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定抚养人是什么意思
法定抚养人是法律明确规定对孩子义务抚养的人。
二、法定扶养的人的范围
(一)无法定扶养义务人,或者虽有法定扶养义务人,但是扶养义务人无扶养能力的;
(二)无劳动能力的;
(三)无生活来源的。法定扶养义务人,是指依照民法典规定负有扶养、抚养和赡养义务的人。
三、被抚养人生活费的范围
(1)被抚养人的范围界定时,要注意被抚养人是与直接受害人有法定抚养关系的人,主要包括:父母、子女;夫、妻;有抚养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对于父母已经死亡的未成年的孙子女、外孙子女;有抚养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抚养能力的兄、姐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者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弟、妹。概括起来即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其中已满16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来源的除外)以及丧失劳动能力由没有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人。比较特殊的是未出生的胎儿,为避免胎儿出生后再次起诉可能有找不到加害人的风险,通常法院可以判决赔偿义务人将胎儿的抚养费提存到法院,如果胎儿出生为活体的,法院将该笔抚养费交给胎儿的母亲保管;如果胎儿出生不是活体,则由法院将该笔抚养费返还给赔偿义务人。
(2)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被抚养人予以正确认定劳动能力,应限于因受年龄或身体、精神的限制而无法从事必要的生产经营活动,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人,是指16岁以下或由医院证明长期生病和残者等无经济来源的人,且必须是死者生前的抚养人。对虽然无劳动能力,但有其经济来源的人,也不应赔偿死者生前被抚养人生活费。此外,在受害人死亡或丧失劳动能力前不需要其实际抚养,而在受害人受害后丧失了生活来源或在受害人受害后出生的子女,也应支付必要的生活费。
(3)通常来说,需要受害人抚养的被抚养人不只有受害人这一个抚养人,所以受害人往往只需要负担被抚养人一部分生活费,因此,加害人也只需要赔付死者应当承担的那部分抚养费。但受害人是唯一抚养人的,侵害人应当承担被抚养人的全部生活费。但另一方面,受害人作为抚养人往往有超过一个的被抚养人,所以在被抚养人有数人时,为了避免加害人的负担过重,加害人的年赔偿总额累计不超过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额或者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额。
(4)在事故发生后至赔偿前被抚养人死亡的,不应赔偿被抚养人的生活费,但应对这段期间的生活费给予适当的补偿。
-
关于抚养人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内容
423人看过
-
养老保险政策有哪些相关内容?
445人看过
-
合伙人资本有哪些相关内容
419人看过
-
关于非婚生子女抚养抚育的相关内容
347人看过
-
纳税人是法人吗?相关内容有哪些?
386人看过
-
关于抵押率有哪些相关内容
450人看过
孩子抚养费的标准如下: 1、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20%-30%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孩子抚养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50%; 2、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 更多>
-
这个抚养费两会有没有哪些相关的内容?江苏在线咨询 2022-08-05“社会抚养费”的前身是“超生罚款”;1994年以后,一些地方认识到计划生育是倡导性义务,对超生者不宜进行行政处罚,因此“超生罚款”改成了收费;1996年《行政处罚法》出台后,对超生不得罚款,“超生收费”明确为“计划外生育费”;2000年,财政部、国家计生委根据中央8号文件精神联合下发文件,要求各地将“计划外生育费”改为“社会抚养费”。由于征收“社会抚养费”在法理上存在问题,导致社会不公,误导民众的
-
抚养权相关问题是怎么规定的,有哪些内容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7-29第一,女方有恶性传染疾病,或有其他重大疾病,影响孩子成长的。 第二,女方长期在外不回家,不尽抚养义务的。 第三,男方已做绝育手术,或丧失生育能力的。 第四,男方年纪偏大,再次生育的机率较小,而女方却处于较好的生育期的。 第五,女方有不良嗜好或其他品质问题,可能会影响孩子的。 第六,女方收入较低,且工作不稳定,没有固定住所的。
-
离婚深圳抚养费的相关标准都有哪些内容呢?江苏在线咨询 2023-03-26一般支付至年满18周岁;如果子女已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但能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维持生活的主要来源的,可给付至十六周岁;如果是在校的学生已年满18周岁的,但正在接受高中或中专及以下的学历教育的,应当至少支付至高中或中专毕业而不受18周岁的限制。
-
承包土地养鱼有哪些相关内容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8-01要经过村委的同意 国家是允许的但是你要申请过才可以否则就是破坏耕地了 基本农田也好不是基本农田也好养鱼要经过批准的不是谁自己想养就可以了除非你养来自己吃的
-
子女的抚养费包括哪些内容,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甘肃在线咨询 2023-10-301、离婚孩子抚养费包括:子女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费用。 2、法院对于子女抚养费的确定依据。第一,应当以父母双方协商结果为先。第二,是以子女的实际需要为考量因素之一。第三,是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第四,是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