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申请认定书
申请人:马**,男,汉,1965年4月22日出生,身份证号:*****0219650422****,家庭住址:四川省**市**区**乡**村**组**号,联系电话:1357989****。
被申请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住所地:乌市**区**栋**段*层商铺*号,联系电话:0991-8759*****705713***。
负责人:厉**
请求事项:
请求劳动仲裁委确认申请人和被申请人之间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事实和理由:
2014年4月28日,申请人到被申请人位于**市**西街**巷**项目部,从事木工的工作,被申请人未与申请人签订劳动合同。2014年*月*日上午10:00左右,刮起了大风,申请人被大风刮起的一块木板砸到右腿上,工友崔**及其他工友将申请人送至解放军第**医院就诊,经该医院诊断为右侧胫骨中下段骨折;右侧小腿皮肤软组织挫伤。
出院后,申请人多次与被申请人协商做伤残等级鉴定,被申请人以各种不正当理由拒绝在工伤认定申请表盖章,申请人无奈特向贵委申请仲裁,确认与被申请人之间的劳动关系。
此致
**市****区劳动仲裁委
申请人:
2014年6月日
一、申请劳动关系认定到哪个部门?
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依法所确立的劳动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一般来说,劳动合同就可以表明劳动关系;如果没有劳动合同的,可以到县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认定劳动关系。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1、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2、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3、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4、考勤记录;
5、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
劳动者请求确定劳动关系怎样写仲裁申请书?
375人看过
-
认定劳动关系的仲裁申请书怎么写,法律规定有哪些?
349人看过
-
认定劳动关系申请书内容有哪些?
303人看过
-
劳动关系确认申请出文书吗
238人看过
-
仲裁要求恢复劳动关系申请书怎么写?
276人看过
-
申请人死亡了怎么确认劳动关系,劳动关系确认方式
425人看过
-
如何撰写劳动关系认定申请书?香港在线咨询 2024-12-22申请人: 申请事项:确认被申请人与申请人之间存在劳动关系。 事实和理由: 年月份,申请人通过被申请人处工作,被安排做,月工资为元,双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同年月日,申请人在上班时发生事故,造成受伤。事故发生后,单位未给申请人缴纳工伤保险,也不为申请人申请工伤,导致申请人无法享受工伤待遇,给申请人造成重大伤害及损失。 申请人认为,被申请人的行为违反了《劳动合同法》、《工伤保险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致
-
申请确认劳动关系起诉状书如何写?台湾在线咨询 2022-07-171,劳动纠纷中,劳动仲裁程序前置。即必须经过劳动仲裁,对裁决不服的再到法院提起诉讼。 2,向法院提起确认劳动关系诉讼,需要递交起诉状。 3,起诉状中应当包括: (1)原告、被告的个人信息,被告为法人的,应当列明法定代表人信息; (2)诉讼请求,请求法院确认劳动者与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 (3)事实与理由,着重写明事情发展经过。提出支持诉讼请求的理由; (4)证据及清单,针对提出的事实与理由提交相关的
-
申请确认劳动关系是否需要提交劳动关系书湖北在线咨询 2022-07-09需要看情况,如果是劳务仲裁的话,劳动关系确认是劳动仲裁的前置程序,是具有“劳动关系争议提出书面仲裁申请”的前提条件的。如果不是劳务仲裁,则不一定要存在劳务关系。根据劳动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21〕12号)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2)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
-
关于劳动关系确认申请书的问题陕西在线咨询 2023-03-26证明事实劳动关系,参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二、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四)考勤记录; (五)其他劳动
-
劳动关系确认申请书格式是什么广东在线咨询 2022-06-26劳动关系确认申请书 申请人:姓名,性别,民族,身份证信息,出生年月日:家庭地址:联系电话。 被申请人:用人单位名称(营业执照及其他有效证照核定名称为准):单位住所地:(原则上以营业执照上登记注册信息为准)。 法定代表人:(姓名及职务信息、联系电话)。 请求事项:请求事项必须建立在具备客观事实及法律依据基础上,要客观实际。(仲裁请求应当明晰、合理,可以有多项仲裁请求,按行隔开)。 事实与理由:说明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