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知情的肇事逃逸,还要负全责吗?
1、不知情的肇事逃逸不一定负全责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一条
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承担全部责任:
(一)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逃逸的;
(二)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
为逃避法律责任追究,当事人弃车逃逸以及潜逃藏匿的,如有证据证明其他当事人也有过错,可以适当减轻责任,但同时有证据证明逃逸当事人有第一款第二项情形的,不予减轻。
2、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肇事逃逸案件,需要对各方的责任进行认定。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现场调查之日起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查获交通肇事车辆和驾驶人后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报告、鉴定意见确定之日起五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有条件的地方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试行在互联网公布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但对涉及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应当保密。
二、肇事逃逸扣多少分?
1、肇事逃逸扣12分。
机动车驾驶人有下列违法行为之一,一次记12分:
(1)驾驶与准驾车型不符的机动车的;
(2)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
(3)驾驶营运客车(不包括公共汽车)、校车载人超过核定人数20%以上的;
(4)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2、认定逃逸存在一个前提条件,即行为人对肇事事故应是明知的。
如果行为人对肇事事故不明知,而驾车继续行使,主观上没有恶性。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只是在进行正常的驾驶行为。所谓的“逃逸”时不能成立的,如果对于这种驶离现场的行为以逃逸论处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是典型的客观归责,无论从刑事立法基本原则还是从司法公平角度出发都是不适宜的。当然,这里的“明知”并非要求肇事者对于其中所有的细节都有着具体的明知,只要坚持主客观统一的原则,对于肇事存在盖然性、可能性的明知,就符合要求。
任何已经获得了驾驶证的公民,如果在驾驶车辆的过程发生了交通事故,那么该驾驶员是不能因为不想受到行政处罚等的原因,就选择逃逸的。这是由于若是驾驶员肇事后逃逸,可能会被认定为是事故的全责方,而一旦被认定为是全责方,那么将会加重驾驶员可能会受到的处罚。
-
肇事逃逸后自首算逃逸吗肇事车辆负全责吗
483人看过
-
肇事逃逸负全责判刑几年?
214人看过
-
违停肇事逃逸负全部责任吗,怎么认定交通肇事逃逸
128人看过
-
暴雨天微碰肇事逃逸,要负全部责任吗?
287人看过
-
肇事逃逸有可能不知情吗
259人看过
-
肇事逃逸全责还是无证全责?
401人看过
交通事故处理的程序如下: 1、立即停车、保护现场。 2、抢救伤员并报警处理。如果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 3、接到当事人或其他人的报案之后,按照管辖范围予以立案。 4、交管部门受理案件后,立即派员赶赴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勘... 更多>
-
谁知道肇事逃逸负事故全责的依据宁夏在线咨询 2023-04-05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
-
肇事逃逸一定是逃逸责任全部负吗宁夏在线咨询 2022-10-10肇事逃逸要承担全责,但是对方当事人在事故中过错的,可以减轻肇事方的责任。《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
-
肇事逃逸,全责,我是不是应该负全责??青海在线咨询 2022-08-23应该是,根据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导致事故无法认定责任的,由逃逸者承担全部责任。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本身是一种很严重的过错,但并不是逃逸就一定负全部责任。若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交通违法行为,也有过错,则要根据双方的过错对于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来确定交通事故责任。如果无法证明对方当事人有过错,或虽有过错但与交通事故无关,或者因逃逸导致现场被破坏,无法查证交通事故事实,
-
肇事逃逸方是否负全责云南在线咨询 2023-09-021、交通肇事逃逸的,一般由逃逸者承担全部责任。 2、如果有证据证明对方有过错的,依据过错程序承担责任。 3、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一)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 (二)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
-
交通肇事逃逸者应负全责还是主要责任台湾在线咨询 2022-10-25是否涉嫌刑事犯罪需要结合案件情况具体分析。建议及时委托律师介入,通过会见当事人以及阅读卷宗,争取取保候审以及进行无罪、罪轻的辩护,最大限度的维护你们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