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行判决是对行政机关不作为行为所作的判决。它主要适用于《行政诉讼法》第11条第1款第4、5、6项规定的三类案件:
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和执照,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者不予答复的;
(2)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
(3)公民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的。
一审判决共有六种形式:维持判决、撤销判决、履行判决、变更判决、驳回原告诉讼请求判决和确认判决。
(1)维持判决
维持判决是人民法院通过审理,确认被告的具体行政行为合法,予以维持的判决,它是人民法院对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确认。维持判决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①具体行政行为证据确凿,即指具体行政行为认定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②适用法律、法规正确,是指具体行政行为对认定的事实定性准确,对法律、法规的引用正确;③符合法定程序,即指具体行政行为的程序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
(2)撤销判决
撤销判决是人民法院经过对案件的审查,认定被诉具体行政行为部分或全部违法,从而部分或全部撤销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并可以责令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判决。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撤销判决可分为三种具体形式:①全部撤销,适用于具体行政行为全部违法或具体行政行为部分违法但具体行政行为不可分的情形;②部分撤销,适用于具体行政行为部分违法且具体行政行为可分的情形;③判决撤销并责令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适用于违法具体行政行为被撤销后,行政法律关系中的具体法律问题并未解决,尚需被告对具体行政行为所涉及的事项作出处理的情形。
具体行政行为具备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作出撤销判决:①主要证据不足;②适用法律、法规错误;③违反法定程序;④超越职权;⑤滥用职权。
人民法院判决撤销违法的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将会给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人民法院在判决撤销的同时,可以分别采取以下方式处理:①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②责令被诉行政机关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③向被告和有关机关提出司法建议;④发现违法犯罪行为的,建议有权机关处理。
人民法院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被告不得以同一事实和理由作出与具体行政行为基本相同的具体行政行为。但人民法院以违反法定程序为由,判决撤销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不受此限。同时,被告重新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与原具体行政行为结果相同,但主要事实或者主要理由有改变的,不属于“与原具体行政行为基本相同”的情形。如果被告行政机关违反上述规定,仍以同一事实和理由重新作出了与原具体行政行为基本相同的具体行政行为,人民法院应判决撤销或部分撤销该具体行政行为,并对拒绝履行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裁定的行政机关采取相应的强制措施,促使其履行义务。
(3)履行判决
履行判决是人民法院经过审理认定行政机关负有法定职责,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或拖延履行的,责令被告限期履行法定职责的判决。履行判决应满足以下两个条件:①被告负有法定职责,应当履行一定的义务;②行政机关不履行或拖延履行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有职责就应当履行,如果没有正当理由不履行或拖延履行,则会导致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侵害。
(4)变更判决
变更判决是人民法院经审理,认定行政处罚行为显失公正,运用国家审判权直接予以改变的判决。变更判决是人民法院行使司法变更权的具体表现。与撤销判决最大的区别在于变更判决直接确定了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因此便于实现行政审判的任务。因此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中仅享有有限的变更权,这种有限表现于变更判决的适用条件:①变更判决只适用于行政处罚行为。②变更判决只适用于显失公正的行政处罚行为。
(5)驳回原告诉讼请求判决
驳回原告诉讼请求判决是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的诉讼请求依法不能成立,但又不适宜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作出其他类型的判决的情况下,直接作出否定原告诉讼请求的一种判决形式。
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判决适用于下列情况:
①起诉被告不作为理由不能成立的。
②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但存在合理性的问题。
③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但因法律、政策的变化需要变更或废止的。
④其他应当判决驳回原告诉讼请求的情形。除上述三种情形外,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中发现不能或不适宜作出其他类型的判决,而原告的诉讼请求又不能成立的,人民法院可以作出驳回原告诉讼请求的判决。
(6)确认判决
确认判决是人民法院通过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确认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或违法的一种判决形式。
确认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或者有效判决的适用条件是:
①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
②人民法院不适宜适用维持判决或者驳回原告诉讼请求判决。
有下列情形之一时,人民法院应当作出确认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或者无效的判决:
①被告不履行法定职责,但判决责令其履行法定职责已无实际意义的。
②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但不具有可撤销内容的。
③被诉具体行政行为依法不成立或者无效的。
④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但撤销该具体行政行为将会给国家利益或者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人民法院应当作出确认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判决,并责令被诉行政机关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造成损害的,依法判决承担赔偿责任。
-
先予执行适用案件类型
492人看过
-
适用要件及适用案件类型
406人看过
-
我国备案审查适用于哪些法律文件类型?
494人看过
-
我国案件的类型包括哪些
109人看过
-
我国高空坠物属于什么案件类型?
280人看过
-
适用亲子鉴定的案件类型
450人看过
行政处罚行为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进行制裁的行为。具体包括对个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在依法认定事实和证据的基础上,适用相应的行政法律、法规、规章,进行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 更多>
-
一审判决类型与适用情形台湾在线咨询 2023-03-29一、一审判决类型与适用情形 一审人民法院经过审理,根据不同情况可以作出七种类型的判决,即维持判决、撤销判决、履行判决、变更判决、确认判决、驳回诉讼请求判决、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判决: 1、维持判决。即人民法院经过审理,认定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作出的维持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判决。 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人民法院才能作出维持判决:一是证据确凿,即被诉
-
在我国行政处罚案件有哪些类型辽宁在线咨询 2023-11-21行政处罚案件是国家行政机关及法定授权组织依法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所给予的行政法律制裁案件。行政处罚是指行政主体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
-
我国行政诉讼有哪些判决类型,法律的规定是什么江苏在线咨询 2023-09-021、驳回原告诉讼请求。行政行为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的,或者原告申请被告履行法定职责或者给付义务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2、撤销判决。 3、变更判决。行政处罚明显不当,或者其他行政行为涉及对款额的确定、认定确有错误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变更。 4、确认判决。
-
不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类型的存在山东在线咨询 2023-02-22民事案件中,不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范围有: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第二百五十七条规定,下列案件,不适用简易程序:(一)起诉时被告下落不明的;(二)发回重审的;(三)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的;(四)适用审判监督程序的;(五)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六)第三人起诉请求改变或者撤销生效判决、裁定、调解书的;(七)其他不宜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
-
我国新型受贿的类型有什么?浙江在线咨询 2022-07-31新型受贿犯罪与普通的受贿犯罪都是存在钱权交易的特点,而在《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中规定新型受贿犯罪的种类有十种。如果是国家公职人员,那么需要时刻牢记党的廉洁作风,只做自己本职工作应该做的事,只收自己本职工作范围内可以拿的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