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和犯法的定义有哪些不同之处在于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1-02 20:38:19 237 人看过

一、违法和犯法的定义有哪些不同之处在于

违法和犯法的区别如下:

1.社会危害性不同,一般违法行为虽然也具有社会危害性,但与犯罪相比起社会危害性的严重程度远不及后者。因为对于社会危害性十分严重的犯罪行为要靠刑法来调整和处罚;

2.刑事违法性不同,一般违法行为虽然也违反了法律的禁止性规定,但其并没有达到刑法所规定的犯罪的程度,因此不作为犯罪看待,而一切犯罪行为,都已经违法了规定,根据不同的犯罪构成触犯相应刑法,构成不同的犯罪;

3.应受刑法处罚性不同,犯罪行为一律应受到刑法的处罚,虽然某些犯罪行为因其自身的一些原因和刑法的特别规定,刑法不进行刑罚处罚,而一般违法行为由于没有触犯刑法规范。

二、犯法涉及的刑事责任具有什么特征

犯法所涉及的刑事责任具有以下特征:

1.刑事责任因犯罪行为而产生;

2.刑事责任由司法机关代表国家做出并强制犯罪者承担;

3.刑事责任只能由犯罪人自己承担;

4.刑事责任是刑事法律规定的一种应当承受的负担。负刑事责任意味着应受刑罚处罚。这是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道德责任的根本区别。

三、犯法后会留下案底吗

犯法后,如果被判处了刑罚,那么就会留下案底。

案底是指某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又称为前科。个人的刑事犯罪记录,存于当地或上至国家级的档案中,是自然人的历史另类表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

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五章 审判监督程序  第二百七十五条 监狱和其他执行机关在刑罚执行中,如果认为判决有错误或者罪犯提出申诉,应当转请人民检察院或者原判人民法院处理。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16日 08:1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帮信罪和诈骗之间存在哪些不同之处和不同
    一、帮信罪和诈骗之间存在哪些不同之处和不同帮信罪和诈骗之间存在的不同之处具体如下:1.主观要件不同。诈骗罪,主观上要求以非法占有财物为目有,帮信罪主观上要求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2.客观要件不同。诈骗罪要求以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他人财物。而帮信罪客观上为诈骗行为人提供技术支持、结算,广告推送等帮助行为。3.客体不同。诈骗罪侵犯的是公私财产所有权,而“帮信罪”属于扰乱公共秩序犯罪。4.定罪的要求不同。诈骗罪定罪起点主要看骗取的金额多少,目前一般是人民币3000元以上。帮信定罪主要看犯罪情节是否严重。二、帮信罪拘留多久判刑帮信罪最长拘留三十七天就会判刑,一般的刑事拘留期为一到十四天,一般从进到看守所算起,在十四天内机关要报检察机关批准,如核准则逮捕,否则释放或变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
    2023-12-17
    396人看过
  • 违法记录和犯罪记录有哪些不同
    违法记录和犯罪记录的区别如下:1、涉及案件性质不同,犯罪记录是刑事案件,违法记录是行政案件;2、影响对象不同,违法记录属于行政处罚,只对被处罚者本人有影响,如入伍、报考军警院校等。犯罪记录不仅影响本人,对家庭等也会受影响;3、严重程度不同,犯罪记录比违法记录严重,因为违法和犯罪两者是有区别的,一切犯罪的行为都是违法的,但违法的行为不一定是犯罪的;4、覆盖范围大小不同,从严格来讲,违法记录包含犯罪记录,就如同闯红灯违违章但不经过法院处理,虽然违法,但不算犯罪,犯罪一般指计入公安系统个人档案记录的行为,俗称案底。违法记录和犯罪记录一样吗不同。现实生活中违法犯罪这两个词汇通常是一起出现的,所以很多人常常认为违法就是犯罪,其实违法和犯罪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违法是指违反了国家相关宪法、法律、法令、法规及规章制度的行为。违法行为一般有:交通违法、网络违法、行政违法、民事违法、刑
    2023-08-14
    75人看过
  • 犯罪方法罪和教唆犯罪的不同之处
    第一,传授犯罪方法罪是独立的罪名,具有独立的法定刑,其罪名和法定刑并不依传授的是何种犯罪的方法而改变;教唆犯罪不是独立的罪名,也不具有独立的法定刑,其罪名和法定刑依教唆他人实施的犯罪罪名和法定刑而确定。第二,两者侵犯的犯罪客体不同。传授犯罪方法罪有自己固定的客体即社会治安管理秩序,它不以其所传授的犯罪所侵害客体为转移;而教唆犯罪并无固定的客体,其实际侵犯的直接客体应依照教唆他人实施的犯罪而确定,也即取决于被教唆犯罪的性质。传授犯罪方法罪的犯罪构成是?构成传授犯罪方法罪的要件为: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2、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传授犯罪方法的行为,即以语言、文字、动作或者其他方式方法将实施犯罪的具体经验、技能传授给他人的行为;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4、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九条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
    2023-07-05
    365人看过
  • 人民陪审员的职责和义务有哪些不同之处?
    人民陪审员的义务包括:1、尊重事实,依法办案,不主观臆断,徇私枉法;2、保守审判机密,对依法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不得向任何公民和单位泄露涉及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不得泄露合议庭,审判委员会应当讨论案件,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前,不得泄露对案件处理的意见;3、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履行陪审职责;4、遵守人民法院的审判纪律和廉政规定;5、注重司法礼仪,维护司法形象;6、按时参加法律培训,提高法律水平。人民陪审员的任职条件是什么人民陪审员的任职条件如下:(一)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二)年满二十八周岁;(三)遵纪守法、品行良好、公道正派;(四)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担任人民陪审员,一般应当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下列人员不能担任人民陪审员:(一)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二)律师、公证员、仲裁员、基层
    2023-07-07
    274人看过
  • 意定之债与法定之债之间有哪些不同
    意定之债与法定之债有下列不同:(1)意定之债中债的发生及其内容完全由当事人依其自由意思而决定,而法定之债是由法律规定的;(2)意定之债包括合同之债,而法定之债包括侵权之债、无因管理之债、不当得利之债等。《民法典》第一百一十八条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债权。债权是因合同、侵权行为、无因管理、不当得利以及法律的其他规定,权利人请求特定义务人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
    2024-04-28
    395人看过
  • 法定年休假和公司福利年假有哪些不同之处
    许多公司会在法定年假的基础上增加时间,作为公司的福利年假,通常公司都不区分这两种假期,因而容易发生纠纷。法定年休假和公司福利年假有哪些区别?一、时间不一致《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三条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这是法定年假的天数。不少用人单位的年休假标准往往比上述法定标准高,通常我们将高出部分称为公司福利年休假。二、性质不一样法定年休假是法律直接规定的,具有强制性,是企业必须执行的最低标准,与最低工资标准制度一样,具有劳动基准法的性质。对于法定年休假未休的,除职工自愿放弃的外,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法定的标准进行补偿。与法定年休假不同的是,福利年休假本质上是用人单位给与员工的一种福利,劳动相关法律法规并没有做出强制性的规定,劳动者也无法以没有福利年假为由要求赔偿。三、自主性不一样《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
    2023-05-05
    375人看过
  •  法律对于法人和自然人的规定有哪些不同?
    法人是一种法律实体,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可以拥有财产、签订合同等权利和承担义务。自然人是指自然存在的个人,具有生命体和自然属性。自然人的生老病死依自然规律进行,而法人则因解散、被宣告破产或者其他原因而终止。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别。法人是一种法律实体,它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可以拥有财产、签订合同等权利和承担义务。自然人则是指自然存在的个人,例如您和我。而自然人属于个人,是生命体;2、自然人的生老病死依自然规律进行,具有自然属性。法人因解散、被宣告破产或者其他原因而终止;3、其他区别。 自 然 人 与 法 人 的 区 别自然人与法人的区别在于其法律地位、权利能力和责任能力。自然人是指具有生命和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人。法人是指依法成立,具有独立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自然人以其自身的财产为限承担民事责任,而法人以法人财产为
    2023-09-03
    228人看过
  • 自然人犯罪和单位犯罪在刑法上有哪些不同的规定
    一、自然人犯罪和单位犯罪在刑法上有哪些不同的规定自然人犯罪和单位犯罪在刑法上不同的规定:后者主体必须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团体,前者是自然人;后者的犯罪目的是为单位谋取非法利益,前者的犯罪目的不做限制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条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二、单位犯罪的认定与界限单位犯罪范围的定义为: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属于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于单位犯罪,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判处刑罚。法律规定,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三、单位犯罪直接责任人员的认定
    2023-06-19
    138人看过
  • 暴力犯罪和非法拘禁的定义有何不同?
    不是。非法拘禁罪不要求一定使用暴力,只要求非法限制人身自由,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在拘禁的过程中过失导致重伤或死亡的,加重处罚;若故意使用不必要的暴力导致重伤、死亡的,则会转化为以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取保候审应是非法拘禁吗非法拘禁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可以取保候审。取保候审,是指侦查、起诉和审判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被刑事追诉而又未被刑事羁押之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以保证随传随到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满足下列条件之一,即可申请取保候审:(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3)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4)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取保
    2023-07-07
    425人看过
  • 行政处罚和诉讼法有哪些不足之处
    作为规范行政处罚行为的基本法律,《行政处罚法》对行政处罚的事实认定进行了要求和规范。其中对事实认定的要求是:“以事实为依据”(第4条第2款);“必须查明事实,违法事实不清的,不得给予行政处罚”(第30条)。但“以事实为依据"、“查明案件事实”这样的规定,并没有为行政机关提供证明标准这一认定事实的最低限度。因为“以事实为依据”的要求在实践中只能落实为“以认定的事实为依据";而“查明案件事实”是对行政机关的最高的要求,不是最低的限度。其实,什么情况下算作“查明案件事实”,才是应当作出明确规定的。可见《行政处罚法》并未对证明标准这个事实认定的关键问题作出明确。2、《行政诉讼法》虽然我国行政程序立法滞后,《行政诉讼法》中却包含了许多对行政行为的规范,甚至对证明标准问题,行政诉讼法也作了一定的明确。《行政诉讼法》第54条第(二)项规定:主要证据不足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撤销或部分撤销具体行政行为。根据
    2023-06-14
    482人看过
  • 醉驾和酒驾的不同之处有哪些
    (一)酒驾和醉驾酒精测试酒驾酒精测试:血液酒精含量超过20mgml,但不足80mgml的。醉驾酒精测试:达到或超过80mgml的。(二)酒驾和醉驾新规定醉驾:1、醉驾一律吊销驾照,5年禁驾。2、醉驾驾驶营运机动车吊销驾驶证,10年禁驾并依法追究刑责;重新取得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酒驾:1、酒驾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责,并吊销驾驶证,终身禁驾。2、酒驾罚款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暂扣驾驶证6个月;再次酒驾拘留10日和罚款2000元,吊销驾驶证。3、酒驾营运机动车,拘留15日,罚款5000元,吊销驾驶且5年禁驾。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10日以下拘留,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
    2023-02-10
    259人看过
  • 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关于人们的义务有哪些?
    一、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关于人们的义务由哪些?公民的基本义务主要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利益;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等。《宪法》第5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公民应履行的最根本的义务。在法律完备的法治国家,只要公民守法,也就等于公民履行了其他的宪法和法律的义务。法治国家必须以公民守法为条件,否则法治就失去了建立的可能。当然,公民守法是以公民的主人翁地位密切相关的,在多数居民受奴役的社会中,遵守法定义务是毫无意义的。保守国家秘密等规定是对守法义务的必要的补充,共同组成了我国社会秩序的基本要求。二、宪法赋予公民哪些基本权利?1、公民的平等权。即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也包括了
    2023-04-05
    194人看过
  • 羁押和逮捕的不同之处有哪些
    逮捕和羁押二者之间的区别有以下几点:1、性质不同逮捕是一种强制措施,而羁押只是一种限制人身自由的状态,不是一种独立的强制措施,是刑事拘留和逮捕的附带性后果。2、实施主体不同逮捕由公安机关执行(必要时检察院可以协助执行);羁押可由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执行。3、产生原因不同逮捕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为了防止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实施妨碍刑事诉讼的行为,逃避侦查、起诉、审判或者发生社会危险性;羁押基本上是一种逮捕、拘留决定以后的,依附于拘留、逮捕的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当然状态。羁押的场所包括:监狱、看守所、拘留所、留置室。一、羁押和逮捕哪个在前面?没有前后之分。因为羁押是一种状态,是指在一定期限内对被拘留或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剥夺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状态。嫌疑人被抓,这是一个法律现象,可以是先刑事拘留再转逮捕,也可以是直接逮捕。1、如果是逮捕,那其后的时间属于逮捕后的羁押时间
    2023-02-21
    264人看过
  • 阐述法律和宪法的不同之处
    法律与宪法的区别:1、宪法和法律的概念不同。宪法是法律的一部分,它反映了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确认了革命胜利的成就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基本任务和制度,即社会制度、原则、组织和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宪法是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根本法;法律概念。即人类在社会层面的规则,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以正义为基础,以国家强制力为手段的人;2、两者的内容不同。宪法在内容上不同于其他法律,但在本质上,宪法是指导各种法律制定的原则。只有遵循宪法的规定,各种法律才能有效,否则就是违宪违法。因为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法律有两层含义。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在内的所有规范性法律文件,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基本法律和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是什么呢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的发展相继经过了三个时期(警察国家时期、自由法治国家时期、社会法治国家时期)逐渐得到了完善‘’宪法从严
    2023-07-03
    118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法律规定之属于违法的有哪些
      四川在线咨询 2022-10-26
      单位和劳动者都有违反劳动法的情形。分别是《劳动合同法》第38条、39条。
    • 刑法律关于合同诈骗同案犯的定义有哪些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8-18
      1、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单处罚金法定基准刑参照点个人合同诈骗,数额不满5000元的,单处罚金刑;5000元以上不满1万元的,为拘役刑;1万元的,为有期徒刑六个月;每增加12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2、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定基准刑参照点个人合同诈骗数额满3万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有期徒刑三年。数额每增加20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具有两个以上情形的,在六个月之内酌情增加刑期: (1)
    • 共同犯罪有主犯和从犯之分,法律上有哪些规定
      湖南在线咨询 2023-09-07
      共同犯罪是有主犯和从犯之分的,但不是所有的共同犯罪都有主犯和从犯之分。在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以及在犯罪中起到组织、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认定为主犯;而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认定为从犯。如果全部是首要分子的这种情况下,就只有主犯,没有从犯。
    • 一般违约和根本违约有哪些不同之处吗?
      海南在线咨询 2022-12-16
      预期违约,是指在合同履行期到来之前的违约,分为明示的预期违约和默示的预期违约两种。明示的预期违约,是指在合同履行期限到来之前,一方当事人在无正当理由的情况下,向另一方当事人明确表示不履行主要债务。默示的预期违约,是指在合同履行期限到来之前,一方当事人虽然没有明确表示不履行债务,但以自己的行为或现状表明其将不会或不能履行债务。这种情形下行使解除权,由于判断对方是否预期违约具有很大主观性,因此,应该在
    • 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二者之间有哪些不同之处么?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7-31
      犯罪中止是犯罪分子自动地放弃犯罪或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而犯罪未遂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止的。 1、发生的时间不同。 犯罪未遂发生在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以后,犯罪预备阶段不存在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则要求必须在犯罪过程中放弃犯罪,即在实施犯罪预备或者在着手实施犯罪以后,达到即遂以前放弃犯罪,均能构成犯罪中止。 2、未能完成犯罪的原因不同。 在犯罪未遂中,犯罪未能得逞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