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保持镇定,严格按照以下五个步骤正确处置:立即停车采取安全保护措施保护现场迅速报警或“私了”立即疏散。
第一步:立即停车。
车辆驾驶人员发生交通事故或者怀疑发生交通事故,应当立即停车。
【注意】
发生交通事故是否立即停车涉及到事故责任的认定:
1、发生交通事故后没有立即停车,本来不负事故责任或者只负事故较轻责任,有可能被认定为较重事故责任。如,因为没有立即停车而被交警部门认定为没有采取紧急制动措施而负事故责任或者负事故较重责任。
2、发生交通事故后没有立即停车,有可能被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离事故现场或交通肇事逃逸:
交通肇事后逃离事故现场属于严重违规行为,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且致1人以上重伤即构成交通肇事罪(普通交通肇事需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且致3人以上重伤才能构成交通肇事罪)。
交通肇事逃逸属于加重处罚情节,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普通交通肇事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二步:车辆驾驶人停车后,应当立即采取以下安全保护措施:
(1)拉紧手制动;
(2)关闭电源,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夜间还应当同时开启示廊灯和后位灯);
(3)设置警告标志牌。
【注意】
停车后采取安全保护措施可以有效防止次生事故发生。车辆驾驶人停车后采取安全保护措施是否得当,对次生事故责任认定至关重要。
警示牌设置的距离要求为来车方向50米至100米处;高速公路要求在150米以外。因警示牌设置距离不够(甚至只差一两米)导致次生事故而被认定负事故责任的并不少见。因此,当事人在不能准确判定距离的情况下,应当尽量将警示牌设置远些。
第三步:保护现场。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是指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并留下后果的具体场地和空间范围。
(1)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当事人必须使用肇事车辆将伤者送往医院,应当在路面上标明肇事车辆的位置和伤者倒地的位置。
(2)对于“私了”的轻微交通事故,当事人应当填写并签字确认交通事故协议书“事故事实”、并对现场拍照或者标划事故车辆现场位置后再撤离现场,避免先行撤离现场后赔偿协商不成无法认定事故现场和事故责任。
【注意】
交通事故现场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勘验现场、分析事故原因、认定事故责任和处理交通事故的最重要依据;是认定当事人事故责任的关键。
当事人逃逸,造成现场变动、证据灭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无法查清交通事故事实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
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不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能否查清交通事故事实,均承担全部责任;
当事人未保护现场导致无法查证交通事故事实的,没有特殊情况,一般由机动车一方对非机动车一方或者行人承担全部责任。
第四步:迅速报警或者“私了”。
(1)对于依法不能“私了”(包括依法不得“私了”和无法达成“私了”协议)的道路交通事故,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等待交警处理。
(2)对于依法可以自行协商处理“私了”的道路交通事故:
a.当事人在签字确认“事故事实”并保留拍照或者划标现场事故现场位置后,可以撤离现场自行协商赔偿事宜;
b.对于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撤离现场前应当先签字确认“事故事实”)再进行协商赔偿事宜。
【注意】
对于不能“私了”的交通事故,当事人应当迅速报警,等待交警处理。
对于依法“私了”的交通事故,当事人撤离事故现场前必须先签订确认“事故事实”,避免撤离现场后对方翻脸不认,导致事故责任无法认定。
第五步:立即疏散。
由驾驶人员或者车上其他人员(驾驶员死亡或者无法行动的)组织疏散,防止次生事故。
最后,出险后当事人应当在48小时内或者保险合同约定时间内向保险公司报案,即通知保险公司发生了保险事故。否则,因未及时报案,导致保险公司对事故的保险责任、损失无法认定时,保险公司有权拒赔。
交通事故伤残后续护理期限有哪些规定
交通事故伤残后续护理期限有以下规定:《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一条规定,护理期限应计算至受害人恢复生活自理能力为止。受害人因残疾不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的,可以根据其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护理期限,但最长不超过二十年。
-
推措施改进交通事故处理
73人看过
-
交通事故处理八种必备措施
337人看过
-
交通事故认定结果的处理措施
424人看过
-
应采取哪些措施处理交通事故
126人看过
-
处理车辆保险失效后的交通事故应急措施
262人看过
-
2022年噪音管理措施
382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医疗事故鉴定后续处理措施香港在线咨询 2024-11-08卫生部针对医院不配合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现象发表声明,表示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委托医学会直接判定伤残等级,并且如果医疗机构违反法律规定不提供相关材料或不配合相关调查,将承担全部责任。 卫生部强调,如果医疗机构未能如实提供相关材料或不配合相关调查,导致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无法进行,患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判定医疗事故等级及责任程度的请求,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委托医学会根据《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对患者人
-
交通事故后的解决措施河北在线咨询 2022-06-09交通事故发生后的解决办法: 1、造成轻微事故的,当事人可以自行协商相关的赔偿事宜并向交通管理部门报告; 2、造成严重交通事故或当事人存在逃逸、无证驾驶、醉驾等情况的,当事人应当立即报警处理。
-
对方不配合交通事故处理措施重庆在线咨询 2024-11-11在遇到交通事故后,如果对方未能积极配合处理相关事宜,则您有权获得交警部门签发的交通事故责任书。利用这一书面证明中的事故责任划分和判定结果,您可以根据个人具体情况将另一方作为被告,并向当地法院提出赔偿要求。待法院作出公正裁决并生效后,如果对方仍然拒绝履行赔偿义务,您可以向法院申请实施强制执行措施。根据我国现行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和相关规定,机动车驾驶人在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他人损害时,应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
-
交通事故后的紧急处理措施有哪些, 当事人发生交通事故后该怎么处理上海在线咨询 2022-03-07交通事故后的紧急处理措施 1、立即停车。 停车后按规定拉紧手制动,切断电源,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如果在夜间发生交通事故还需打开示宽灯和尾灯,按规定设置危险警告标志。 2、及时报案。 当事人应及时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肇事车辆及伤亡情况,打电话(交通事故报警电话:122)或委托过往车辆、行人向附近的公安机关或执勤民警报案。同时可向附近的医疗单位、急救中心求救(医疗急救求助电话:120)。如果事故现
-
交通事故后,肇事者私了后交警的处罚措施宁夏在线咨询 2024-11-09关于肇事逃逸私了的处罚规定如下:若该行为尚未构成犯罪,由交通管理部门对肇事者予以罚款金额为200元至2000元之间的处罚,同时有可能被处以15天以内的行政拘留;若逃逸行为已构成犯罪,则将依法追究肇事者的刑事责任,其中包括吊销其驾驶执照,且在特定情形下,肇事者可能终身无法再次申领驾照。倘若肇事者在私了之后主动投案自首,且交通管理部门认可此种解决方案,那么具体的处罚措施将会依据事故的严重性以及是否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