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必须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为了“约束”职工,有的单位在合同中约定了职工不得提前离职,否则就得给单位发一个月的工资或一定数额的钱作为补偿,你这样做是否合法。第一,公司合同上有没有说半年内离职后扣除工资是合法的。根据法律规定,劳动者应当承担处罚的情形只有两种:一种是违反服务期协议,另一种是违反竞业禁止协议。此外,劳动者不应承担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本条对劳动者不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作了明确规定,但未规定劳动者未履行提前三十日通知义务的,应当向用人单位支付一个月的工资作为提前通知的替代期限。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除本法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外,用人单位不得同意劳动者承担违约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并对劳动者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限。
如果雇员违反服务期协议,他应按照协议向雇主支付违约金。违约金金额不得超过发包人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未完成部分分摊的培训费用。
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不影响劳动者在服务期内劳动报酬的提高。第二十三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有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保密协议中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同意在劳动合同终止后的竞业限制期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协议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的原则。用人单位为了自身利益,不能与劳动者约定一些限制辞职的条款,这不符合法律规定。如果您有更多问题需要咨询法律意见,欢迎您与我们的律师联系。
-
离开公司后,暂停工资和扣除工资是否合法
206人看过
-
公司合同规定离职是不是就扣半个月工资
108人看过
-
半年内签订合同的员工工资是否会按扣
487人看过
-
合同到期后公司是否需要根据合同赔偿员工工资?
136人看过
-
公司扣除离职员工社保公司部分是否合法?
362人看过
-
公积金是根据去年工资扣除吗?
246人看过
工资即员工的薪资,是指劳动者提供劳动后,用人单位依据国家相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工资可以以时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计算。 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更多>
-
公司扣工资但是说半年内就离职合法吗广东在线咨询 2023-07-26劳动合同约定劳动者半年内离职扣工资,是不合法的。劳动合同约定劳动者半年内离职扣工资,本质上属违约金条款。法律规定劳动者承担违约金的情形仅限于两种情况,一是违反服务期约定,二是违反竞业限制约定,除此之外,不能约定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
劳动合同中有规定在公司离职后半年内扣工资台湾在线咨询 2022-11-11劳动合同约定劳动者半年内离职扣工资,是不合法的。 劳动合同约定劳动者半年内离职扣工资,本质上属违约金条款。法律规定劳动者承担违约金的情形仅限于两种情况,一是违反服务期约定,二是违反竞业限制约定,除此之外,不能约定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
辞职之后被扣除了工资,公司辞职后扣工资能否合法的?河南在线咨询 2023-07-25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除了个人所得税、社会福利、代扣的抚养费及赡养费等,除此之外还有“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
公司半年内没有签合同扣员工工资合法吗云南在线咨询 2023-05-24劳动合同约定劳动者半年内离职扣工资,是不合法的。 劳动合同约定劳动者半年内离职扣工资,本质上属违约金条款。法律规定劳动者承担违约金的情形仅限于两种情况,一是违反服务期约定,二是违反竞业限制约定,除此之外,不能约定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
公司说要是辞职会扣除我姐姐一半的工资,员工向公司提离职公司说扣一半工资的行为合法吗?上海在线咨询 2022-07-06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另外,不同地区参考所在省市的工资支付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