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要拆迁,征收方除了对公司进行补偿外,还应对公司员工进行补偿。若因拆迁公司要解聘员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0条,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第47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一、企业拆迁赔偿
企业拆迁补偿费用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拆迁资产的补偿费用,包括:无法搬迁的土地、房屋、建筑物和地上附着物,以及确因搬迁而发生损失的机器设备而生的补偿等;
(二)停产停业损失,以实际情况而定,一般既包括实际经营损失也可酌情包括预期经营损失;
(三)拆迁补偿费用,包括搬迁前期费用和搬迁过程中发生的停工费用、机器设备调试修复费用以及物资的拆卸、包装和运输、解聘员工补偿费等费用;
(四)基于拆迁政策发生的奖励费用,包括速迁费、拆迁奖励费等。
二、市场拆迁补偿集资人多少
由于住房制度是由单位和国家制度改变住房建设的制度,政府、单位或个人共有三个方面共同通过集资建设住房。因此,房屋拆迁补偿标准应根据个人或个人的缴费、信用、建材供应和税收等进行补偿。总而言之,集资房拆迁赔偿标准要按照出资比例确定。
个人按房价全额出资的,拥有全部产权,个人部分出资的,拥有部分产权。集资房拆迁补偿就是指拆迁人对被拆除房屋的人,依照当前《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规定给予的补偿。拆迁补偿的方式,集资房拆迁可以实行货币补偿,也可以实行房屋产权调换,还可以选择货币补偿和产权置换相结合的补偿方式。
-
工厂拆迁补偿临时安置标准
397人看过
-
异地安置标准的拆迁安排
361人看过
-
企业拆迁安置职工有什么标准
263人看过
-
拆迁安置的目标人群
51人看过
-
从“拆迁安置”到“安置拆迁”
311人看过
-
雄安拆迁安置对象认定标准
209人看过
集资房是由国家以及单位共同负担的住房,以筹集资金的方式建造的房屋,并对于一些困难的单位或者个人提供政策上的扶持。 单位以自己筹集的资金建造房屋,且仅限于本单位职工或住户中买卖,是一种特殊的房产形式。... 更多>
-
安置房拆迁怎么赔偿,安置房拆迁补偿标准广东在线咨询 2022-08-30拆迁安置房补偿由于地区不同、同一地区区位价值也不同,补偿标准也不相同。 1、相关的房屋进行拆迁补偿,拆迁工作统一由地方政府委托相关单位办理拆迁事宜; 2、当地政府应当事先发出拆迁公告和补偿标准的公告,被征收人如果不同意补偿的方式和数额等,可以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法院予以裁决; 3、建议到当地政府相关部门了解有关拆迁安置的有关文件。有照房和无照房补偿金额是不一样的,补偿时将对产
-
工厂拆迁员工安置补偿标准及发放标准澳门在线咨询 2022-04-06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在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因此,虽然工厂搬迁但并不能绝对导致你不能继续工作,除非你在工作之初和工厂签订的合同上有条款约定。若你们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工作地
-
合肥市拆迁安置人口补偿标准河北在线咨询 2022-03-17认定补偿对象时,只要符合条件,对含全日制在读大中专学生、现役士兵、正在服刑人员和就地征地“农转非”人员“一视同仁”。 对其他特殊类型安置人口,如有已婚配偶及两人婚生子女(配偶和子女必须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公告前户籍已迁入范围内依法收养的子女;原在当地享有承包土地,后根据户籍政策“农转非”,从征地范围迁出的人员本人。本人、配偶及其共同生活的未初婚子女户籍在合肥市的,配偶、子女可按建筑安装综合成
-
拆迁安置房公摊面积标准?陕西在线咨询 2023-09-02(一)一般来说,普通的多层住宅楼在没有地下设备用房、没有底层商铺、底层架空的情况下,公摊的系数约在10%-15%;带电梯的小高层的住宅,公摊的系数约在15%-20%;高层的住宅相对更高一些,约在20%-25%。 公用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之和=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 (二)各套(单元)的套内建筑面积乘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得到购房者的应合理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公用建筑面积的分摊系
-
拆迁安置费标准费用标准上多少陕西在线咨询 2022-03-26各地标准不一,具体咨询拆迁部门,参考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二条因征收房屋造成搬迁的,房屋征收部门应当向被征收人支付搬迁费;选择房屋产权调换的,产权调换房屋交付前,房屋征收部门应当向被征收人支付临时安置费或者提供周转用房。第二十三条对因征收房屋造成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根据房屋被征收前的效益、停产停业期限等因素确定。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