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产社保有生育险可以报销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20 15:26:11
269 人看过
一、流产社保有生育险可以报销吗
对于因疾病不宜继续妊娠、为预防先天性畸形或遗传性疾病而需终止妊娠者情况下实施的人工流产是可以提出生育保险报销的,而对于非法律规定只是个人避孕失败意外妊娠而实施的人工流产就不能申请生育保险报销。符合条件的,带好相关材料到当地的社保局报销即可。
二、产后生育报销流程
产后社保报销流程如下:
1.生育保险待遇由用人单位在职工产后或手术后18个月内,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申办时应填报《职工生育待遇申领表》,并提供以下资料: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核发的生育证明;生育医疗证明、门诊病历、出院小结、计划生育手术记录等原始材料;婴儿出生证。
2.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对用人单位提供的资料进行审核,在审核完成后将生育保险费用拨付给职工所在用人单位,并且由用人单位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生育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发给职工。
3.需要注意的是,用人单位未按规定为职工办理生育保险参保手续的,职工发生的生育保险费用,由用人单位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生育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
4.报销需要带的材料有:医疗费用申报单;本人身份证或社会医疗保障卡;本人有银联标志的银行卡;本人的病历本等等。
三、生育险报销多久到账
在报销生育险后,一般在三个月左右会到账。报销所需的材料则有职工的身份证明、用人单位的营业执照、劳动合同、计划生育证明、婴儿的出生、死亡或流产证明等。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人流生育险可以报销吗,人流产医保报销流程
410人看过
-
生育保险缴纳多长时间可以报销,生育保险报销流程
432人看过
-
重庆产检社医保支付还可以报销生育保险吗
368人看过
-
异地生产生育保险可不可以报销
316人看过
-
生育保险男方报销可以吗?
442人看过
-
朋友异地生产生育保险可以报销吗?怎么报销?
223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生育险产检可以报销吗报销的流程重庆在线咨询 2022-07-141、所需材料:《结婚证》原件及复印件一份《生育服务证》原件及复印件一份婴儿出生证明原件及复印件一份医学诊断证明书原件及复印件一份《申领生育津贴人员信息登记表》一式两份(须用黑色签字笔填写)。注:以上复印件必须用A4纸。 2、提交时间:每月1-10日(婴儿出生后的2个月后办理)。 3、经办流程:单位经办人持以上材料上报社保中心,受理审批后30个工作日支付生育津贴费用。
-
男方有生育保险可以报销吗,男方生育险报销报北京在线咨询 2022-04-02男方有生育险可以享受报销。男职工生育保险报销条件: 1、男职员连续参保并足额缴费满12个月以上; 2、符合国家及省市计划生育政策; 3、生育前已按规定在计划生育管理部门登记并接受有关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4、其配偶未就业且未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 5、其配偶生育前已办理失业登记或取得统筹地区规定的其他未就业证明。满足以上条件的男职工在配偶生育时,可享受生育保险报销待遇。男职工生育保险报销标准:男职工
-
生育保险报销流程生育保险报销医保重庆在线咨询 2022-04-13生育保险报销流程,是指用人单位及职工本人就女职工在生育期间的生育医疗费、生育津贴等费用,男职工在配偶生育期间的看护假假期津贴向统筹地区生育保险基金报销的程序。用人单位需要提交的申报材料: 1、社会保险登记表; 2、参加基本养老、工伤和生育保险人员增减表; 3、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工伤和生育保险申报汇总表。
-
生育保险流程以及报销广东在线咨询 2022-05-07一、生育保险待遇申领 1.申请人提供资料: a、计划生育证明(即准生证) b、新生儿出生医学证明(即出生证)或户口簿 c、诊断证明(生产医院开的生产证明,出院时开的)、费用凭据(出院时打印的) d、本人身份证(代办的提供代办人本人身份证原件) e、属异地或境外难产提供住院费用明细 f、属异地或境外剖腹产提供: (1)手术证明 (2)费用凭据 二、到医疗生育待遇审核部门办理(社保局) 三、符合条件即
-
当事人可以凭社保生育保险报销单吗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8-24我国生育保险待遇主要包括两项。一是津贴,二是生育医疗待遇。 1、生育医疗费。女职工生育的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和药费由基金支付。超出规定的医疗业务费和药费(含自费药品和营养药品的药费)由职工个人负担。女职工生育出院后,因生育引起疾病的医疗费,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其它疾病的医疗费,按照待遇的规定办理。女职工产假期满后,因病需要休息治疗的,按照有关病假待遇和医疗保险待遇规定办理。 2、生育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