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咋继承遗产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01 21:34:04 83 人看过

1、残疾人可以通过法定继承、遗嘱继承或接受遗赠继承遗产。

2、在遗产继承中,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3、如果继承人对被继承人尽到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残疾人继承遗产低保取消吗

残疾人为什么被取消低保,残疾人会被取消低保,主要的原因是,残疾人继承了遗产范围内的财富可以满足自己的需求,就可以取消。

1、不符合低保相关标准的。

2、不按相关规定如实申报家庭经济收入的。

3、不配合低保工作人员入户摸底调查核实的。

4、有正常的劳动能力,却因非正当理由不从事劳动,导致家庭贫困的。

5、有经济能力却不履行赡养、抚养职责,导致被赡养、抚养方贫困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

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2日 15:2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扶养相关文章
  • 遗嘱继承纠纷会更偏残疾继承人么
    一、遗嘱继承纠纷会更偏残疾继承人么1、我国法律上规定,遗嘱应当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据此,凡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人,遗嘱人通过遗嘱方式处分其财产时,得为其保留必要份额:(1)必须属于法定继承人范围之内。即应当属于遗嘱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等。由于法定继承人有顺序上的限制,因此属于法定继承人范围的人并不一定取得继承权。只有取得继承权的遗嘱人才有义务在符合法定条件时为其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也就是说,有第一顺序继承人时,第二顺序的继承人无法享受遗嘱应当为其“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的权利,在此时只有第一顺序继承人或第一顺序继承人放弃继承或丧失继承权时,第二顺序继承人员才有该权利。(2)法定继承人缺乏劳动能力。所谓缺乏劳动能力,是指在被继承人死亡时,该法定继承人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劳动的能力,不能凭其劳动获得必要的生活资料。(3)法定继承人没有生
    2023-04-14
    277人看过
  • 残疾人的监护人有没有权利继承遗产
    残疾人的监护人没有权继承遗产。监护人是没有权利处理残疾人遗产的,如果残疾人死亡后立下遗嘱,那么残疾人的遗产由遗嘱指定继承人进行继承。如果没有指定继承人,则按照我国相关法律,由死者的第一序列继承人进行继承。若第一序列继承人不能继承,则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监护人如果私自将残疾人遗产据为己有,属于违法行为。遗产继承需要哪些材料1、当事人的居民身份证、户口簿、社保卡等其他身份证明;2、代理人代为申请的,须提供有效的委托公证书及委托人、代理人的居民身份证、户口簿、社保卡等其他身份证明;3、被继承人的死亡证明、注销户口证明;4、遗产的所有权证明及财产清单;5、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的亲属关系证明。如系第二顺序法定继承,则还应提供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的亲属关系证明;6、法定继承人已死亡的,需提交其死亡证明、婚姻状况证明,以及该法定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的亲属关系证明;7、法定继承
    2023-08-14
    99人看过
  • 智力残疾人死后遗产由扶养人继承吗
    一、智力残疾人死后遗产由扶养人继承吗智力残疾人可以选择该遗产死后由扶养人继承。根据《民法典》一千一百三十条,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二、遗嘱继承顺序是什么立遗嘱人可以按照自己的真实意识设立继承人,遗嘱继承效力大于法定继承效力,所以遗嘱可以定继承顺序,但需要符合法律规定。《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自然人可以依法设立遗
    2023-05-06
    244人看过
  • 残疾继承人能继承多少
    法律综合知识
    一、残疾继承人能继承多少在法定继承中,残疾继承人能继承多少遗产,取决于多个因素。我国《民法典》明确规定:1.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1)如果残疾继承人确实存在特殊困难且缺乏劳动能力,他们有可能在继承时获得比其他继承人更多的份额。(2)如果残疾继承人并未丧失劳动能力且生活并不困难,则除非其他继承人同意,否则他们无法获得额外的遗产份额。2.具体到实践中,这一原则的适用需要综合考虑残疾继承人的实际情况,如残疾程度、劳动能力、生活状况等。同时,也需要尊重其他继承人的合法权益,确保遗产分配的公平合理。二、残疾人代位继承份额代位继承是一种特殊的继承方式,指的是在法定继承中,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时,由被继承人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替先死亡的长辈直系血亲继承被继承人遗产。1.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被代位人应继承的遗产份额,而不能与第一继承人平分遗产。2.
    2024-07-18
    491人看过
  • 残疾人继承父母遗产由监护人来处理吗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残疾人,继承遗产时视由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所以由残疾人来继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二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第二十三条【法定代理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其法定代理人。子女死了还能继承父母遗产吗子女死了不能继承父母遗产,但已故子女的子女可以继承已故子女父母的遗产,即所谓的代位继承。即已故子女应当继承的份额由已故子女的继承人代位继承,虽然已故子女不能直接继承,但他自己的继承人可以代替他继承应当继承的财产。
    2023-08-17
    272人看过
  • 被继承人智障残疾怎么立遗嘱
    智障残疾人不能立遗嘱,因为智障残疾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遗嘱生效的基本条件是:1、立遗嘱人必须具有立遗嘱能力。2、遗嘱内容必须是立遗嘱人的真实意思的表示。3、遗嘱处分的遗产只能是个人合法所有的财产,处分其他财产无效。4、遗嘱中不得取消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继承权。一、遗嘱的形式有哪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第一千一百三十四条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第一千一百三十五条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并由遗嘱人、代书人和其他见证人签名,注明年、月、日。第一千一百三十六条打印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遗嘱每一页签名,注明年、月、日。第一千一百三十七条以录音录像形式立的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录音
    2023-03-16
    317人看过
  • 写房产遗嘱继承咋写
    房屋继承遗嘱的主要内容:1、写明立遗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住址等。2、写明立遗嘱的原因,要处理的财产的名称、数额,财产分割意见,有关继承人应得的具体数额,以及其它有关要求。3、立嘱人、证明人、代书人分别签字盖章,最后署明立嘱时间。因为是房屋继承,所以最好就去公证一下。遗嘱人所提供的遗嘱或者遗嘱草稿的形成时间、地点和过程,是自书还是代书,是否本人的真实意愿,有无修改、补充,对遗产的处分是否附有条件,代书人的情况,遗嘱或者遗嘱草稿上的签名、盖章或者手印是否其本人所为。4、本人财产的说明:基准日,项目、房产、存款、股票、汽车、现金、、投资、所内、债权等,相关合同、产权证及凭证,以前是否曾以遗嘱或者遗赠扶养协议等方式进行过处分,有无已设立担保、已被查封、扣押等限制所有权的情况。5、本人保险的说明:收益人基本情况,监护人,遗嘱执行人、相关合同单证理赔方法。6、本人相关事务的执行:债权债务、财产
    2023-03-13
    206人看过
  • 遗产分割时应照顾身体有残疾的继承人
    【关键字】遗产遗产分割继承人被继承人【简介】上诉人(原审被告)刘*升上诉人(原审被告)刘*强上诉人(原审被告)刘*华上诉人(原审被告)刘*民被上诉人(原审原告)刘*利被上诉人(原审原告)刘*玲被上诉人(原审原告)刘*玲被上诉人(原审原告)刘*玲原审法院查明,原告刘*利、刘*玲、刘*玲、刘*玲和被告刘*升、刘*强、刘*华、刘*民是同胞兄妹,依次排行为刘*利、刘*升、刘*强、刘*华、刘*玲、刘*民、刘*玲、刘*玲,其父亲刘-坤、母亲吴*兰。1976年原、被告父亲刘-坤在城关镇北大街路西开办自行车修配门市部,被告刘*升由于身有二级残疾,一直跟随父亲刘-坤在门市部帮助经营。期间,原告刘*利也曾到门市部帮工。自1974年至1988年,刘*利、刘*强,刘*玲、刘*华、刘*玲、刘*民先后结婚并和父母分家生活。1990年5月被告刘*升结婚。1991年4月8日沈丘县老城镇村镇建设环境保护管理所给父亲刘-坤颁
    2012-05-31
    354人看过
  • 残疾赔偿金作为遗产被继承行不?
    一、残疾赔偿金作为遗产被继承行不?残疾赔偿金,作为对受害人因身体伤害导致劳动能力丧失或伤残等级的补偿,具有严格的人身专属性和依附性。这意味着,该赔偿金是随受害人的生存而存在,随着受害人的死亡而消灭。根据现行法律,残疾赔偿金不能被视为遗产进行继承。它与死亡赔偿金不同,也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遗产。因此,在当前的法律框架内,残疾赔偿金是不能被继承的。二、伤残赔偿金该怎么计算?1.伤残赔偿金的计算遵循一定的公式和标准。具体而言,其计算公式为:残疾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年×伤残系数。2.如果赔偿权利人能够举证证明其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的相关标准高于受诉法院所在地,那么残疾赔偿金或死亡赔偿金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的相关标准进行计算。3.计算时还需考虑受害人的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伤残等级,并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的相关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
    2024-02-19
    284人看过
  • 被继承人是精神残疾人如何立遗嘱
    被继承人是精神残疾人的话是不能立遗嘱的,精神残疾的人如果没有辨认、控制自己能力的,属于法律上的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遗嘱是没有法律效果的。遗嘱生效应该具备的条件是:1、立遗嘱人必须具有立遗嘱能力。2、遗嘱内容必须是立遗嘱人的真实意思的表示。3、遗嘱处分的遗产只能是个人合法所有的财产,处分其他财产无效。4、遗嘱中不得取消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继承权。一、遗嘱无效的情形有哪些?1、遗嘱人不具有完全行为能力。2、遗嘱内容不是立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3、基于财产处分上的原因而遗嘱无效。4、遗嘱违反法律强制性抚养义务而导致无效。5、遗嘱继承、遗赠和遗赠抚养协议间冲突造成遗嘱无效。6、遗产中的消极财产大于或等于积极财产,即债务清偿后无剩余财产,导致遗嘱无效。二、在没有遗嘱的前提下遗产要怎么分配遗产?按法定继承分配。《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
    2023-06-28
    53人看过
  • 遗嘱能否制止残疾人继承权争议
    一、遗嘱能否制止残疾人继承权争议遗嘱不能制止残疾人继承权。立遗嘱,不可以取消残疾人的继承权,遗产处理时,应当为该继承人留下必要的遗产,所剩余的部分,才可参照遗嘱确定的分配原则处理。遗嘱人未保留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遗产份额,遗产处理时,应当为该继承人留下必要的遗产,所剩余的部分,才可参照遗嘱确定的分配原则处理。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一条遗嘱应当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二、遗嘱继承纠纷怎么起诉1.原告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
    2024-01-10
    497人看过
  • 精神病人残疾人可否继承房产
    律师解答:可以。精神病人残疾人能继承房产。精神残疾并不是失去应该享有的法律赋予的各种权利。精神残疾的人法律上规定是应该有合法的监护人,监护人是可以代替精神残疾的人获得应得的房产并帮助其保护财产。法律规定,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第十九条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
    2024-04-13
    256人看过
  • 残疾人盗窃咋办
    有期徒刑
    一、残疾人盗窃咋办《刑法》对于残疾人盗窃也有着明确的规定:如果盗窃犯是特定的残疾人如聋哑人或者是盲人的,依照法律的规定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其处罚;但是除此之外的残疾人与普通人犯罪所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是相同的,不可以有任何减轻或者免除的理由。肢体存在残缺的年轻人与普通人一样依然需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是如果是智力方面存在缺陷的残疾人可以根据其智力情况做特殊的处理。如果是精神方面存在疾病的残疾人,其盗窃行为如果是在发病的过程中发生,也可以酌情免除其处罚。二、盗窃的法律规定根据我国《刑法》的第260条的规定,盗窃公、私有的财物并且涉及的金额较大的或者是存在多次盗窃、入室盗窃携带作案凶器的,会依法判处3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且需要处罚相应的罚金;如果涉案巨大或者是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及其他情节的,会被依法判处10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如果案情恶劣的话更有可能判处无期徒刑并且需要处罚相应的罚金。三、盗窃的从轻或免
    2023-04-23
    114人看过
  • 残疾人能否合法地继承财产?
    残疾人是有继承权的,并且在分割遗产的时候,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缺乏劳动力的继承人还应予以照顾,如果有遗嘱的话,需要按照遗嘱来进行继承。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残疾人的监护人有权继承遗产吗需要看残疾人有无遗嘱指定继承,有遗嘱的,需要按遗嘱执行继承。无遗嘱的,如果监护人是残疾人的法定继承人,是有权继承遗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法定继承、遗嘱继承、遗赠和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及继承顺序】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
    2023-07-07
    361人看过
换一批
#婚姻关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扶养
    词条

    扶养通常概指各种社会关系中针对"弱者"所发生的经济供养和生活扶助,一般涵盖四个方面: (1)以国家为主体,在特定情形下体现社会福利的公力扶养,包括各种灾害救济、贫困救济、民政抚恤等; (2)以一定的社会组织、机构、单位为主体并逐步走向社会化... 更多>

    #扶养
    相关咨询
    • 残疾人遗产怎样继承
      四川在线咨询 2022-11-12
      1,在遗嘱继承中,如果残疾人属于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被继承人的遗嘱中应该为其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 2,在法定继承中,残疾人属于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 精神残疾人遗产继承是如何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6-25
      遗产继承的法律规定如下: 1、继承开始后,有遗嘱按照遗嘱继承,没有遗嘱按照法定继承; 2、法定继承的顺序: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第一顺序先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 在法定继承中残疾人能不能多继承遗产
      宁夏在线咨询 2023-12-21
      在法定继承中残疾人能多继承遗产。法律规定,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所以如果残疾人因为身体原因在生活上有困难,自己又缺乏劳动能力的,法院为了保护弱势群体,可以让其多分财产。
    • 残疾人可以在法定继承范围内继承遗产吗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7-02
      残疾人在法定继承时能多分一点。《民法典》规定,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 有四级残疾人的遗产继承权问题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8-30
      立遗嘱,取消残疾人的继承权,遗产处理时,应当为该继承人留下必要的遗产,所剩余的部分,才可参照遗嘱确定的分配原则处理。