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罚则改:法条的适用原则"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29 12:00:14 378 人看过

这段内容讨论了原则上的犯罪和定罪证据不足的案件两种情况下的应对原则。原则上的犯罪是指在案件证据中存在疑问,无法排除合理怀疑的程度,因此应当作出有利于行为人的判断。而定罪证据不足的案件,则应当坚持从无疑罪的原则,依法宣告被告人无罪。对于定罪证据确实充分,但对量刑证据有疑问的情况,应当在量刑时对被告人进行处理。简言之,对于定罪证据不足的案件,应当根据案情采取相应的处理方式,确保公正审判。

原则上的犯罪是指在案件证据中存在疑问,无法排除合理怀疑的程度,因此应当作出有利于行为人的判断。定罪证据不足的案件,应当坚持从无疑罪的原则,依法宣告被告人无罪;定罪证据确实充分,但对量刑证据有疑问的,应当在量刑时对被告人进行处理。

案件证据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案件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同时,证据必须经过法定程序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因此,在办理案件时,必须依照法定程序,充分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并予以审查、核实。只有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结语:在办理案件时,必须依照法定程序,充分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并予以审查、核实。只有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百四十一条

对第一审公诉案件,人民法院审理后,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作出判决、裁定:(一)起诉指控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指控被告人的罪名成立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二)起诉指控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指控的罪名与审理认定的罪名不一致的,应当按照审理认定的罪名作出有罪判决;(三)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无罪的,应当判决宣告被告人无罪;(四)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以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判决宣告被告人无罪;(五)案件部分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应当作出有罪或者无罪的判决;对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部分,不予认定;(六)被告人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应当判决宣告被告人不负刑事责任;(七)被告人是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造成危害结果,不予刑事处罚的,应当判决宣告被告人不负刑事责任;(八)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且不是必须追诉,或者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应当裁定终止审理;(九)被告人死亡的,应当裁定终止审理;根据已查明的案件事实和认定的证据,能够确认无罪的,应当判决宣告被告人无罪。具有前款第二项规定情形的,人民法院应当在判决前听取控辩双方的意见,保障被告人、辩护人充分行使辩护权。必要时,可以重新开庭,组织控辩双方围绕被告人的行为构成何罪进行辩论。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8日 11:1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刑事诉讼法相关文章
  • 货币适用占有改定原则吗?
    一、货币适用占有改定原则吗?从法律上来看,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动产,其特殊性表现在:货币是一种特殊的种类物,在交易上可以互相替换。货币的占有与所有是同一的,简称为“占有即所有”。这一规则具体体现为:第一,货币占有的取得就视为货币所有权的取得,货币占有的丧失即视为货币所有权的丧失。第二,货币一旦交付,将会发生所有权的移转。即使是接受无行为能力人交付的货币,货币所有权也发生移转。因此,以货币作为借贷、保管等合同的标的,一旦一方向另一方交付货币,则将发生货币所有权的移转。货币所有权移转以后,不能再以该货币设定质押。第三,货币在发生占有移转以后,货币的所有人只能请求对方返还一定数额的钱款,而不能够根据物权请求权要求占有人返还原物或返还对原物的占有,也不能要求恢复原状。第四,货币所有权在适用善意取得制度方面具有特殊性。二、要件1、让与人与受让人达成移转动产所有权的合意。一般通过买卖或让与担保的设定,使受
    2023-06-01
    208人看过
  • 羁押的适用原则
    在我国,羁押基本上是一种逮捕、拘留决定以后的,依附于拘留、逮捕的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当然状态,不是一种独立的强制措施。许多国家法律规定一系列具体的羁押适用原则,通过这些限制性规定,规范和防止滥用羁押措施。1.拘捕前置原则也称逮捕先行主义,合法的拘捕是羁押的前提条件,只有先行拘捕才能申请羁押。未经合法拘捕到场时,警察不得自行接送,检察官不得申请法院羁押。这一原则要求逮捕与羁押分离,捕押分离制度是逮捕前置原则的基础。拘捕前置原则是与司法裁判原则联系在一起的。实行这一原则是基于羁押是剥夺人身自由最严厉,影响公民利益最严重的措施,更应以拘捕为前提,从而实现双重审查(审查拘捕是否合法与是否符合羁押要件),方足以确保嫌疑人的人身自由。由于我国没有实行捕押分离制度和司法审查及司法裁判制度,缺乏推行该原则的基础。2.一次性原则,案件单位原则要求羁押要以案件为单位进行。就是说实施逮捕和羁押必须与案件事实相对应
    2023-06-11
    99人看过
  • 适当引用的原则
    合理使用制度是著作权法中一项重要的制度,该制度是权衡社会公众利益和著作权人利益,以鼓励更多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在这一制度下,凡是符合“合理使用”的他人不需要经过权利人的许可,也不需要向其支付报酬。适当引用是合理使用的类型之一适当引用原则无论是在何种情况下使用,在《著作权法》中的说明是,可以不获得原著作权人的授权,不支付费用。但是需要注明出处,可以适当引用。这里可能会出现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是量,如何进行量化呢笔者认为是比较不好判断的,但是,并不是毫无判断依据,100字的文章中,99个字都是别人的文字,没有注明出处,那么,肯定是侵权无疑了。100字的文章中,10个字和别人的内容相同,是不是也属于侵权呢笔者认为,这个是可以成立的。因为是原文照搬。《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明确将适当引用界定为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
    2023-07-07
    287人看过
  •  交通违法罚款不再适用一事不再罚原则
    一事不再罚原则是指,对于同一违法行为人,不得基于同一事实和依据,对其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同种类处罚。在交通处罚中,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交通处罚属于行政处罚,根据行政处罚法规定,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同时,如果同一个违法行为违反多个法律规范应当给予罚款处罚,那么将按照罚款数额高的规定进行处罚。适用于交通处罚的一事不再罚原则是指,对于同一违法行为人,不得基于同一事实和依据,对其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同种类处罚。交通处罚属于行政处罚,行政处罚法规定,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同一个违法行为违反多个法律规范应当给予罚款处罚的,按照罚款数额高的规定处罚。 同 一 违 法 行 为 多 次 罚 款 问 题同一违法行为多次罚款问题涉及到行政处罚的一事不二罚原则。根据《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对于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
    2023-09-01
    121人看过
  • 毒品罪行的刑罚适用原则
    新型毒品的量刑标准:非法持有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非法持有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新型毒品的危害新型毒品的危害是:1.吸毒损害人体健康新型毒品的身体依赖性虽然不如海洛因等传统毒品明显,但极易上瘾。吸食新型毒品会对大脑神经细胞产生直接的损害作用,导致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出现急慢性精神障碍。2.吸毒祸害家庭吸毒的高额支出,会使吸毒者债台高筑、倾家荡产。吸毒成瘾后,吸毒者会变得烦躁易怒,厌世,对配偶、子女及家庭情感淡漠,容易导致家庭破裂。生活在吸毒家庭中,容易造成孩子心理不健康,行为具有攻击性和反抗性,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3.吸毒危害社会吸毒不仅对吸
    2023-07-12
    234人看过
  • 法律适用协调原则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不同效力等级的法律规范之间发生冲突时,下一等级的法律规范自然无效,而无须有权机关作出明确宣布,即“上位法优于下位法”。2.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属于特别法与一般法、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特别条款与一般条款关系,而两者之间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法、特别规定、特别条款的规定,即“特别法优于一般法”。关于法律出现冲突的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九十二条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规定;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新的规定。第九十四条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裁决。第九十五条地方性法规、规章之间不一
    2023-07-14
    416人看过
  • 法律责任归责原则的适用条件
    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有罪刑法定原则和罪刑适应原则。具体表现为犯罪行为的定义、类型、构成条件和刑罚的类型和范围,事先由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没有明确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罚。判定的处罚不仅要适应犯罪的性质,还要适应犯罪情节和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法律责任的工具合理性:理性的归责原则法律责任的工具合理性是指其在选择具体调整方式上的合理性。价值合理性指出了法律责任的最终目的和方向,那么选择什么样的手段或工具以达到目的?理性的归责原则是工具合理性的唯一选择。法律责任的历史发展表明,人类曾采用过结果责任原则、过错责任原则和严格责任原则。现代文明社会要求法律责任体现人类的理性,符合正义与利益的价值目标,发挥惩罚与补偿的功能,因而作为达到法律责任合理性的归责原则,相应地应当是主要体现正义与道义性惩罚的过错责任原则和主要体现利益与功利性补偿的严格责任原则。(一)过错责任原则:道义
    2023-07-08
    189人看过
  • 无过错则不适用定金罚则
    二手房买卖双方会签订《房地产买卖居间协议》,约定定金罚则。定金罚则约束了买卖双方当事人,给付定金的一方拒绝订立上海市房地产买卖合同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拒绝订立上海市房地产买卖合同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但这种订约定金的适用,以过错为要件,当事人没有过错,则不应当承担不能签订买卖合同的违约责任。同样在商品房(一手房)买卖合同中,因不可归责于当事人双方的事则,导致商品房买卖合同未能订立的,出卖人应当将定金返还买受人。房产律师提示关键词:定金、过错、定金罚则、上海房产律师双方明知不能签订买卖合同的可能性2008年2月15日,买受人张先生、卖售人陆先生以及中介公司签订了《房地产买卖授权定金合同》(张雷律师提示即居间协议),约定张先生向陆先生购买某1504室房屋。同时约定“双方同意如果遇到1504室房屋产证办不出,则卖方买方在8至16楼04室房屋中另选一室”。双方约定于3月1日前至中介
    2023-06-15
    341人看过
  • 刑事证据原则的适用条件
    1、立案阶段的证明要求仅限于两点:第一,认为有犯罪事实发生,认为是主观对客观的判断,而不是确实有犯罪事实发生;第二,需要追究刑事责任。2、逮捕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要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有证据证明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的必要的。3、不立案、撤销案件、不起诉、驳回起诉、宣告无罪的证明要求。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的;不能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的;证明情节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证明被追诉对象虽已犯罪,但具有刑诉法第15条规定情形之一的。一、刑事证据适用原则是什么1、刑诉法第43条、45条以及《解释》第54、55、56条分别规定了审判机关收集、调取证据的权利义务和一些具体的操作程序。我国现行诉讼模式具有较强的职权主义特征,我国现行的庭审方式并非典型的对抗制,而是仍然存在较大程度的法官职权运
    2023-03-04
    357人看过
  • 疑罪从无原则的适用条件
    疑罪从无原则的适用条件,是由于现有证据既不能证明被追诉的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也不能完全排除被追诉被告人实施了被追诉犯罪行为,具体是指:1.据以定罪的证据存在疑问,无法查证属实的;2.犯罪构成要件事实缺乏必要的证据予以证明的3.据以定罪的证据之间的矛盾不能合理排除的;4.根据证据得出的结论具有其他可能性的。一、就待证事实,如何判断证据三性?证据被誉为“诉讼之王”。认定事实应从证据三性入手,从形式和实质两方面判断,以利于正确适用法律。(一)合法性判断证据合法性,侧重于形式,主要解决证据资格也就是证明能力的问题。1、证据形式应当符合诉讼法的法定分类。2、取证主体要适格,取证方法和程序要合法。(二)真实性判断证据真实性,即证据所表达的事实或内容是真实的,不是臆想或虚构的。1、利害关系规则。如果证据与结果或当事人存在利害关系,通常会影响到言辞的真实性。2、生活逻辑规则。若言辞证据存在因果时序逻辑错误,
    2023-03-04
    433人看过
  •  非法拘禁与暴力的刑罚适用原则
    非法拘禁罪是指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的规定,其行为人一般应当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并以剥夺他人人身自由为目的。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的规定,非法拘禁罪是指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对于行为人,如果其行为构成了非法拘禁罪,一般应当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并以剥夺他人人身自由为目的。 非 法 拘 禁 罪 的 主 观 方 面 是 什 么 ?非法拘禁罪是指以非法手段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在主观方面,非法拘禁罪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被拘禁他人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的规定,非法拘禁罪的主观方面为故意
    2023-09-02
    192人看过
  • 法律原则的司法适用背景
    现代法理学一般都认为法律原则可以克服法律规则的僵硬性缺陷,弥补法律漏洞,保证个案正义,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规范与事实之间的缝隙,从而能够使法律更好地与社会相协调一致。但由于法律原则内涵高度抽象,外延宽泛,不像法律规则那样对假定条件和行为模式有具体明确的规定,所以当法律原则直接作为裁判案件的标准发挥作用时,会赋予法官较大的自由裁量权,从而不能完全保证法律的确定性和可预测性。为了将法律原则的不确定性减小在一定程度之内,需要对法律原则的适用设定严格的条件。一、适用条件1.穷尽法律规则,方得适用法律原则。这个条件要求,在有具体的法律规则可供适用时,不得直接适用法律原则。即使出现了法律规则的例外情况,如果没有非常强的理由,法官也不能以一定的原则否定既存的法律规则。只有出现无法律规则可以适用的情形,法律原则才可以作为弥补“规则漏洞”的手段发挥作用。这是因为法律规则是法律中最具有硬度的部分,能最大程度地实
    2023-03-21
    240人看过
  •  罪刑相当原则和刑罚适当原则的关联
    这段内容讲述了罪刑相适应原则中刑罚个别化的必要性。不同案件中的罪和刑各有不同,因此需要对刑罚进行个别化,以适应不同的情况。这也是罪刑相适应原则的一个重要要求。这两者之间不存在区别和联系,因为它们没有可比性。相反,它们是互相包容的关系。罪刑相适应原则的一个要求是刑罚要个别化,因为不同案件中的罪和刑是各有不同的,并且与各自的罪相适应。因此,个别化刑罚是必要的。 罪 刑 相 当 原 则 与 刑 罚 个 别 化 原 则 的 关 系罪刑相当原则和刑罚个别化原则是刑法中两个基本的原则。罪刑相当原则是指刑罚要与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影响相适应,罪刑法定原则是指刑罚必须由法律明文规定。这两个原则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罪刑相当原则是刑罚个别化原则的立法基础,而刑罚个别化原则则是罪刑相当原则的实现方式。罪刑相当原则是说刑罚要与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影响相适应,罪刑法定原则是说刑罚必须由法律明文规定。这两个原则都旨在保
    2023-09-11
    465人看过
  • 我国刑法采用的数罪并罚原则及其基本适用规则
    数罪并罚的原则:限制加重是我国刑法中数罪并罚的基本原则;吸收原则;并科原则。基本使用规则:判一人数罪的,除了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其他的刑罚都应该在总和刑期以下,在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然后看具体情况来决定执行的刑期。一、数罪并罚可以判到多少年数罪并罚是指一个人在判决宣告以前犯有数罪,或者在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前,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或者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前又犯新罪,审判机关依照刑法规定的数罪并罚的原则和方法对一人所犯数罪的合并处罚。数罪并罚并非人们通常所认为的,只是简单地将嫌疑人所犯的犯罪刑罚相加。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总和
    2023-03-12
    431人看过
换一批
#刑事诉讼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调整的对象是公、检、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揭露、证实、惩罚犯罪的活动。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刑事诉讼的任务、基本原则与制度,公、检、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和相... 更多>

    #刑事诉讼法
    相关咨询
    • 犯罪中止处罚原则的适用原则
      河北在线咨询 2022-06-14
      行为人主观上具有彻底中止犯罪的意图,即行为人在客观上能够继续犯罪和实现犯罪结果的情况下,自动作出的不继续犯罪或不追求犯罪结果的选择。首先,行为人明确认识到自己能够继续犯罪或实现犯罪结果;其次,中止行为的实施是行为人自动作出的选择;再次,中止犯罪的意图必须是完全的、无条件的、彻底的,不是部分的、有条件的或暂时的。中止犯罪的主观原因,有的是惧怕受到刑罚的惩罚;有的是由于他人的劝说而改变了原来的犯罪意图
    • 适用不予刑事处罚的原则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5-27
      (1)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3)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 法律规则与原则适用的问题
      福建在线咨询 2022-10-29
      一般是有三个使用条件的你可以直接上网搜查就有的啦
    • 不同法律条件下适用数罪并罚原则的具体规则有哪些
      澳门在线咨询 2023-03-06
      规则如下: 1.《刑法》第69条,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总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五年。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和拘役的,执行有期徒刑。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和管制,或者拘役和管制的,有期徒刑、拘役
    • 货币适用占有改定原则吗?
      陕西在线咨询 2023-11-10
      货币适用于占有改定原则的。如果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后,也是可以将物品的所有权进行转让的,那么在进行转让后双方也是需要通过买卖或者赠与等方式进行的,其中也是包括了占有改定等方式进行的,如果在转让产权时出现了任何的争议和纠纷也是可以通过诉讼等法律途径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