中断劳动仲裁合同四川在线咨询 2021-11-04劳动仲裁在以下情况下中断:对方同意履行义务的;一方通过协商、申请调解等方式向对方主张权利的;一方向有关部门投诉,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申请支付令等。
-
劳动仲裁中断的情形,法律的规定是什么青海在线咨询 2023-09-14劳动仲裁中断的情形: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一年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分为什么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5-22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第十三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的范围,有哪些青海在线咨询 2022-05-08《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第(五)款规定,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是劳动仲裁的范围。相关条款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