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拘留期间盗窃罪是否会受到判决
盗窃刑事拘留不一定会判刑。一般在行为人被拘留的24小时内,公安机关会依法对拘留人讯问,如果不涉嫌犯罪,不应当拘留,则会立即释放,并发给释放证明。而涉嫌犯罪的,将会继续刑事拘留的,案件会进入刑事程序和审判程序,法院经行为人的具体情况,判定其是否判刑。刑事拘留只是刑事诉讼程序中的强制措施。
二、盗窃罪多久会被判决
一般在二个月内。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
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三、盗窃罪的成立条件是什么
1.盗窃罪的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侵犯的对象,是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一般是指动产而言,但不动产上之附着物,可与不动产分离的。
2.盗窃罪的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所谓窃取,是指行为人违反被害人的意志,将他人占有的财物转移为自己或第三者(包括单位)占有。
3.盗窃罪的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16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能构成。
4.盗窃罪的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二章 侦查 第十节 侦查终结 第一百五十八条 下列案件在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的期限届满不能侦查终结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二个月:\n(一)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n(二)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n (三)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n(四)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
-
盗窃罪遭拘留后是否还有判决
341人看过
-
盗窃700元会受到怎样的处理?是否会拘留?
165人看过
-
拘留后是否会对盗窃罪进行判刑
186人看过
-
醉驾罪行:拘留期间是否还会判决坐牢?
238人看过
-
盗窃罪从拘留到判刑是怎样的
95人看过
-
盗窃罪拘留判的机会大吗
259人看过
-
母亲因盗窃被拘留,政审是否会受到影响?福建在线咨询 2024-12-18在政治审查过程中,审查人员将重点关注考生及其亲属的社会关系、品德以及相关法律责任等方面的问题。如果家庭成员曾被判有盗窃重罪并已受过刑事拘留,通常被视为不符合政治审查资格要求。政治审查关注个人以及直接或间接与自己密切相关的亲属的社会关系和道德规范,以及他们是否曾有过任何违法违规行为。如果直系亲戚或对其有重大影响的旁系亲戚曾面临死刑判决或目前仍处于服刑期,这通常会被认定为政治审查不合格的理由。 如果
-
盗窃逃到拘留所的是不是盗窃罪北京在线咨询 2022-03-18不属于【盗窃罪】 一、概念 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窃取他人占有的数额较大的财物,或者多次盗窃的行为。 二、处罚 根据本条规定,本罪有4个量刑幅度,即: 1、犯本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所谓“数额较大”,根据《解释》是指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5百元至2千元以上。盗窃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其数额较大的起点为25份。另外,根据《
-
盗窃时留有指纹,是否会影响到法律判决?浙江在线咨询 2024-12-19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犯罪嫌疑人口头否认其罪行,只要案情确凿且证据充分,其涉及的盗窃行为仍然可以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得出确切的结论。而该枚指印可以充分证明涉案人员在实施盗窃过程中所留下的痕迹,由于指纹具有极高的独特性和可信度特点,无疑是证言中最为可靠的证据之一。因此,基于强调证据真实性的重证据不轻信口供原则,应认定此宗盗窃案成立。
-
受到盗窃罪刑事拘留该怎么处理?宁夏在线咨询 2022-02-201、盗窃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涉嫌刑事犯罪,被刑事拘留,家属应该及时委托律师帮助会见、了解客观案件情况,申请取保候审,根据案件情况替他作无罪或罪轻辩护,争取从轻量刑或缓刑。
-
受到盗窃罪刑事拘留后如何探视?湖南在线咨询 2023-06-05被刑事拘留时律师可以探视,但是家属不可以探视。如触犯刑法,被检察院起诉,需要判刑入狱。关押期间,除律师外一般不许他人会见,也不能使用通讯工具。在刑事拘留期间犯罪嫌疑人家属是不允许会见犯罪嫌疑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