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合同缺失未支付工资如何维权
1.协商。协商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争议的问题直接进行协商,寻找纠纷解决的具体方案。与其他纠纷不同的是,劳动争议的当事人一方为单位,一方为单位职工,因双方已经发生一定的劳动关系而使彼此之间相互有所了解。双方发生纠纷后最好先协商,通过自愿达成协议来消除隔阂。实践中,职工与单位经过协商达成一致而解决纠纷的情况非常多,效果很好。但是,协商程序不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双方可以协商,也可以不协商,完全出于自愿,任何人都不能强迫。
2.申请调解。调解委员会委员由单位代表、职工代表和工会代表组成。一般具有法律知识、政策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又了解本单位具体情况,有利于解决纠纷。
3.申请仲裁。仲裁程序是劳动纠纷的一方当事人将纠纷提交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处理的程序。该程序既具有劳动争议调解灵活、快捷的特点,又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是解决劳动纠纷的重要手段。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国家授权、依法独立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专门机构。申请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选择程序之一,也是提起诉讼的前置程序,即如果想提起诉讼打劳动官司,必须要经过仲裁程序,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4.申请诉讼。
《劳动法》第八十三条
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二、未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该怎么认定劳动关系
劳动合同未签订认定劳动关系可凭以下材料进行认定:
1.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2.用人单位发放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如工作证,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用记录如登记表;
3.考勤记录;
4.其他劳动者的证人证言。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三、不签劳动合同仲裁时效是多久
1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十章 劳动争议 第八十三条 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
未按期支付工资,学生如何维权?
427人看过
-
用人单位未按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如何维权
341人看过
-
如何维护未支付工资的法定权益
204人看过
-
辞职到期工资未支付应该如何合法维权
179人看过
-
合同缺失、工资条不规范,如何维权追回拖欠工资?
97人看过
-
劳动合同未明确绩效工资支付
114人看过
-
工伤赔偿疑问:劳动合同缺失,如何维权?江西在线咨询 2024-12-04公司未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员工可以在入职一个月后请求支付双倍工资。公司应在员工入职起一个月内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否则应从第二个月起支付员工双倍工资。不过,需要注意一年的诉讼时效问题,即双倍工资的请求诉讼时效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赔偿的条件包括: 1. 入职后一个月内未签订劳动合同 2. 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合同 3. 诉讼时效为1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
在签署了合同后,雇主未能按时支付工资,劳动者如何维权?上海在线咨询 2025-01-13根据需要,可以提交一份强制执行申请书、提供身份证复印件、裁决书或判决书的复印件,以及对方的资产情况,向法院执行庭申请强制执行。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十六条,如果用人单位在达成调解协议后,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仍未履行支付拖欠的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赔偿金等事项,劳动者可以持调解协议书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
劳动合同缺失时的维权途径山东在线咨询 2025-02-02对于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通过协商、申请调解、仲裁或提起诉讼等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此外,如果单位在用工超过一个月后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要求单位支付最多不超过11个月的双倍工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和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如果已建立劳动关系,但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单位应在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对于在用工
-
老板未签合同却拒不支付工资,该如何维权?湖南在线咨询 2025-01-03单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未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员工可于书面提出离职后立即走人,并要求单位支付拖欠的工资、押金、经济补偿金、双倍工资(最多11个月)、加班工资等。离职后,劳动仲裁时效为一年。员工可向劳动监察大队举报或申请劳动仲裁解决单位支付的问题。 相关法律规定: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
-
未与私人老板签订劳动合同,且老板未按时支付工资,该如何维权?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4-12-26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是违法的,劳动者可以报警,但最好的解决途径是去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者去劳动争议仲裁部门申请仲裁。劳动局行政部门负责处理拖欠、克扣工资的违法行为。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