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终审制度的适用研究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5-07 15:32:12 342 人看过

近年来,我国劳动争议案件数量逐年增加,特别是《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呈突增趋势。然而,中国过去对劳动争议案件采取“一审二审”和“一审再审”的模式,导致劳动争议案件处理周期长,劳动者维权成本高。特别是在用人单位恶意拖延诉讼的情况下,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法律保护。学术界和实务界批评了上述制度的弊端,呼吁改革现行劳动争议解决制度,建立高效、快捷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为了提高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效率,及时维护劳动者权益,中国于2007年12月29日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以下简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仲裁法》),对小型标准劳动争议案件实行有限终裁,即不允许用人单位提起诉讼,以防止拖延诉讼时间,降低劳动者权益保护成本,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但《劳动仲裁法》仅用第47条、第48条、第49条三条勾勒出最终仲裁制度的基本框架,导致缺乏具体的司法操作规则,使劳动者在申请仲裁和司法实践中无所适从,极大地损害了该制度的价值。本文主要研究了劳动争议终审制度适用中涉及的案件适用范围、用人单位的反诉和上诉权、索赔和仲裁裁决事项的终局性和非终局性、劳动者的诉讼和用人单位的撤销申请,对劳动者的执行申请和用人单位的撤销申请,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对劳动仲裁法司法解释的制定有所裨益。《劳动仲裁法》第47条规定,下列劳动争议,除本法另有规定外,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该裁决自作出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1)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赔偿、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12个月的争议(2)工作时间争议,因执行国家劳动标准而导致的休息和休假、社会保险等。”从这一规定不难看出,工人只能向劳资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对上述事项进行“终审”。但是,该条的适用条件在法律中没有明确规定,这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在适用法律时感到困惑。在实践中,由于用人单位的管理和用工不规范,往往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当员工与用人单位就上述事项发生争议,并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终审时,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将因劳动关系不明确而不知所措。如果我们先对劳动关系的存在进行审查,在确定劳动关系存在时作出最终裁决,将有助于保护劳动者的权益,提高解决劳动争议的效率。但是,直接审查劳动者未提交的请求,违反司法被动原则,对用人单位不公平;如果要求劳动者撤回诉讼,应当先申请确认劳动关系,确认劳动关系后再申请适用于最终仲裁的仲裁申请。当工人不撤回诉讼时,仲裁委员会将取消该案件,因为该案件不符合受理条件,这有利于实现形式公正,但违反了建立终审制度的目的和价值。因此,笔者认为,仲裁委员会可以作出暂停裁决的决定,然后通知劳动者申请确认劳动关系,或者通知用人单位否认劳动关系。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仲裁委员会将审查并决定是否存在劳动关系。有劳动关系的,仲裁委员会可以直接适用一审终局仲裁规则作出裁决;如果不存在劳动关系,仲裁委员会应作出撤销案件的裁决。

(二)标的金额的确定模糊。

<《劳动仲裁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对于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金额的争议,经济补偿或12个月内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的补偿”,12月的标准是指上述项目的一个金额还是总金额?如果这个问题不能明确界定,无疑会影响劳动争议案件终审规则的适用范围,,最终影响工人的权利广东省制定的《劳动仲裁法》和《劳动合同法》实施细则规定,如果分项金额不超过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12月份金额,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裁决为终局裁决。但是,上海高院制定的"关于劳动争议若干程序问题的意见"规定,,双方申请仲裁时,应以每次请求的总金额为标准,确定工人申请的事项是否属于一审仲裁的最终事项。全国人大法律工作委员会行政法办公室副主任也持同样观点,认为应当以被请求标的物的总金额作为判断标准。笔者认为,如果按项目计算的金额不超过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金额,则以仲裁裁决为最终裁决更为合理。因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劳动者报酬水平的不断提高,劳动争议标的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案件越来越少。因此,以12个月内不超过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总金额为标准,将使劳动争议终审制度保护劳动者的范围越来越窄,导致该制度名不副实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31日 07:0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劳动争议调解相关文章
  • 我国劳动争议仲裁中适用的有关制度
    一、劳动争议仲裁制度概述我国仲裁制度发展史上,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出现最早。1928年6月9日,国民党政府颁布《劳动争议处理法》,1933年,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颁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以及建国初期,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都在逐步发展和完善。1955年7月以后,由于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由信访部门承担,劳动争议处理机构陆续被撤销,导致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中断。直到1987年7月,国务院颁布了《国营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暂行规定》,标志着中断30多年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得以恢复。二、劳动仲裁制度是处理劳动争议的重要手段。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在查明事实、明辨是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居中公断,依法做出相应裁决的活动。劳动仲裁是处理劳动争议的重要手段和主要方式,是劳动争议处理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劳动争议仲裁有以下特点:(1
    2023-04-28
    255人看过
  • 《劳动争议仲裁法》将增设"一裁终审"制度
    近年来,劳动争议纠纷以每年约20%的速度递增,已严重影响到我国劳动关系的和谐。关系到每一个劳动者切身利益的《劳动争议仲裁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在10月24日开始举行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上进入二审。草案中增设的三类特殊案件一裁终审制度,将大大缩短劳动者的索赔之路,成为他们的维权福音。新闻故事这是一条漫长的工伤索赔路,一起简单的工伤案件,历经工伤认定、伤残鉴定、劳动仲裁、一审二审诉讼等法律程序,历时400多天,才得到解决。故事的主人公早已身心疲惫34岁的陈平,四川人,2004年5月进入广东一家电机厂当电焊工,双方订有劳动合同。2006年3月5日,因工伤事故,陈平左眼受损,左臂骨折。同年5月,陈平向所在区劳动局申请工伤认定,被确认为工伤、8级伤残。同年6月,陈平向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依法支付工伤赔偿金等费用。2007年1月,仲裁委裁决后,用人单位不服
    2023-04-22
    430人看过
  • 劳动争议解决中的几个难题研究
    [关键词]劳动争议案件仲裁定性申请。目前我国处理劳动争议有两个直接的法律依据。一是劳动法,;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以下简称《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此外,还有原劳动部《关于实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根据上述法律、法规、意见和解释,现阶段中国各劳动争议解决机构受理的劳动争议范围包括:①中国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员工之间的劳动争议;②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与本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之间的劳动争议。具体而言,它包括以下争议:①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形成劳动关系后发生的争议;③工人退休后,由于养老金、医疗费、工伤保险福利和其他社会保险费的追缴,与未参与社会保险统筹的原用人单位发生纠纷。目前,司法实践中对劳动争议范围的界定和准确定性主要涉及以下
    2023-05-07
    499人看过
  • 劳动争议仲裁是一审终审制吗
    依据我国劳动争议仲裁法的规定,劳动仲裁实行的是一裁终裁制度,对劳动仲裁的裁定结果不服的,不能申请再仲裁,只能向法院提起劳动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第二十九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第四十八条劳动者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争议超过仲裁时效怎么办1、根据
    2023-04-27
    72人看过
  • 劳动争议仲裁是一审终审制吗
    依据我国劳动争议仲裁法的规定,劳动仲裁实行的是一裁终裁制度,对劳动仲裁的裁定结果不服的,不能申请再仲裁,只能向法院提起劳动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第二十九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第四十八条劳动者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争议超过仲裁时效怎么办1、根据
    2023-04-17
    124人看过
  • 行政复议第三人制度研究
    行政复议第三人
    内容提要:行政复议中的第三人与申请人、被申请人同属于行政复议当事人范畴,与复议案件有利害关系,为维护自己利益而参与复议程序,承有复议权利与义务的人。行政复议第三人应具备的三个条件:(一)行政复议第三人必须与申请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二)第三人参加的是已经开始的行政复议。(三)必须经过行政复议机关批准。第三人在行政复议中有独立的法律地位。第三人在行政复议程序中既不同于申请人,又不同于被申请人,也不依附于申请人或者被申请人,而具有自身独立的法律地位和权益追求,其行为不受申请人或者被申请人的约束,其产生的法律后果由其本人承担。行政复议中的第三人的种类主要有:(一)作为行政主体的第三人与作为行政相对方的第三人。(二)有独立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与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第三人参加行政复议的方式既可以由行政复议机构通知参加,也可以由第三人申请参加。本文主要围绕行政复议中有关第三人的情况进行探讨
    2023-04-24
    100人看过
换一批
#民事调解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劳动争议调解是指在劳动争议发生后,由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对争议进行调解的过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通常由用人单位或工会组织派代表组成,也可以由第三方机构组织成立。 在调解过程中,律师可以作为调解员参与调解过程,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和指导,帮助当... 更多>

    #劳动争议调解
    相关咨询
    • 劳动争议争议案件是否适用时效为终止?
      西藏在线咨询 2021-11-05
      劳动争议案件申请仲裁的时效期为一年。仲裁时效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中止的,从中止时效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仲裁时效期。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仲裁时效期限制。
    • 两审终审制度对诉讼程序适用的程度有哪些
      海南在线咨询 2021-04-15
      两审终审制是指一个刑事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判即告结束的制度。刑事诉讼法第10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根据这一规定,对于人民法院作出的第一审刑事判决或裁定,被告人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人民检察院认为有错误的,可以提起抗诉;但对于第二审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和裁定,被告人不服的不得再提起上诉,同级人民检察院也不得提起二审抗诉,除死刑案件外,二审判决或裁定一经作出立即发生法律效力。
    • 两审终审制度对诉讼程序适用的程度是什么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5-24
      两审终审制是指一个刑事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判即告结束的制度。刑事诉讼法第10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根据这一规定,对于人民法院作出的第一审刑事判决或裁定,被告人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人民检察院认为有错误的,可以提起抗诉;但对于第二审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和裁定,被告人不服的不得再提起上诉,同级人民检察院也不得提起二审抗诉,除死刑案件外,二审判决或裁定一经作出立即发生法律效力。
    • 劳动合同解除制度研究内容是哪些?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8-06
      根据规定劳动合同解除制度研究标准如下: 《劳动合同单方解除制度研究》通过对劳动合同单方解除基本理论的研究和对外国劳动合同单方解除制度的考察,分析了我国劳动合同单方解除制度与劳动含同期限制度之间的关系,总结了我国劳动合同单方解除制度的主要矛盾,提出了区别适用理论和岗聘分离理论,并结合国情系统重构了我国的劳动合同单方解除制度,为我国劳动合同单方解除制度的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新的制度。
    • 劳动争议的适用范围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6-24
      劳动争议范围主要包括: 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已形成劳动关系后发生的纠纷;劳动者退休后,与尚未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