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员工对公司诽谤应采取下列办法进行处理:
1、公司可以与员工协商,要求其承担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更正或者删除诽谤内容等责任;
2、若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公司还可以要求员工赔偿;
3、若是协商不成的,可以请第三方调解或者向法院起诉。
离职手续文件的签署在员工离职时,企业应要求离职员工签署离职文件,履行必要的内部手续。
企业应妥善保管这些离职文件,在内容及形式上均完整准确记录下离职环节。若员工离职后针对企业某项行为提起劳动争议仲裁申诉,企业在文件材料这项应对措施上可有所准备,为劳动争议仲裁及可能发生的法院诉讼打下基础。
《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
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第一千零二十八条
民事主体有证据证明报刊、网络等媒体报道的内容失实,侵害其名誉权的,有权请求该媒体及时采取更正或者删除等必要措施。
第一千零三十一条
民事主体享有荣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的荣誉称号,不得诋毁、贬损他人的荣誉。
获得的荣誉称号应当记载而没有记载的,民事主体可以请求记载;获得的荣誉称号记载错误的,民事主体可以请求更正。
-
公司面对离职员工的恶意诽谤应该怎么做
410人看过
-
离职员工对公司诽谤需要如何样处理?
440人看过
-
离职员工如何应对公司诽谤
454人看过
-
公司处理离职员工恶意诽谤的方法
397人看过
-
离职员工诽谤原公司怎么办
412人看过
-
诽谤罪针对企业吗
224人看过
名誉权是指特定的民事主体享有的要求社会对其给予公正的社会评价和排除他人以任何方式损害其获得的公正社会评价的权利。 名誉权的主体是特定的;名誉权的客体是名誉,而不包括名誉感。名誉感是特定公民对自身各种属性的自我评价;名誉权是以名誉的维护和安全... 更多>
-
企业诽谤员工怎么处罚青海在线咨询 2023-11-07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据此,公司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要求法院判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要求因侵权人侵权造成的经济损失。 恶意诽谤,影响公司形象,这种行为即使造成了严重后果,只能构成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而不构成诽谤罪。 《刑法》第221条规定,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
-
怎样处理离职员工诽谤?上海在线咨询 2023-05-05公司可以对诽谤员工进行起诉,追究其责任,如果对方的诽谤行为构成犯罪的,可以追究其刑事责任。如果诽谤行为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将构成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
-
2022年离职员工对公司诽谤如何处理重庆在线咨询 2023-05-11按照《刑法》规定,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是指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犯本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商业信誉,是指社会公众对某一经营者的经济能力、信用状况等所给予的社会评价,即该经营者在经济生活中信用、名誉的地位。商品声誉,是指社会公众对一经营者的商品性能、品质所给予的社会评价,即该商品在经济生活中的地
-
求助,离职员工对公司诽谤广东在线咨询 2021-11-24根据刑法规定,损害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罪是指捏造和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犯本罪的,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商业信誉是指公众对某一经营者的经济能力和信用状况的社会评价,即经营者在经济生活中的信用和声誉地位。 商品声誉是指公众对一个经营者商品性能和质量的社会评价,即商品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如果员工恶意损害公司声誉,损害
-
怎么处理被调离公司诽谤的员工福建在线咨询 2022-11-07公司可以对诽谤员工进行起诉,追究其责任,如果对方的诽谤行为构成犯罪的,可以追究其刑事责任。如果诽谤行为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将构成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