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取保候审有谅解书还能不能判实刑
对于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取得了受害人的谅解书后还是能不能判处实刑的,但能不能酌情从轻或减轻处罚。《刑事诉讼法》规定,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
在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审判长宣布休庭,合议庭进行评议,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分别作出以下判决:
(一)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
(二)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无罪的,应当作出无罪判决;
(三)证据不足,不能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
二、取保候审还会判刑
取保候审的也仍然有可能不能被判刑。只要公安机关经过侦查后认定嫌疑人构成犯罪的就会移送检察院,检察院进行审查后认为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就会提起公诉,提起公诉后法院经过审理后也认定构成犯罪的就会判刑。
取保候审只是一种强制措施,并不是代表被取保候审的嫌疑人就都不构成犯罪的,都不和被判刑。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六条
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并将案卷材料、证据移送人民法院。
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就主刑、附加刑、是否适用缓刑等提出量刑建议,并随案移送认罪认罚具结书等材料。
三、法院判刑之后还能不能取保候审
判刑以后不能不能取保候审了。取保候审一般是在侦查、起诉、审判三个阶段能不能申请的,也就是案件没有办理完结前申请的。只有犯罪嫌疑人才能不能办理取保候审,取保候审的意思就是人先保出来等待法院判决嫌疑人是否有罪。判决以后的人,那就不是犯罪嫌疑人,而是罪犯或者叫做犯人,不再适用取保候审。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能不能取保候审:
(一)可能不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不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三章 提起公诉 第一百七十六条 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并将案卷材料、证据移送人民法院。\n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就主刑、附加刑、是否适用缓刑等提出量刑建议,并随案移送认罪认罚具结书等材料。
-
车祸没有谅解书己办了取保候审还会判实刑么
265人看过
-
已取得刑事谅解书,几天能办取保候审
326人看过
-
交通肇事取保候审谅解书能减刑吗
303人看过
-
有谅解书但是没有认罪能取保候审吗?
221人看过
-
盗窃有谅解书有前科现在取保候审能缓刑吗
463人看过
-
谅解书能起到取保候审的作用吗
364人看过
-
有前科有谅解书能不能取保候审??湖南在线咨询 2022-08-22取保候审与是否有前科没有任何关系。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二条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申请取保候审。 第五十三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 第五十四条保证人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与本案无牵连; (二)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 (二)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 (四)有固定
-
取保候审取保候审后有谅解书么?山西在线咨询 2022-04-19在取保候审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如果确有犯罪事实的,仍然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积极赔偿可作为从轻处罚的条件。1、没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取保侯审期间赔偿的期限。 2、取保侯审期间,犯罪嫌疑人可以主动向被害人进行赔偿,如果能取得谅解的,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3、如果双方就赔偿事宜达不到协议的,可以附带民事诉讼,由法院进行判决。
-
累犯有谅解书取保候审会判刑吗安徽在线咨询 2022-03-201,谅解书只是量刑的一个标准。2,《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
-
-
判缓刑后监狱里交的谅解书能取保候审吗河北在线咨询 2023-04-08能否判处缓刑,取决于犯罪人是否符合法定的缓刑条件,与是否取得被害人的谅解没有必然的联系,受害人的谅解只是判处缓刑时的一个参考而已。 也就是说,即使受害人不谅解,如果犯罪人符合缓刑的法定条件,也可以依法判处缓刑。 《刑法》第七十二条【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