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临时用工协议最长期限
临时用工协议最长期限为六个月。根据新《劳动合同法》的明确规定,劳动部门在对劳务派遣进行认定时也就有了明确的依据即临时性岗位以时间为节点,指的时存续时间不超过六个月的工作岗位。劳务派遣一般时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但是对于这三种工作岗位并没有明晰的定义,有些企业就钻空子,大量使用劳务派遣工。需要知道的是非全日制用工双方都可以随时终止合同且无任何补偿。
二、临时用工协议与劳动合同工的区别
签订临时硬功协议的即劳务协议的,是非正式员工,不能享受正式员工的待遇,不享受五险一金,一般只能获得劳动报酬。劳务用工由民法、经济法调整,工资水平也没有最低标准,由双方协商决定。在与企业签订合同时应当注意是和中国合同,避免企业打着劳动用工的幌子,实则建立的是劳务用工关系,损害员工的合法权益。
三、临时用工的个税如何缴纳
按照工资薪金操作,临时工、季节工,与企业签订长期或者短期劳动哈同或者协议,按照其相关规定,工资薪金在税前扣除。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明确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不能单独与员工约定试用期合同,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劳动合同法》第六十八条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
《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九条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
从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与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但是,后订立的劳动合同不得影响先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履行。
-
临时工协议怎么写,最新临时工协议范本
318人看过
-
合同期限最长三个月的临时工
115人看过
-
临时用工协议合法吗(最新临时用工合同模板免费)
387人看过
-
试用期临时用工协议书,合法吗?
72人看过
-
土地使用协议期限最长是多久?
168人看过
-
土地临时使用期限最长不超过几年
407人看过
如果未办理批准等手续不影响合同生效的,合同自依法成立的时候具有法律效力;如果未办理上述手续会影响合同生效的,则手续办理完成后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合同的终止期限由合同双方当事人确定,并且在合同中做出明确的规定。有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开始时生... 更多>
-
临时工在工作时最长期限是多少年甘肃在线咨询 2024-08-27临时工不属于法律用词。无论工作多少年,无论是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还是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单位都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规定并遵守第四十二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哪怕单位是临时短期用工,只要超过一个月,也应当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
-
劳动法有规定临时工最长使用期限吗重庆在线咨询 2022-10-08临时工没有期限的限定,用工时常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来确定。《劳动合同法》的修订案针对的是劳务派遣工,劳务派遣工是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了合同,由劳务派遣公司派到用工单位是指的这样一种。《劳动法》第二条中"劳动者"其范围是很广泛的,既也包括了正式职工,也包括了临时工。因此,正式工也好,临时工也罢,只要一旦与用人单位形成了劳动关系,这种关系哪怕只存在一天时间,凡正式工享有的权益,临时工也均应享有。进城务工的
-
最长期限的工资能不能算临时工吗?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11-12除正式工外,一些公司还会通过寻找临时工来满足短时间内对大量劳动力的需求。劳动法对劳动合同的期限有限制,那么临时劳动合同的最长期限是多长时间?之前的《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务派遣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替代性工作中实施,但这三种工作没有明确的定义。一些企业钻了空子,大量使用劳务派遣工。新《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了这三种岗位,劳动部门在确定劳务派遣时有明确的依据:临时岗位以时间为节点,是指存续时间不超过六个
-
最长能用多长时间的竞业协议有效期甘肃在线咨询 2022-06-27竞业协议的有效期最长为两年。也就是即使竞业协议上面约定的期限为三年,也只有两年有效,超出的那一年,劳动者可以不必遵守竞业协议的限制,可以从事相关的行业。
-
商业技术保密协议期限最长约定时间上海在线咨询 2023-09-24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2、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