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克扣工资的处罚规定
企业克扣工资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二、企业辞退员工的工资补偿
在劳动法律关系上,辞退赔偿可以分为依法辞退和违法辞退两类,依法辞退符合法律规定,比如劳动合同期满后,公司决定不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违法辞退违反了法律规定,比如公司辞退孕期、哺乳期的女性员工。
如果是合法辞退,公司只需要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即可,如果是非法辞退,公司应当比照经济补偿金标准的双倍向员工支付赔偿金。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的计算】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n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n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
克扣工资的劳动法规定了哪些处罚措施?
335人看过
-
克扣工资找谁解决?克扣工资的相关法律规定
292人看过
-
农民工工资恶意克扣最新处罚规定是什么
239人看过
-
克扣工资如何处理,克扣工资的法律后果
254人看过
-
企业克扣工资该去哪里投诉
336人看过
-
企业克扣最低工资七大陷阱
102人看过
-
福利企业克扣工资,罚款是怎么处罚的台湾在线咨询 2021-11-12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拒绝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要求用人单位赔偿。用人单位除在规定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外,还应当支付相当于工资25%的经济补偿。用人单位无故拖欠职工工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并承担行政责任:劳动行政部门应当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劳动者按照相当于支付劳
-
企业克扣员工工资的不良影响是什么克扣员工工资会受到什么处罚山东在线咨询 2022-06-17劳动者可以解除合约;支付赔偿金 依据《劳动法》的第五十条得知用人单位是不允许无故克扣或是拖欠员工工资的出现这样的情况,第一时间要与用人单位联系反馈协商,如果协商结果无效,那可以向有关劳动部门投诉 根据《劳动法》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
-
如何确定企业克扣工资数额宁夏在线咨询 2023-08-02所谓“克扣工资”,是指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扣减劳动者应得工资(即在劳动者已提供正常劳动而提下用人单位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应当支付给劳动者的全部劳动报酬。 不包括以下减发工资的情况: (1)国家的法律、法规中有明确规定的; (2)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中有明确规定的; (3)用人单位依法制定并经职代会批准的厂规、厂纪中有明确规定的; (4)企业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相联系,经济效益下浮时,工资必须下浮的(但支
-
怎样认定企业欠薪及克扣工资北京在线咨询 2023-11-28所谓“克扣工资”,是指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扣减劳动者应得工资(即在劳动者已提供正常劳动而提下用人单位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应当支付给劳动者的全部劳动报酬。 不包括以下减发工资的情况: (1)国家的法律、法规中有明确规定的; (2)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中有明确规定的; (3)用人单位依法制定并经职代会批准的厂规、厂纪中有明确规定的; (4)企业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相联系,经济效益下浮时,工资必须下浮的(但支
-
公司扣除了表哥的工资,最多扣多少钱企业克扣工资有规定吗安徽在线咨询 2022-07-21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