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挪用公款罪和挪用公款罪的界限
我国《刑法》中所规定的挪用公款罪与非罪的界限如下,关键是看该挪用公款行为,是否属于法定的挪用公款罪范围。如国有公司、企业工作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
公款挪用罪数额判定依据解析
180人看过
-
挪用公款罪与贪污罪在司法实践中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183人看过
-
挪用公款罪的追诉期限,挪用公款罪的量刑依据是什么
462人看过
-
判断入室行凶罪行的依据
197人看过
-
行贿罪定罪数额的判断依据
200人看过
-
公款挪用罪共犯的认定依据有哪些?
107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区分挪用特定款物罪与一般挪用行为的依据福建在线咨询 2025-01-07一般挪用行为和挪用特定款物罪在客观方面都表现为故意违反财经管理制度和挪用行为,主观方面都是出于直接故意。然而,这两种犯罪在性质上存在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犯罪客体不同。挪用特定款物罪侵犯的是特定款物的所有权和特定款物的专款专用制度,而一般挪用行为则涉及更广泛的资金挪用。 2. 犯罪对象不同。前者的犯罪对象只能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资金,而后者则必须是用于救灾、抢险、防汛
-
挪用公款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挪用公款罪的判刑依据和犯罪构成是什么重庆在线咨询 2022-01-111、国有企业的,构成挪用公款罪;非国有企业的,构成挪用资金罪。 2、每月挪用1次,80次,就是说4万元,挪用了6年半的时间;无论是数额,还是时间,均构成犯罪。 依据是,《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挪用公款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
-
公款挪用时间判断宁夏在线咨询 2025-01-21首先,关于挪用资金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情况,判断起算点应为挪用行为实施完毕之日。只要财物脱离了本单位的控制,单位对资金的占有、使用和收益权都将受到侵害。 其次,针对挪用资金超过三个月未还的中三个月,应将结算点定为实际归还之日。
-
法律依据如何认定挪用公款罪?澳门在线咨询 2022-04-25挪用公款罪怎么认定?挪用公款与借贷公款的认定借贷公款是一种合法的借贷行为。单位与单位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只要办理了必要的借款手续(借款合同),符合法律、法规政策规定,都可以相互借用款项。其特点在于:一是合法,二是自愿,三是用途合法。这三点,正是挪用公款所不具有的,但其却具有未经合法批准,擅自动用公款的特征。故挪用者与公款所有者之间不存在合法的借贷关系。所谓借贷公款行为,是指单位负责人或经管财务人
-
挪用特定款物罪判处的依据是哪些?山东在线咨询 2022-07-26根据刑法第273条:挪用特定款物罪,是指违反特定款物专用的财经管理制度,挪用国家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