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拘留是警察治安管理处罚权中的一项重要权力,也是警察行政权的一项特殊权力,其特殊性在于:行政拘留是(短期)剥夺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是其他行政机关不能行使的权力。由于其本质是剥夺人身自由,行使权力不当或违法行使便直接侵犯当事人的人身权利,因而对行政拘留权的监督或控制尤显重要,本文重在论证行政拘留之检察监督。
一、行政拘留监督的意义
1.行政拘留适用的广泛性。从《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章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和处罚设定的条文看,这一章共计54条,只有3个条文未设行政拘留,设行政拘留的条文占94%;与罚款相比较,该章有9个条文未设罚款,设立罚款的条文占83%。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及其处罚设定的具体的条、款、项来看,共计127项,可直接适用行政拘留(含单处拘留和可以直接选择拘留)的84项,占处罚总项的66%,可直接适用罚款(单处罚款和可以直接选择罚款)的32项,占处罚总项的25%,大量的罚款措施只能和行政拘留并处,因而行政拘留是治安管理处罚的主要处罚种类,罚款则处于附加罚的地位。
2.行政拘留适用的随意性。行政拘留期限为1日以上15日以下,合并执行不得超过20日。为了限制行政拘留过大的自由裁量权,立法上将行政拘留期限设定为三种幅度:1日以上5日以下,5日以上10日以下,10日以上15日以下,也即适用行政拘留自由裁量的时限为1日至5日内、5日至10日内或者10日至15日内,不能在1日至15日间自由裁量,似乎在期限上控制了自由裁量权。殊不知,在《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及其处罚的设定上,几乎每个条文都规定根据不同情节采用不同处罚种类和幅度,而这些情节轻重的判断,由执法人员自由裁量,如该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这里的情节较重指什么,法条没有规定,执法人员自然要自由裁量,因此,在立法上限制行政拘留自由裁量的幅度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行政拘留适用的随意性。
由于上述原因以及行政拘留涉及人身自由权,对行政拘留予以监督成为当务之急。
二、当前行政拘留监督与控制的不足
行政拘留作为治安管理处罚种类的一种主要形式,《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其行使也设定了监督和控制,主要有:
(1)决定权的控制,行政拘留处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决定,派出所作为查处治安案件的最主要的基层机构没有行政拘留决定权;
(2)被处罚人有申请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通过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监督行政拘留权;
(3)被处罚人有申请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的权利,通过暂缓执行行政拘留,防止违法行使行政拘留而侵犯当事人的人身权。
纵观这种监督控制,笔者认为存在诸多不足。首先,上述(2)中的监督和控制基本上限于事后监督的范畴,申请复议和行政诉讼都是法律救济中的事后救济。其次,上述(3)中的暂缓执行,同样也是一种事后的补救措施,且暂缓执行行政拘留是附条件的,其条件包括两个:一是公安机关认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不致发生社会危险,即是否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由公安机关自由裁量;二是提出担保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保证金标准是每日二百元,对于家境贫寒的人,因不能交纳保证金而可能放弃申请暂缓执行。三是目前的听证程序未将行政拘留纳入其中。众所周知,自引进听证程序后,行政处罚即非常重视这一监督较重行政处罚的程序,《行政处罚法》曾专节规范听证程序,《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十八条也规定:公安机关作出吊销许可证以及处二千元以上罚款的治安管理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权要求听证而听证已将行政拘留排除在外。最后,虽然《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办理治安案件,不严格执法或者有违法违纪行为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行政监察机关检举、控告;收到检举、控告的机关,应当依据职责及时处理。此处的监督同样是一种事后监督,实质上也并非对行政行为本身的监督,而且这种监督如何进行,本条只是一个原则性的规定,并没有具体内容。
笔者认为,在当前立法一时不能完善的情形下,对行政拘留只能加强检察监督。
三、行政拘留检察监督之建立思考
分权制约理论是行政拘留检察监督的直接理论基础。我国不采取三权分立制度,但同样实行权力制约,权力制约原则主要表现为监督原则。当前我国已形成权力机关监督、司法监督、行政机关内部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等监督体系,但针对行政权的日益扩大,检察监督还有许多盲点,行政拘留便是其中之一。
法律监督是一个系统工程,系统中各要素相互联系,发挥良好的作用才是法律监督系统的根本。笔者认为,行政拘留检察监督各要素,应包括检察监督依据、检察监督原则、检察监督内容、检察监督程序和检察监督方式等五项要素。
笔者认为,当前情况下行政拘留检察监督可单独规定,这种规定应与《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衔接。检察机关收到检举、控告后行使监督权。行政拘留检察监督内容包括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主要是对证据是否确实充分(违法事实是否清楚),案件定性是否准确,适用法律是否正确,行政拘留处罚是否明显不当,当事人权利的行使是否予以保障实行法律监督。行政拘留检察监督程序主要有受理、审查和决定,当事人可以在自己得知将被拘留处罚时(即治安管理处罚的告知阶段)提出申请,检察机关收到申请后认为符合法定条件即可受理、审查和决定。
-
全面加强检察机关行政诉讼监督
282人看过
-
检察院如何对刑事拘留进行监督
349人看过
-
行政强制执行如何检察监督
253人看过
-
加强检察职权行为过程监督
292人看过
-
行政检察监督范围
336人看过
-
加强对检察机关执法监督的思考
164人看过
行政拘留是公安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采取限制其人身自由的惩罚措施。我国《行政处罚法》第8条将行政拘留确认为一种处罚形式。在我国,只有县级以上的公安机关才能采取行政拘留措施。... 更多>
-
刑事拘留检察监督的含义湖北在线咨询 2022-06-30刑事诉讼中的拘留,称为刑事拘留。它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遇有紧急情况,暂时限制罪该逮捕的现行犯或重大嫌疑人的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方法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4条的规定,我国民事诉讼中的检察监督原则有以下两个含 义: 1.检察监督的对象是法院的审判活动,不包括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活动。 2.检察监督的方式为事后监督。即法律文书生效后,如果检察院认为确有错误,可以依法提出抗诉,要求法院通过再审程
-
检察院对行政案件有哪些监督山东在线咨询 2023-11-091、检察院可以通过提出检察建议或者提出抗诉的方式来对行政诉讼案件进行监督。其中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可以依法提出抗诉;而同级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依法向同级的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九十三条 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本法第九十一条规定情形之一,或者发现调解书损害国家
-
行政检察监督的范围江西在线咨询 2022-05-1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人民检察院行政诉讼法监督规则(试行)》的相关规定: (一)行政检察监督案件查办范围:对行政生效判决、裁定、调解书的结果进行监督;对行政审判程序中的违法行为进行监督;认为人民法院执行活动存在违法情形的;对行政诉讼支持起诉;对行政机关不当履行职责的监督。 (二)行政检察监督的案件来源: 1、当事人向人民检察院申请监督; 2、当事人以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向人民检
-
论公民监督对行政监察的推动作用如何加强对国家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天津在线咨询 2022-03-04论公民监督对行政监察的推动作用如何加强对国家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公民监督与行政监察在对国家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中,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各有侧重,相互补充。加强公民监督,对于推动行政监察,防止政府权力错位、变异,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公民监督与行政监察在监督本质上具有一致性。“主权在民”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个基本原则。政府是公众的代理人
-
纪检监察机关应当如何加强对干部公款行为的监督检查?湖北在线咨询 2022-03-16纪检监察机关应当加强对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的监督检查,受理群众举报和有关部门移送的案件线索,及时查处违纪违法问题。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巡视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加强对有关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情况的巡视监督。第五十叁条财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党政机关预算编制、执行等财政、财务、政府采购和会计事项的监督检查,依法处理发现的违规问题,并及时向本级党委和政府汇报监督检查结果。审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